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刀子割伤,当时就感受到了疼痛,但是在疼痛逐渐消退后的第二天,你忘记了发生过的这一切,那么当下的你算是承受过痛苦吗?这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小问题。但也让我们好奇,人的记忆和人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如果我们仔细回想自己的经历,丝毫不稀奇的是,应该不会回想起三岁前的经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记忆做了点小手脚。 你还能记得你刚出生时的哭闹吗?你还能记得你吃奶时的愉悦,或者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的痛苦吗?不仅仅是婴幼儿时期,甚至很多人对五六岁的记忆都已经非常模糊。这源于人对记忆的控制机制。 当我们的大脑记忆一件事情时,首先会将编码这段记忆的祖母细胞进行组合,随后根据刺激的强烈程度进行简单的排序。大脑会设定一个阈值,一旦某件事的刺激相对比较强烈,大脑就会试图将其电信号传输到海马区。海马区有大量并不活跃的神经细胞,他们从不主动建立连接,只有在高度刺激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才试图和别的细胞建立神经连接,连接的顺序和方式标记了大脑需要存储的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人类和别的哺乳动物的巨大不同点就是,由于大脑体积过于巨大,无法从母亲的盆腔中分娩。于是我们人类选择了先出生,再生长大脑的方式。所以两三岁的孩子往往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部分刺激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对应的细胞接受,这部分记忆自然就被丢弃了。 其实不止如此,我们的大脑还有一种机制,会将部分海马区存储的记忆转化为更深一层的潜意识。这时我们不会意识到记忆的存在,但这种记忆却在事实上指导我们的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