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士张钹:为什么必须是“人工智能”?

 ht87 2019-06-02
 

凤凰FM·管理一点通

为什么必须是“人工智能”? 来自凤凰读书计划 15:17

院士张钹——

为什么必须是“人工智能”

张钹指出,目前行业内对未来的智能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智能化的道路是多条的,不是只有一条路能通向智能。他说,人类通过自然进化产生了自然智能,那为什么机器不能通过进化产生机器智能?这个智能和自然智能不会是一样的,我们通过自然进化获得的智能也不见得是最佳的。其实张钹院士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机器智能与人类得自然智能不相同,但可以互补,发挥各自的长处,是有好处的。

另一种观点是必须得走人类智能这条路。这也是从长远来看最符合人类需求的,因为我们最终要发展人机协同,人类和机器和谐共处的世界。而不是说将来什么事都让机器去管去做,人类在一边享受。我们要走人机共生这条路,这样机器的智能就必须和人类一样,不然没法共处。机器做出来的事情,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意图机器也不知道,两者怎么能合作呢?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必须具有可解释性。就好比乘坐飞机,你不理解人工智能为什么会这么操作,那你敢坐这架飞机吗?所以目前的阶段,车和飞机还是不能完全让机器开的。

最后,张钹院士还称,担忧“机器人统治人类”完全是远虑。目前最需要担忧的是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比如语音合成,利用现有的技术可以做到以假乱真,和真人基本没有差别。但现在看来这种技术不能推广应用,因为一旦推广就全乱套了,只要搞一段用语音合成技术做成的假录音,就可以让任何一位名人身败名裂。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技术。

院士张钹——

当前人工智能难以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是中国少有的经历了两个人工智能技术阶段的研究者。张钹在过去几年很少接受采访,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对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有着不同看法。在时机未到之时,张钹谨慎的认为这些看法并不方便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即使传播也很难获得认同。而在最近,张钹院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认为当前已经到了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应该找个机会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张钹院士首先分享的一个观点就是,深度学习触及天花板,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围棋三个领域外,很难再获得发展。

张钹院士解释说,目前,人工智能最受关注的领域是深度学习。但深度学习的缺陷决定了其应用空间被局限在特定领域——大部分都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两方面。

首先,“黑盒”学习法成为深度学习的缺陷之一。指的是即使人工智能能给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人们却并不知道它根据什么给出这个答案,人们无法像理解彼此一样去理解这个新的智能。

第二就是现在的人工智能非常容易受到欺骗。在张钹看来,现在的深度学习本质是基于概率统计。就是寻找那些重复出现的模式,重复多了就被人工智能认为是规律,也就是说“谁说多了就是谁”。这样产生的一个影响就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被认为是真理、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大数据有时会做出非常荒唐的结果,因为不管对不对,只要重复多了它就会按照这个规律走。并且,这些缺陷是无法通过改良而彻底解决的。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利用没有加工处理过的数据,用概率学习的“黑箱”处理方法来寻找它的规律,这个方法本身通常无法找到“有意义”的规律,它只能找到重复出现的模式。也就是说,现在形成的人工智能系统都非常脆弱容易受攻击或者欺骗,需要大量的数据,而且不可解释,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这个缺陷是本质的,由其方法本身引起的。

此外,深度学习只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一部分。人工智能还有更大更宽的领域需要去研究,比如知识表示、不确定性处理、人机交互等等,不能说深度学习就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但就目前来看,效果最好的事情还是这两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张钹院士做过统计,中国人工智能领域20个独角兽30个准独角兽企业,近80%都跟图像识别或者语音识别有关系。

同时,在张钹看来,目前全世界的企业界和部分学界对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判断过于乐观,人工智能迫切需要推动到新的阶段,而这注定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赖于与数学、脑科学等结合实现底层理论的突破。

