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电视,早已不可遏制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那么,宝宝就不可避免地要享受这一能给人们带来欢娱的视觉冲击。 每个家长都无法、无力避免。当真一对年轻夫妻就要为了宝宝隐居深山老林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何况,我们的很多教育,还要借助电视机帮我们完成,比如学英语要放DVD,宝宝要看点儿舞蹈节目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有的家庭早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就有接触电视,但大部分真正看上电视的宝宝多是在一岁多,家长们通常也会选择如巧虎一类的节目给宝宝看。 大家对巧虎都是熟悉的,再者说就巧虎节目而言,对小宝宝本身能吸取和消化的早期教育,这种形式无疑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种。 但是用上巧虎,就势必要让宝宝看电视,每集大约半个小时。如果每天只看30分钟,不管对宝宝的视力还是其他方面,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是,别忘了,我们面对的是我们那四五六还不懂得宝贝,打不得,骂不得,还指望他们自动自觉地去关掉电视机? 所以,不少妈妈们都头疼:宝宝们早晨起来一睁眼就要看巧虎,白天要么出去晒太阳,只要在家,还是要巧虎。 最为严重的是,似乎巧虎就成了宝宝们的精神支柱,任何事情,一扯上巧虎,比爸爸妈妈说话好使,就像我小时候我爸爸说的:“老师放个屁都是香的”。 从事例本身来看,算是彻底地明白了为什么人要有信仰,为什么只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才能将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那么小的小孩芽芽,既没办法让他自动自觉地关掉电视机,也不适合大道理说教,怎么办呢? 一、巧妙地回避。 在孩子懂道理之后,可以给孩子讲道理,既然孩子还四五六不懂,那就巧妙地糊弄下这个四五六不懂得小孩芽芽。 当孩子早晨醒来便指着电视要看时,家长们可以告诉孩子:“嘘——,电视机还在休息呢,不要吵啊,把它吵醒了,它可是要哭的,不跟你玩。等电视机醒了,妈妈叫你。” 大部分孩子会马上乖乖地不做声,那妈妈们想让孩子啥时候看会儿,电视机就啥时候起床咯。以此类推,午睡起床也可以说“电视机还在午睡”。 当然,那是在人家一岁半、两岁之前——如果对大点儿的宝宝,他们是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 但是,只要一岁到一岁半之前这样去做了,便已经养成习惯了。 二、焦点转移。 在家长们都知道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后,大部分家庭会在孩子几个月或者一岁左右便进行亲子阅读。 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可以借助果核阅读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孩子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需求,家长们的育儿方式也需要随之迭代的,而当孩子掌握了果核阅读法思维后,则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学习更多的内容。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目标吧,不过,似乎每个阶段都要给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追捧偶像”——类似于信仰。 漫漫育儿路,继续与孩宝斗智斗勇中…… 编辑:荣荣 |
|
来自: 昵称64459862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