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黄帝统一的中国,还是秦始皇统一的中国,秦朝灭亡之前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那么,秦朝时的中国版图有多么大呢?我个人认为,秦朝统一之下的中国版图不但包括今天的整个外蒙古、整个贝加尔湖地区、整个远东地区,还包括现今的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日本等周边小国,可以说秦朝统一的中国版图比我们今天的中国版图至少要大30%以上,超过50%也不是没有可能。 史册中所说秦朝灭六国而统一中国,其实这六国根本代表不了秦朝统一后的中国,因为秦朝统治管理下的中国要远远的大于这六国的管理范围,因为秦朝时期的中国版图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遵循祖训“多多创业,开疆拓土,永无止境”努力奋斗几千年才实现的。 秦朝统治之下的中国如此辽阔,毫无阻碍的、马不停蹄的跑遍中国的每一个地方,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是实现不了的,毕竟那个年代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的公路网络。所以,在战争状态下,在你死我活的激烈对抗中,要想在两三年之内打败积蓄深厚的秦朝就等于是痴人说梦,就等于是天方夜谭。 根据青铜器铭文的解读,根据黄帝思想和历史的特点,根据我们中华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根据我们中华思想发展的一致性和突变性,根据对部分古代经典的重新解读,根据目前某些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征,我认为秦朝毫无疑问是对黄帝思想和历史的继承,秦朝时期青铜器铭文中念念不忘的先祖是黄帝,而不是秦始皇,因为西汉之前的所有青铜器铭文中都没有提及秦始皇三个字!甚至于连类似的称谓都没有。 秦朝是对黄帝的继承,那么秦朝的历史最少都在两千多年以上,由此也就合理的解释清楚了中国的版图为什么那么辽阔,为什么那么多的世纪工程都是秦朝所建,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还有什么是秦朝完成不了的呢?可以说,没有黄帝的思想,没有秦朝的继承和开拓,就没有我们今天之中国。 两千多年的发展,何其漫长,就算是一块寸草不生的荒地戈壁经过两千多年的开垦也会变成牛羊遍地的绿洲。黄帝时期的中国,不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更是一个拥有文字、青铜器、思想、技术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秦朝在此基础上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辉煌程度可想而知有多么的灿烂,有多么的耀眼。虽然繁华过后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当初的秦朝有多么的富强,但都江堰、灵渠等世纪工程告诉我们,这不是一般的富强就能做到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强大的王朝从来都不是被敌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秦朝在黄帝打造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其辉煌程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个难以想象的辉煌造成了秦朝的灭亡。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极度的辉煌使得秦朝末期的帝王早就忘记了祖宗的训言,也忘记了祖宗的教诲,深深的陶醉在无尽的欢乐之中。 骄兵必败,骄横无耻的生活使得秦朝末期的帝王已经不知道人心的向背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治国理政,更不清楚面对危机发生时应该如何处理。当天下大乱,民怨四起之时,脑满肠肥的秦朝帝王一意孤行的采纳了“商鞅变法”的昏招、恶招,从而得罪了为秦朝打天下、守天下的各个有功之臣,从忠臣变成了叛贼。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就是楚国的反叛,因为楚国是秦朝的粮仓,楚国是秦朝最大的功臣,楚国是除了秦朝之外实力和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政府。 战争打的是什么?是消耗,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无法维持战争的持续,与楚国相比刘邦没有任何进行长期战争的条件和基础,而楚国却拥有所有的战争必备条件,不但有广袤富饶的农田,更有着先进的生产力。所以最终灭亡秦朝的人一定是楚国,而不是刘邦。 两千多年的积累,超过我们今天中国版图30%以上的国土面积,岂能是两三年之内就被打败的?所以,我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战争不是打了两三年,而是打了两三百年! 自“商鞅变法”开始秦朝就走上了不归之路,当秦朝帝王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商鞅车裂之时,秦朝的灭亡已经无法挽回,只有硬着头皮干到底了。 秦朝灭亡之路的推测: 1、秦朝的强大决定了灭亡秦朝的战争只能是步步蚕食的战争,不可能在两三年之内就推翻秦朝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 2、楚国的反叛并不能代表所有地方政府的反叛,其中也有不少地方政府是秦朝的坚定支持者。 3、对于反叛者的处理,历朝历代的方法都是残酷的镇压,镇压成功一切照旧,镇压不成功则会引来更大的反抗,甚至于会成倍的增加反叛者的威信和影响力,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们加入到反叛的阵营中来。 4、长期荒淫无耻的生活使得秦朝末期的帝王失去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失去了扭转乾坤的智慧,除了脑满肠肥就是简单暴力。如此之下只能使本已危机的局势更加危险,最终不得不滑入全面战争的状态之中。 5、无论是经济实力强大的楚国,还是一无所有的刘邦,在实力强大的秦朝面前都不可能轻易取胜,能步步为营的稳住自己已经夺取的地盘就相当不容易了。 6、战争一旦开始,不分出胜负就不可能结束,要想结束战争不是你灭了我,就是我灭了你。灭秦朝谈何容易,灭叛贼时机已过,叛贼已由最初的暴乱演变成了两军的对垒,不但有了统一的指挥,还有了统一的行动,此时的秦朝与叛军之间已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垒阵营的形成决定了这个战争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结束的战争。 7、长期战争状态的形成是对国家和人民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方式,不但会将几千年来建设的所有成果毁于一旦,还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古汉字的消失不是一夜之间消失的,而是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在几代人的不断更替中逐渐消失的。因为秦朝时期的汉字并不像汉朝时期那样是普及的汉字,而是少数的权贵阶层们才能使用的汉字,汉字的真正普及是从汉代开始的,而不是秦朝。 9、灭亡秦朝的战争注定是一场几代人几百年的长期战争,注定是一场毁灭一切不胜不回朝的战争,注定是一场步步蚕食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战争,注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10,两千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两三百年的战争中几乎全部消耗殆尽,唯一能奉陪秦朝两三百年的对手除了楚国没有别人,因为楚国手上有我们中国最富饶的三个鱼米之乡,四川、湖北、湖南。 11、战争打的是消耗,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历史的结果告诉了我们是楚国坚持到了最后,并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但这个胜利者为了这个最后的胜利也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从而使得并不具有战争潜力和战争资源的刘邦下山摘桃一举灭亡了刚刚取得胜利的楚国,从而建立了汉朝。 以上说法均为本人根据秦朝真实历史所做的推测,仅供参考。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1207、先秦前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