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蔓期黄瓜重在培育壮棵 黄瓜是一种高产蔬菜,结瓜期长,要想夺得后期的优质高产,首先要培育出健壮的植株。黄瓜从开始吊蔓,到开花前的这段时间,管理的关键点就在于“下促根,上控旺”。 控水控肥控夜温 当前菜农应适当减少浇水,以促根系深扎。浇水时无需追肥,以培育出良好的根系为重点,可配合促根的功能性肥料,如甲壳素、氨基酸、腐殖酸等物质,能够刺激根系的生长和健壮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改善根系生长环境的作用,并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培育壮棵。蔬菜长势过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夜温过高。管理中应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可有效控制植株徒长。 不要留瓜过早 很多菜农甚至在5-6片叶出现第一朵雌花时就开始留瓜,此时植株较小,一旦留瓜严重影响植株长势,容易造成弱棵。而且第一支瓜往往贴地,弯瓜多,着色不好,商品性差,根本卖不上价。菜农可根据植株长势选择合适的留瓜时间。 要注意养护叶片 可叶面喷施几丁聚糖500倍、全营养叶面肥300倍、葡萄糖200倍、氨基酸或核苷酸叶面肥1000倍,每隔十天喷施一次疯壮钛肥补充养分,提高叶片抗逆性,增加营养积累,以叶养根。随着温度降低,棚内湿度增大,菜农还应做好黄瓜叶部细菌性病害的预防。 结瓜期黄瓜平衡营养流向 黄瓜进入采摘期,正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有的菜农一味留瓜,导致植株长势弱,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建议菜农合理留瓜、落蔓。 留瓜要合理 很多菜农为了提高产量,隔两片叶就留一支瓜,但因为叶片制造的营养不能满足瓜条生长的需要,瓜条生长慢,畸形瓜多,价格低。而且一次坐瓜过多,营养消耗过大,植株长势弱,产量反而更低,容易累坏植株,不利于黄瓜的持续高产。建议菜农根据天气条件,合理调整留瓜数量,一般每隔三片叶留一支瓜比较正常。尤其是一些强雌性品种,切忌节节留瓜,很容易因为留瓜过多造成弱棵。 黄瓜蘸花的技术指导 黄瓜蘸花在保花保果、降低畸形果发生率、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当前,黄瓜蘸花的主药一般是高效坐果灵。因为棚室环境、蘸花习惯等不同,每个人最适合的蘸瓜药配方是不一样的。除去这些因素,有些菜农通过严格把握蘸花细节,培育出了精品瓜。 正确把握蘸花时间 蘸花过早,即在黄瓜刚刚看到有花蕾时就蘸,容易“哑巴”,即花不开。蘸花过晚,则黄瓜花容易脱落。正确的蘸花时间是在黄瓜花稍微发黄不绿时进行。 准确用量 蘸花时,一定要注意药液的使用量不要过多,以避免滴到植株生长点上或叶片上,发生激素中毒。如果将药液滴落到黄瓜的嫩枝、嫩叶及生长点上,很快会出现萎缩中毒现象,从而产生药害,也易造成激素积累中毒。 蘸花部位要选准 有些菜农,蘸黄瓜的时候只是蘸了蘸黄瓜头,这样易产生畸形瓜。若是鲜花黄瓜,花还容易脱落,瓜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达不到客户对鲜花黄瓜的需求标准。药剂也不能一直蘸到瓜根处,否则药剂通过根部向植株本身传导,容易导致激素中毒。蘸瓜药蘸到瓜条的2/3处为宜。另外,蘸花药剂的浓度要随着棚内的温度有所变化,棚内温度高的时候,浓度要降低一些;棚内温度低的时候,浓度要提高一些。 落蔓不要过低 一般来说,黄瓜正常生长需要保留12片叶以上,植株高度应在1.5米以上。不要为了省工落蔓过低,尤其是深冬季节。落蔓后,下部叶片铺在地上,叶片聚集在一起,通风透光条件极差,再加上随着外界气温逐渐降低,通风时间减少,棚内湿度尤其是植株下部湿度大增,露水较多,病原菌极易从老叶处侵染,进而导致病害大发生。因此,落蔓时一定要配合摘叶。 若菜农确实忙不过来,可以改为落蔓两次摘叶一次,避免大量叶片堆叠在一起,引起病害发生。落蔓前,菜农可用百菌清烟剂熏棚,减少病原菌数量,预防病害发生。摘叶最好选择在晴天棚内湿度小时进行,养分流失少,伤口愈合快,利于黄瓜生长。 来源 舒宁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