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暨:戏韵丹青

 私享艺术 2019-05-31


戏韵丹青

戏曲与绘画,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两种国粹艺术跨界结合古已有之,金元时期就有反映杂剧的壁画,陈老莲亦是出类拔萃的“戏画”之人。民国以来,以关良、林风眠为代表的艺术家,独树一帜地在画幅中为戏曲人物留下了主体地位,也正是这个独特的视角开创了中国“戏曲人物画”作为主题绘画的先河。此后,丁衍庸、叶浅予、程十发、高马得、丁立人等诸多艺术家醉心于以戏入画,形成了颇为壮观、风格多样的戏画艺术群落。

艺术家们借戏里的生旦净丑,写人生的苦辣酸甜,探究中国审美精神的体现,将戏曲人物画薪火相传。“戏”与“画”从表现形式、美学原则、艺术态度以及艺术精神和哲学根源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著相通之处,戏曲人物画在中国当代语境下仍然有其重要价值。

艺术家李暨,擅画菩萨、罗汉、高士;喜听戏,扮戏,入戏,近年来尤以戏曲作为创作主题,他执迷于戏中人物,一笔一墨间似在借戏里的生旦净丑,抒人间的人情冷暖;“唱”、“念”、“做”、“打”皆描绘地栩栩如生,使得观者能近距离感受中国戏曲的形神兼备之美。他注重追求文人审美趣味,笔墨之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简练而又惟妙惟肖地把戏剧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暨 梨園癖之一 38x38cm 卡紙生宣 2018

李暨 梨園癖之二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三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所至也。”汤显祖所宣扬的“情至”,对戏剧美学的发展有开创性意义,绘画艺术也同样需要艺术家自始至终以充沛的激情去感受表达和创作。艺术家李暨就是这样一直在探索前行。

文/成业

李暨 梨園癖之四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五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六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号行见、子嗡、息庵、明捨

山东人,受教于当代著名画家隋牟先生

个展

“素心知味” 东营唐汉坊2018

联展

“五 四” 西安中国画院美术馆2018

“相携若兰” 北京三炉堂2016

“专心致志” 北京谦吉堂2016

“经书常伴” 郑州正空间201616

“直见如来” 北京宋庄国画院2015

“核心素养” 北京艺术公社2015

“外师造化” 临沂大卫美术馆2015

“亦复如是” 北京汇通当代2015

“菩提树下” 东营枫云国际2014

“菩提树下” 北京皇城艺术馆2014

李暨 梨園癖之七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八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九 38x38cm 卡紙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十 100x50cm紙本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十一 100x50cm紙本生宣2018

李暨 梨園癖之十二 137x69cm紙本生宣2018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