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解《阴符经》——日月有数,大小有定

 良身订造 2019-06-01

1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天地太神妙了!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而且漂浮在空中,你不觉得神奇吗?

“日月有数”,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就够了,如果天上出九个太阳,你还能活吗?如果晚上出几个月亮或者没有月亮,你都不能活。天地的造化非常神奇!整个宇宙,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每一个星球,如果用计算机计算它的总数的话,不计其数。但是它们没有撞在一起,只差0.2秒。这是谁设计的?这本身是很神奇。

讲到这个地方给大家补充一句,西方宗教是“一神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与万物。在西方的文化系统当中,上帝是不可以责问的。

而中国人讲的这个神不是“人格神”,而是天地造化的神奇美妙。春天到了,有的开花了,有的长叶不开花,有的不开花它结果了,有的开花不结果,大大小小,千奇百怪,全部都在春天呈现出来了,整个宇宙间也是这样。

但是人有自己的分别心,用自己的攀缘心和比较心说:“谁谁谁成功了,谁谁谁失败了;谁谁谁长得高,谁谁谁长得短;谁是白的,谁是黑的;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这些都是相对而出的,各有其道,各有其窍,各有奇妙。如果你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看到一切的万物每天都在微笑,它如此的美妙!

我们大家相信科学。“你看我们把飞机也搞上天了,我们还可以去月球,我们还可以去火星”。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家就说一句话,他说“我相信你们连一只蜻蜓的翅膀都造不出来”。蜻蜓的翅膀多么的轻薄,脉络里头都是空的,富有弹性。到目前为止,我们人间没有这样的材料。

你知道一朵花是怎么开放的?你知道一只蜻蜓是怎么飞起来的?参赞化育,宇宙太奇妙了!所以说我们活的每一天要知足,要感恩。

但是世人由于自己的功利心和投机心理,永远把自己放在水火当中。所以《阴符经》后面说“沉水入火,自取灭亡”。每天在火里头烧烤,被欲望烧烤。每天沉溺在钱财当中(钱财就是水),不得自拔,没有快乐的时光。上天赋予我们这种神圣的使命,赋予我们的灵性,被我们悄然荡尽,非常可惜的。如果你抑郁了,焦虑了,喝药了,上吊自杀了,那你亏大本了。你太亏了,那就是因为不明白天地这个大道。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参照《道德经》你就会知道,长短、黑白、上下,它都是相对而出的。

“圣功生焉”。这就是造化之功,它的恩德大得叫你难忘其项背。它的能力超强,以至于运作万物而万物都不知道。

“神明出焉”。就是天人感通。如果一个人的心特别精诚,就可以和天地感通。

我相信这是量子纠缠,不知道将来科学能否证明!

这是我们祖先的整体性思维与直觉思维,是认识宇宙的伟大之处,我也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能理解!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修行或者是用功,都可以和天地感通。因为在我们来看,这个世界是有对立的,是有差别的。对于悟道的人来说,他可以九九归一。他知道这个世界差别是假相,假相后面像大海一样是如如不动的。佛教说是如来藏海。儒家说,叫一气感通。所以可以感应,可以感通,这就是五大宗教里头特别强调要有人信的原因。“信”是全息的,而用“分别心”去学那些道理往往是一维的,两维的因果,它不是全息的,是由我们的意识心来完成的,而意识心最大的局限性是它采取的材料是有限的,甚至是由自己的分别心取舍的。“信”和“分别心”的区别在这儿。

李筌注释: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日之有数;月次十二以积闰,大小余分有定。皆禀精炁自有,不为圣功神明而生。圣功神明亦禀精炁自有,不为日月而生。是故,成不贵乎天地,败不怨乎阴阳。

这个注释还是非常好的。我刚才在前面跟大家说这个“神”,不是宗教的“人格神”,而是二五之精,阴阳化育。李筌就在这里说“不为圣功神明而生。圣功神明亦禀精炁自有,不为日月而生”,它就和西方的“人格神”有了本质的区别。

2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其盗机也”。“盗”在这里就是利用。这个“利用”不是道德审判,是天、地、人之间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

“利用”是一个描述性的语言,是一个中性词。比如说人死了变成了肥料,草木就生长了;草木吐故纳新,二氧化碳和氧气被苍天收纳了;苍天风云雷电落到地上,又养育了草木;草木、动物又养育了人类。整个这样一个大的循环系统,它是一种利用关系。因为它是有窍决的,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因此用了一个“盗机”。就像我们养花,水太多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天地万物也是这样。如果你给这个人的恩够了,你继续施恩于他,就把他害了。所以说天永远是补不足而损有余,你多了它就让你少一点。

再给大家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很多名人非常的成功,但是没有后代。古代人把这个叫天谴。因为在他身上,就像长庄稼一样,把他的才能和肥料全部用完了,因此他就没有后代了。但是黎民百姓,生一个成一个。清朝的皇上为了保证子嗣的兴旺,想尽了各种办法,但70~80%得天花而死,百般呵护都养活不了。所以天地间的阴阳、男女、贫富,它自己有一种平衡的关系,是人类所莫能测。

天下为什么不能够见呢?因为它“大机大用”。佛教禅宗里头优秀的禅师在度人的时候“大机大用”。不是给你讲一个故事,不是拿一两句话救你,他是设置一个非常大的因缘把你给度了。因此在这里说“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由于它设的权巧方便,一般的黎民百姓觉察不到这个天机。不能见,不能知,因为它这个系统太庞大了。

佛教说,涅槃是黄叶止小儿啼,不悟大道的人,难会其意!

禅师说,佛法是麻三斤,是无孔笛,甚至说,佛经是擦屁股纸!

你是否惊掉下巴了!

佛法是好东西,金屑虽好,且莫入眼。把佛法当成饭吃的人,要小心喽!

3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我们就举一个例子,以《易经》为例。君子,像周公,他也演易。孔子五十学《易》,说“我如果早看了《易经》,就可以少交学费,少走弯路”。以至于见到了《易经》以后欣喜若狂,“行则在侧,卧则在床,韦编三绝”。“每百占七十当”,打一百个卦有七十个都是准确的。

但是孔子又说了一句话,“善易者不占”。《阴符经》里头就说“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就告诉了你这个秘密。君子得到《易经》以后不是去抽签打卦,挣几个小钱养家糊口。君子得到《易经》以后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我们现在来看,中国人对《易经》糟蹋得不轻。一般心量狭小的人得到《易经》以后就去抽签、打卦、算命,不知道从自己的心上改变命运。君子得到以后用毕生的精力,亲身地去实践它,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是非常好的一本大道本源的书,却被乡人当成小道小术。

“固躬”,“躬”就是亲身去实践。拿今天的信教群众来说,你明白了这些道理,而你又做不到,不能长期的亲自实践,因果不能够改变的,所以,命运也没有改变。对于你自身来说,你是要交学费的。这也就是后来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问题的重要性。《易经》里头说“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君子得到这个时机马上就去做,不要等待明天。很多人不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儒家从修身的角度,特别卑视学者的自欺,就是言清而行浊,不肯用生命去实践。

我们在前面跟大家讲过“阴符经”三个字就是“体相用”,中国哲学一个根本的观念就是体用关系。从现在往下主要告诉你怎么用了,怎么样活学活用。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