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已有超过500名宇航员经历过太空之旅,但执行长期太空任务的人却很少。长期于太空工作会影响宇航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吗?美国航天局(NASA)通过对一对同卵双胞胎宇航员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问题。 该文题目为《The NASA Twins Study: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a year-long human spaceflight》,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NASA双子研究”的双胞胎宇航员:Mark Kelly(左)于地球作对照和Scott Kelly(右)于太空工作1年。图片来源NASA.gov 同卵双胞胎有着相同的基因组成,因此同卵双胞胎的实验能够更好的体现太空环境带来的机体变化。由于同卵双胞胎在宇航员中极为罕见,NASA甚至联合10个科研团队建立了“NASA’s Twins Study”的研究项目,并将其研究过程与结果展现在其中。 这项研究首次比较了同卵双胞胎宇航员的分子水平变化,分析了包括生物化学、认知水平、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免疫、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蛋白组学、生理学及端粒在内的十项指标。 结果显示,包括免疫指标,体内微生物,体重等多数指标在双胞胎兄弟之一的Scott回到地球后一段时间都恢复了正常。但仍有一些变化不能恢复,包括一小部分的基因表达、DNA损伤、端粒的动态变化等。这说明太空飞行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不能恢复的损伤。 在对于两人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分析可以看出,Scott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显著增加,但在回地面后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肠道菌群主要的两大菌门,占肠道菌群的96%以上,目前研究显示,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与肥胖密切相关,在肥胖小鼠体内会出现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增高的现象。 NASA结果对于菌群的分析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为宇航员提供健康的饮食,来调节宇航员体内的益生菌存活,进而帮助宇航员更好地适应环境。 总之,对于宇航员体内的通路与机制的改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空飞行,并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宇航员应对太空环境。 怎么样,看完之后的小伙伴是更想体验太空飞行还是更敬佩太空英雄了呢?还是做一个安静的看星星的少年吧。 图片来源:https://www./specials/moon2ma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