分享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9-05-31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有一个地方,来到就会爱上。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它是迷人的“天然公园”。

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它是歌舞者的海洋。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49个民族,有千年古镇的雕梁画栋,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它就是我爱了很久的贵州。

在这里住上几天,看一眼瀑布、湖泊、草甸,喝一碗沁凉的杨梅汤,尝一尝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酸食和鱼鲜,爱上这里就是这么简单。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推荐路线:

甲秀楼—黔灵山公园—二七路小吃街—黄果树瀑布—天星桥—陡坡塘瀑布—青岩古镇—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西江千家苗寨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甲秀楼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凡是去贵阳的人都会登临观景。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晚上走过连接甲秀楼的浮玉桥,看到园内亭台水榭,华彩昭昭,让人立刻想到古人于此煮茶分饮,曲水流觞的情景。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黔灵山公园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园外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但走进公园内,却树影婆娑,泉水潺潺,静谧怡人得仿若另一个世界。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沿着九曲径拾级而上,山上植被茂密,空气很新鲜,一路上还能看到摩崖石刻群和灵活的猴子。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二七路小吃街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这条些小吃街约500米长,小摊位一家连着一家,各色招牌,香气缭绕,八方来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各自可口的美食。

炒米皮,酥肉粉,烤脑花,合子粑,水果冰浆、豆腐圆子...诱惑着味蕾在跳动,舌尖上的贵州,简直令人欲罢不能。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黄果树瀑布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瀑布之一。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瀑布水沿着瀑面倾泻而下,声势浩大,场面蔚为壮观,令人惊叹。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天星桥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这里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景区。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走在观光栈道上,看着或动或静的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悠然舒适,心里感觉一片宁静。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陡坡塘瀑布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陡坡塘景区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

这里也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片尾曲的取景地,景色壮观,还可以手执网兜,去捕捞潭中的小鱼虾。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青岩古镇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青岩古镇幽深而安谧,这里的老屋已经很旧,拱桥也忘了自己最初的颜色,唯有生活在这里的人,记录着的岁月的故事。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上,满眼的石质建筑,看上去有些清冷,但是透过各家门窗,看到院内一派姹紫嫣红的花木,又显得格外温馨。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大七孔景区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这里聚集了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等景观,群山环绕、绿水在旁,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秀美幽静,加上浓郁的土家和瑶族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沿着木质观光栈道缓缓而行,耳畔流水淙淙,树木参天蔽日,时而鸟鸣山幽,时而飞瀑倾泻,让人置身画中,浑然不觉疲累。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西江千家苗寨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山坡上层层叠叠苗家木质吊脚楼,咖啡色的老房子依着碧绿的群山。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寨子的尽头是一片田园风光,整齐的梯田,风景十分震撼。

如果赶上节日,会举行长桌宴,数十张桌子摆满苗寨特色美食有酸汤鱼、酸菜、腊肉等,绝对吃个爽。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贵州的美,美在山与水、水与树的完美融合,宁静、悠扬、清风徐来,水波不惊。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贵州的美,美在人与情、情与景的完美结合,和谐、淳朴、远离喧嚣,惬意安然。

贵州的美,会让你觉得相见恨晚。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如果你还未曾踏上过这片土地,不如就在今年送给自己几天假期,去亲身感受贵州的美吧。

走进贵州,只觉相见恨晚。

山水之间

喧扰远了 烦忧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