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GCCLJP 2019-06-01

5月23日~5月29日,煮酒君跟着今日头条旅游频道联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的“头条带你游河南”活动来到了河南。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嵩县白云山:高山牡丹园

第一站,抵达了洛阳。洛阳段,我们在嵩县参观了山峦秀丽的九龙大峡谷,领略了云雾缭绕的白云山。在栾川体验重渡沟民宿,转山望水看瀑布。龙峪湾与老君山的云海,密林,瀑布,怪石,不胜美哉。

一说起洛阳,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中原腹地的二三线城市,是春天盛开的闻名天下的牡丹,又或是它在历史书上发生在此地的一个个故事。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嵩县白云山:金殿

洛阳,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无数次朝代更迭的风风雨雨中,洛阳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一下洛阳的建都史。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洛阳地位

建都,也就是建造都城。在我们现代意义上的都城是一个国家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的中枢地区。在我们古代社会,都城的意义和今天的相似,但有所差别。

在文献《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最早的都城也就是人群聚集中心,是和祭祀宗庙有密切关系的。《释名释州国》中记载:'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市的核心也从祭祀宗庙转移到以国君为中心的城市。这种变化是社会性质所伴随而来的,封建君主制的确立提高了国君的地位。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栾川重渡沟:红薯粉制作现场

洛阳作为古都,是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文献《尚书》和《逸周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周礼·考工记》中对洛阳王城布局有这样的描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大致意思是建筑工程师们在建造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这样的描述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洛阳城,历史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我们可以从这样的语句中了解到几千年前的洛阳城已经是一座规模相当大的城市。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栾川重渡沟:瀑布

据专家学者考证,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都城遗址,如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成周与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均分布在洛阳地域,形成'五都荟洛'的景象,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见证。古代洛阳建都的链条构成了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一条主线。

早期洛阳建都选址

据历史文献记载,西周初年,周公选择洛邑作为周王朝新国都的时候,他认为这里'天下之中'。武王灭商,周公东征之后,'周公营雏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中国古都中首推洛阳位置最中。东汉蔡邕:'世祖复帝柞,迁都雒阳,以服土中,享国一十一世,历年百六十五载。'择都的好处,据明人说可使'阴阳和,南北平,百物合。'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栾川老君山

在历代王朝建立以后,其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选址建都,即《尚书·说命》记载:'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古代都城是古代国家的政治中心,顾炎武《历代宅京记》说'卜都定鼎,计及万世,必相天下之势而厚集之。'

洛阳成为建立国都的合适选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的优势。体现在洛阳独特的地理位置,洛阳地处中原腹地,黄河及其支流洛河由此流过。古时将黄河、洛河共同流经的地区,称之为'河洛'。最早的夏王朝,其疆域大致是西起华山以东,东达豫东平原,北至济水,南至淮河,其统治中心正是在河洛地区。

《说文解字》记载到:'夏,中国之人也。'古时禹画九州,洛阳正好处在九州中心的豫州,北至幽燕,南达江淮,东到黄河下游平原,各方的道路远近大致相同。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历代洛阳建都

洛阳在历史上有'天下之中'这样的称号,自古以来,洛阳就成为历朝历代建立都城的首要选择。但是古代洛阳究竟是几朝都城,目前学术界的看法有所不同,有专家认为是十三朝古都,有人认为是十四朝古都。

但有一点却应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我国历史古籍中有明确记载,从最早建立的国家夏王朝,直到南宋迁都之前,历代建都往往与洛阳密切相关。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栾川:老君山

关于古代洛阳,最通行的是'九朝古都'的说法。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清顺治年间撰修的《洛阳县志》,其志武攀龙序曰:'洛九朝都会地'。不过在武序中,'九朝古都',并非确指,而是一种较为宽泛的说法。对此,民国时期学者李健人在《洛阳古今谈》中说道:'言洛阳历史,尽人皆知为九朝都会,为吾国历史上之古都也。考诸史籍,建都于洛阳者,不只九朝,所言九朝都会者,仅言其梗概而已。'

头条带你游河南:洛阳的建都史

栾川:君山饭店八大碗

专家学者的研究不同,在这里,仅仅详细列举最为大众所认可和熟知的九个朝代的说法。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六大古都》的《序言》中将传统的洛阳'九朝古都'说法,确指为9个朝代。他说:'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1.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是为东周,直到256年被秦国攻灭。

2. 东汉(25年-220年)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洛阳作为都城时间为165年。

3. 魏国(220年-265年)

公元220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4.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公元265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西晋建立,定都洛阳。公元316年八月,长安被刘曜攻破,西晋灭亡。洛阳作为都城时间为45年。

5. 北魏(386年-534年)

公元398年六月,拓跋珪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洛阳作为都城时间为41年。

6. 隋朝(581年-618年/619年)

公元581年,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即长安)。隋炀帝即位后于606年迁都洛阳。公元619年,隋朝正式灭亡。隋朝洛阳作为都城共计13年。

7.武周(690年-705年)

公元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改为神都,史称武周。公元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恢复长安都城的地位。

8.后梁(907年-923年)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开封,且909-913年迁都洛阳,计4年。

9.后唐(923年-936年)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 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京(即洛阳),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