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形似竹,背面紫色的吊竹梅,真的很好养,随便掐一个枝条扔在水里都能活~!前段时间,在朋友家掐了一段吊竹梅的枝条准备回家扦插。后来到家的时候由于事多,忘了扦插,随手就插在了花瓶里。今天准备给花瓶换水的刚好发现了它,它竟然长出了毛细根。愕然感叹它的生命力的顽强。 吊竹梅,鸭跖草科常绿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外倾,通常形成紧密的垫席或群体, 茎叶稍肉质、多汁,分枝,无毛或被疏毛,节上有根。 叶互生,无柄,椭圆状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尖锐,基部钝,全缘,长5-7厘米、宽3-4厘米;表面紫绿色或杂以银白色条纹,中部和边缘有紫色条纹,叶背紫红色;叶鞘长0.8-1.2厘米、宽0.5-0.8厘米,薄,膜质,长在节嘴具缘毛,或无毛或疏生柔毛。 花数朵,聚生于小枝顶部的两片叶状苞片内,花瓣玫瑰色粉红色,卵形,约6毫米,先端钝;萼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夏季开花。种子微皱。 吊竹梅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0℃。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温度都适合它的生长,在冬季较低温度下生长很缓慢,温度约10℃时就要注意保温防寒,室温保持在5℃以上即能安全越冬。 吊竹梅一年四季都需要充足明亮的光线照射,这样可以促使植株长出繁茂而颜色鲜艳的叶片。如果将植株长期放在室内光线不足的地方,那么茎会长得细长而散乱,叶面的颜色会慢慢褪去,开花少或不开花。春秋季节宜放在室内靠近南窗附近的地方培养,夏季宜放在室内通风良好具有明亮的散射光处,炎夏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焦叶。 吊竹梅较耐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若空气干燥,叶片常易干,叶尖焦枯。因此,生长季节应注意经常向茎叶上喷水。生长期要求盆土常保持湿润,夏季放于荫棚下,经常喷水和对枝叶喷雾,保持枝叶鲜艳;冬季温度低,植株处于休眠状态,需水量少,应节制浇水,使盆土稍干为宜,如果这时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潮湿,极易引起烂根黄叶。 吊竹梅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家庭种植培养土宜选用腐叶土、园土各40%和河沙20%混合配制。春、秋生长期约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以利枝叶生长,叶面光滑亮泽。施液肥后要用喷雾器喷水,以免肥液沾污叶片而引起黄叶。夏季高温需少施或停施肥,否则茎叶徒长幼嫩,会减弱植株抗暑能力。 同时吊竹梅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菌痢、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崩漏、白带、瘭疽、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 吊竹梅枝条自然飘曳,叶面斑纹明快,叶色别致。植株小巧玲珑,又比较耐阴,适于美化卧室、书房、客厅等处,可放在花架、橱顶,或吊在窗前自然悬垂1年可覆盖满盆,枝叶匍匐悬垂,叶色紫、绿、银色相间,光彩夺目。如此惹人喜爱的它,花友们是否心动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