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27 笔墨功力深厚、诗书画印四全合璧的全才艺术家艺术简介霍雅兵,又名亚兵,别署一默居士、清溪堂主、磐石道人,甘肃天水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当代笔墨功力深厚的全才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协理事 师承曾师从霍松林、邱振中、钟明善、霍春阳、李刚田、周俊杰等诸名家,转益多师,尤以古为师,入古出新,自具风神。艺术风格创新不离古,汲古以养今:其才力富赡,学理洞达,诗、书、画、印皆能,在当代中青年书画家中尤为难得。其书法各体皆能,尤精于篆隶、行楷。上追三代金文,取其高古浑穆;下涉明清诸家,汲其精劲朴茂、峻逸简雅。其篆书以邓石如为基,融合三代金文笔意,笔力沉雄,古气奕奕,精劲朴茂,峻逸简雅,有“当代邓石如”之美誉。其行书以颜为骨,揉合六代写经质朴之风,不求狂怪,于平淡中见真淳。其画以宋元山水为圭臬,精研四王,南北兼融,兼及花鸟人物,以书入画,以诗入画,立意高远,笔苍墨润,萧散清远。其印以汉为宗,兼蓄明清,以健拔为本,雄浑与奇肆并御。有明师指导,又沉潜祖庭藏海,以古为师,眼力深,心念正,足跟稳,以古为雅,以醇厚为本,以恣肆宏阔为任。业精于勤,技近乎道,求索与坚守近三十年,逐步形成了自己遒逸古雅、古厚醇和、朴茂精劲,雄健苍茫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无不渗透着“清、远、简、静”的丰富诗性意象和东方美学特质。被誉为诗书画印四绝合壁的全才艺术家。 作品入展全国首届篆书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展; “瘗鹤铭”奖全国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展; “古河州”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翰墨薪传”文汇—宣城杯全国书法大赛; “丝路风情”全国书画作品邀请展; 中国敦煌国际艺术节-首届”张芝奖“书法大展;中书协西部教育基地晋京展; 中书协西部教育基地成立十周年特邀展; 甘肃省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甘肃省第三届新人新作展; 甘肃省第三届临帖展等十余次展览; 2009年作品被《书法报》评为“年度佳作奖”;2013年4月作品被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李刚田篆书讲座作为当代篆书代表作予以展示介绍。 2015年诗书作品入编《虎啸龙吟……诗唱合集》。 书画作品及理论著述多次在书法报、美术报等专业媒体发表。 收藏书画多幅作品被天水博物馆、文史馆、艺术机构等收藏;大量作品被各企业家、收藏家典藏;2016年应邀参加中华诗词研究院“毕业季·诗歌季”颁奖仪式,其书画作品被恭王府收藏。 名家题词著名学者、诗人 、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霍松林先生题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先生题词名家集评梅墨生(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近三十年沉潜,着力篆籀 ,真正从根源上入手,在同辈之中并不多见,为书法和绘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且诗文皆能曲尽其意,亦属难得。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研究中心主任): 着眼长远又对传统咬得紧,期望有更好的成绩。 陈忠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当代帖学代表人物,著名书法家): 亚兵同学,扎根传统,精于笔法,诸体皆能,立足书法,倾心画事,必然大有作为。 胡裔涛(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霍亚兵书法五体兼善,书画印并长,其全面的艺术修养在西北青年书画群体里颇为难得。其书法多倾心篆隶,无流行浮华之弊,写的古茂沉厚,文雅中见雄强,这和他西北人低调谦和的性格颇为相合。行草易于流滑而难于深沉,他对篆隶书的深入,有意无意间滋养着他的行草书,洋洋洒洒,畅达深沉,饶有趣味。其绘画人物、山水、花鸟皆善,重在对写意精神的领悟,笔墨淋漓,既见传统功力,又见洒脱性情。假以时日,随着学养的不断加强,对传统经典的不断深入,以他勤奋务实的性格,和他在书画印方面的卓然才情,相信霍亚兵定能够在书画艺术领域结出丰硕果实。 李广志(中国书协会员,广州市天河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亚兵兄白净而斯文,举手投足之间有翩翩君子之风。其书法以篆隶为主,兼通丹青,均以雅致见长,得益于其长期浸淫于传统经史的研读与学习,这种写法或不能夺人耳目,然却质朴淳厚,耐品耐读。假以时日,亚兵兄的艺术当如醇酒,愈陈愈香! 李炳筑(中书协会员,青海省书协副主席): 甘肃多书画俊才,或精于画,或名于书,兼二妙秀于林者,亚兵也。亚兵之画,造型准确,姿态优美,意境高远,风骨峻拔,俨然君子之风;其书真草行隶,样样俱佳,其篆书能出之无意而妙,尤佳。篆本高古,须精六书,明字源,于三代金文龟骨册简广泛涉猎,方可入其堂奥,立其根本。亚兵兄于经史小学,用力尤深,故其下笔有源,质朴天然,置之当代,尤为难得!今亚兵兄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蒙当代诸名公点拨,其书画创作如鱼得水,必当再开新境。 兰辉耀(哲学博士): 亚兵仁兄,作书自然,绘画生动,治学精微,为人纯真,明理遂性,本立道生。 白云居士: 从艺最难得者有两点:一曰禀赋才情,二曰坚守勤奋。霍雅兵先生,儒雅之士也,幼受庭训,诗文书画,博涉多优,皆能曲尽其妙。尤于书法一道,积数十年之功,浸淫传统,从篆书入手,立身完白,并由此上窥三代吉金,下涉明清诸家,不慕名利,不随时风,以古为雅,以醇为本,逐步形成了自己古厚精劲,雄健苍茫的书风,并得到了当代艺术界诸多权威的肯定和好评。其篆书以邓石如为基,融合三代金文笔意,笔力沉雄,古气奕奕,精劲朴茂,峻逸简雅,有“当代邓石如”之美誉。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书坛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箸篆的樊篱,为后世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其后的吴让之,吴俊卿,杨沂孙,徐三庚,赵之谦诸家,无不受其法乳而自成风貌。乃至当代篆书的创作,邓石如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高峰。我们都知道,篆书发展的高峰,一个是秦汉,一个是清代,清代碑学的运动,可谓是书法上的一次复古运动。霍亚兵先生以古为师,而不泥于古,由邓而涉赵之谦吴让之诸家,多方求索,由此上溯秦汉,探源三代,以“古厚,醇和,朴茂,精进”为创作的主导方向。 “创新不离古,汲古以养今”,当代书法创作的总体态势,就是形式上的创变求新,无论真草隶篆,相间杂揉,挪位变形,而不屑于书写文本及书写情感的表达,霍亚兵先生能深知传统书艺根植于圣贤哲思,只有提升了自我的文化品格,创作才能由技入道,丰赡充盈,故于当代流风,适当取法,和而不同,与古典诗文绘画用功亦勤,以文养气,以气作画,书得正大之气,画兼南北古风,卓然而自成一家。 其行书以颜为骨,揉合六代写经质朴之风,不求狂怪,于平淡中见真淳;其画风以山水见长,精研四王,南北兼融,古风弥漫,以书入画,其作品无论丈二六尺,还是案卷尺椟,无不渗透着“清、远、简、静”的丰富意象和美学特质。崇尚中正,不求怪异,复古写心,自出机杼,在当代文化语境以西为中的时代背景下,能沉潜传统,不为时转,这种品格殊为难得!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诗品·自然》,书为心画,艺见道心,以先生之才智,假以时日,必得焕藻乎日下,称扬于云间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