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机械与农业技艺——浅析介绍之关系篇

 东西二王 2019-06-01

农机与农艺基础知识

一、农机与农艺

农业生产包含农作物栽培的农艺和为农作物创造生育生长条件必须运用的相应农机具及管理技术。

(一)农艺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的总称,包括作物育种、栽培、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

生物学理论和实践,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点。

传统农艺是农业耕种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具有随意性和可变性,现代农艺涵盖内容越来越多,并向基础性、操作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

(二)农机

农业生产中为实现农艺技术要求而设计制造并运用的机械装备及其管理运用技术,是机械原理和技术在农艺上的应用。

农业生产要求农机作业稳定、故障率低

作用:

(1)降低农业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

(2)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

(3)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4)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三)农机农艺关系

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农机是农艺的实现载体,农机与农艺的最终结合点是为农作物生产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发展规律和特点不同,具有对立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1)农机注重高效率、高效能和高效益,多快好省、大干快上

(2)农艺追求单产高

(3)农机加速农艺成果规模化、标准化应用

(4)农艺拓展了农机发展空间

(5)农机适应于农艺的需要进行研发

(6)调整农艺达到农机作业的可能性

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并紧密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

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和根本出路。

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和技术载体,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业生产借助农业机械化技术完成农艺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与运用可以抢抓农时,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现代农艺技术发展要围绕“操作简便、节省成本、稳产高产”等生产目标。农机的主要作用是节省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程度决定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水平。

一方面农机一定要适应当地农艺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农艺角度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新农艺等,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促进农机化的大力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