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野生兰花

 关陇之 2019-06-01

蝴蝶兰

兰科植物,极度濒危

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是花卉市场和药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我国广泛、大规模种植。但是兰科植物又是世界性濒危物种,其野生资源濒临灭绝。

兰科植物全科所有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

杏黄兜兰

CITES附录Ⅰ、IUCN极危、极小种群

为什么国际贸易公约将兰科植物全部列入保护物种呢?

稀有性。兰科植物的种子需要合适的并且特殊的共生真菌来帮助萌发,而共生真菌对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要求,使兰科植物种子萌发受到限制,变得十分稀有。同时,兰科植物多为附生兰,生于巨树高枝、 悬岩削壁之上,生境条件恶劣也使个体繁殖生长受影响,这也是个体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科植物极具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以致遭人类过度采挖,资源濒于灭绝。

报春石斛

CITES附录Ⅱ、IUCN易危

兰科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地球上的生物圈由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它们彼此互相依存。兰科植物与昆虫、真菌以及其他植物关系尤为密切。某些昆虫为兰科植物传粉,但也为其他植物传粉;有些食用兰科植物花蜜的昆虫,其幼虫靠食蚜虫为生,可为植物除害;兰科植物与某些真菌共生,而真菌不仅与兰科植物形成菌根,也会与某些林木形成菌根,为树木提供养分,还会抑制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病害发生。在热带林木和岩壁上,如有附生兰生长,其周围往往还会集聚许多昆虫、微生物 与小植物,形成一个丛生体。可见,树木、兰科植物、昆虫、真菌和其他植物及微生物形成了热带雨林的完整生物链,一荣俱荣,一败俱败。如果兰科植物资源灭绝,这一生物链环节会断裂,相互依存的其他物种就会消亡,引起连锁反应。

兰科植物附生于树干之上

兰科植物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特性,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从喷洒杀虫剂到恶劣的天气条件都能扰 乱这种微妙的关系,正是由于兰科植物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其生存状况作为环境变化的一种指标。

兰科植物是最进化的物种之一,在物种进化和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肿节石斛

CITES附录Ⅱ、ICUN濒危

我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我国的兰科植物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2017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多家科研单位的80多位专家对我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90种左右兰科植物濒危等级为极危,占35,784个被评估物种中极危物种的15%。中国兰科植物资源依然受到严重威胁,加大兰科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美花兰

CITES附录Ⅱ、ICUN极危、极小种群

野生兰花,岌岌可危

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观赏价值,是我国传统花卉和传统药用植物,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文化传统赋予兰科植物的寓意,使得兰科植物广受欢迎,形成花卉生产的大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兰花花卉市场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人工种植的大多为蝴蝶兰、国兰等,其余主要以野生兰花为主,对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兜兰属以及国兰中地生种类的野生资源被破坏状况尤其严重,在20世纪,挖掘野生兰花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一度造成多个地区的野生兰花灭绝。

兰科植物生境遭到极大破坏

目前能上市交易买卖的兰科植物也仅指国兰,也就是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在内的七个系列。'物以稀为贵',因此,流通到市场上的兰科植物价格不菲,对中国野生兰科植物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大量野生兰花遭到滥采乱挖

面对兰市现状,相关专家认为:市场的利益是野生兰科植物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

具体来讲,造成野生兰科植物被大量偷挖滥采、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有以下3点:其一,'万里挑一找好兰':很多逐利者为了可以找到一两株奇花异草卖个好价钱而不惜采挖、收购成千上万株野生兰花,但是即使如此挑选出好品种 的难度系数仍然非常大,甚至数十万株野生兰花中也不一定能找出一株。最终剩余的大量野生兰花都被像垃圾一样随意丢弃了 。

被伐倒的大树生长着多种兰科植物

其二,'受野生价值高的误导':一些兰科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被媒体放大,如石斛兰等。由于这类兰科植物常被市场大量使用,人工培植很难满足其要求,于是人们便大量采挖野生资源。

霍山石斛

CITES附录Ⅱ、IUCN极危、我国特有、极小种群

其三,'炫富显贵盲攀比':随着兰花品种单株价位的升高,养名贵兰花似乎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很多人开始选择将兰花作为送人礼品;甚至许多不懂兰花的人也盲目投资兰花市场,造成目前社会上的'炒兰热'。

值得一提的是,野生资源枯竭的后果之一便是自然变异品种锐减,直接影响到我国生物多样性完整和珍稀兰科植物灭绝,对国家的生态安全造成危害。

农民在市场上贩卖野生兰花

以上这些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导致人们疯狂采挖野生兰科植物,而长期以来过度的森林采伐和土地开垦也使得我国野生兰科植物分布区收缩并破碎化,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最终导致我国宝贵的野生兰科植物在灭绝边境挣扎。

野生兰花,如何保护

虽然2001年国家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后,对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重点保护,编制了《中国重点兰科植物保护工程规划》,划建了一批新的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和野外种群重建,加强了兰科植物人工培育以缓解野生资源保护压力。但是,面对日益疯狂的乱采乱挖,面对野生兰科植物日益加剧的濒危现状,保护的力量仍显薄弱。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于1999年公布,但兰科植物并未列入其中。第二批名录讨论稿中,兰科植物所有属皆列入其中,但名录至今尚未正式发布。因此,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缺乏法律依据,在执法上存在困难。

同时,野生兰花和养殖兰花存在辨别上的困难。有些农户,将野生兰花采挖回家,养殖几天,再拿到市场上贩卖,这对于林业执法人员来说,根本难以辨认是野生兰花还是养殖兰花。即便现在已存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辨识,但检验成本很高,很难普遍使用。

君子爱兰,赏之有道

在植物大世界中,兰花是最美丽、最具欣赏价值的植物之一,其花姿万千,形态各异,极具多样性; 其颜色包罗了大自然所有的色谱,绚丽缤纷;其香幽远,高雅脱俗。南宋出版的《兰谱》感叹兰花之美,谓 “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然兰独并而有之。”

赏兰,使人得到至美的享受。

宋 赵孟坚 春兰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兰文化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关于兰花的诗词歌赋、书法、画卷、音乐。在兰花文学作品中,有记载的咏兰诗最早见于唐代末年(公元860-880年),兰花绘画最早见于北宋(960-1127年)。关于一种花卉,历史留下的诗词、书画等文学作品之多兰花是首当其中的。国兰素淡、雅致、洁净、清幽的特性,国人推崇高洁、脱俗、质朴、坚韧的品格,人们以物明志,之所以寄情于兰,决非偶然。纵观历史,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自身,而和文学、 艺术、道德、品格结合在一起,这种兰文化不仅融入社会经济、民俗和日常生活,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文化产生着影响。

宋 赵恩肖 春兰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兰花素雅、清幽。爱兰之人,难道不也是追求这种高洁、脱俗的品质吗?为何要为了将这一抹幽兰据为己有,而破坏这个物种的生存?为何不走入林间,欣赏这一神奇的植物精灵,在自然生境中的摇曳身姿?若想日日赏兰,为何不从正规有资质的繁育基地购买兰花,非要追求来自乱采滥挖的野生兰花呢?没有买卖就没有破坏。请别让你的爱,成为导致兰花灭绝的镰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