所以,张钹院士认为,“深度学习技术,从应用角度已经接近天花板了,要想再出现奇迹的可能性比较小了”。准确一点说,今后或许会在个别领域取得进展,但是不会像之前预计的那样全面开花。

 院士张钹— —

什么情况下你的工作将被AI取代

最近,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在接受的专访中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只有在“充足的数据、确定性、完全的信息、静态和特定领域”这5个条件下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满足了这5个条件的工作,则会被计算机取代。

首先,张钹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过了人类的5件事,前两件是深蓝打败人类国际象棋冠军,IBM在电视知识竞赛中打败了美国的前两个冠军,它们是同一类型。后面三件事属于另外一个类型,微软研究团队使用的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识别挑战大赛中获胜,它的误识率略低于人类;百度和讯飞宣布在单句的中文语音识别上,计算机的误识率也略低于人类;还有就是 AlphaGo 打败了李世石。

对于这几件事,人们常常会从大数据、计算能力提高、人工智能算法这三个因素进行讨论。张钹认为,大家忽略了另一个因素,就是以上所有的成果必须建立在一个合适的应用场景下,必须满足“充足的数据、确定性、完全的信息、静态和特定领域”这5个条件。

张钹以下象棋为例,做了解释。下象棋就是一个完全信息博弈,它的信息完全且确定,而且会遵循完全确定的游戏规则做演化,张钹把这种情况称为静态。

从上面5件事都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有限的领域内,做单个任务时会超过人类的表现。张钹说,IBM的沃森机器人也是这样,它会选择知识竞赛,是因为知识竞赛提出的问题都是明确的,答案总是唯一的,这样的问答对机器人来讲是非常容易的。围棋也完全符合上面 5个条件。

对于“什么样的工作会被机器所替代”,张钹认为,满足以上5个条件的工作,即那些照章办事,不需要任何灵活性的工作,总有一天会被计算机取代,比如说出纳员、收银员等等。但老师、企业家等的工作不可能被计算机完全代替。因为这些工作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计算机绝对不可能完全代替,当然部分代替是可能的,因为其中肯定也有一些简单和重复性的内容。如果认识到这一条就会认识到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不是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而进入发展应用的阶段”。

院士张钹——

第三代人工智能

在前面的音频中,张钹院士提到: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已经到达顶点,变的难以发展了。但在张钹院士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向新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张钹院士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第三代人工智能。张钹院士解释说,人工智能实际上经历过两代,第一代就是符号推理,第二代就是目前的概率学习或深度学习。而目前,我们正向着第三代人工智能迈进。原因很明显,第一代、第二代人工智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按照目前的设想,第三代人工智能要解决的是目前存在的不可理解性,容易受到欺骗等缺陷。

那具体该如何实施呢?张钹院士认为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和脑科学的结合与突破。“如果没有新的数学工具,没有来自于脑科学启发下的新思路,哪来的新理论?”但张钹院士也表示这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条路就是把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结合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把第一代人工智能和第二代人工智能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但这条路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前两代人工智能

在不同空间中操作,一个是向量空间,一个是符号空间,也需要有新的数学工具的加入。

最后,张钹院士也表示,要想进入第三代人工智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有许多苦难需要克服。有人或许会问:“会不会再过10年、20年,人工智能在学界或者公众心中,又变成一个“隐学”,大众又不会再经常提起来这个词?”但在张钹看来:低潮会发生,但不会像过去那样。因为有大数据、互联网和强大的计算资源,这些都会支撑人工智能继续走下去。

什么样的创新能促进经济繁荣

哈佛商学院教授、“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提出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叫《繁荣悖论》。在接受沃顿知识在线采访时,克里斯坦森介绍了这本书里提到的创新的三种类型,以及什么样的创新能促进繁荣。公众号“沃顿知识在线”翻译了访谈内容。

克里斯坦森把创新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效率创新。这种创新能帮公司生产更便宜、更优质的产品。但效率创新不会带来经济增长,克里斯坦森举例说,壳牌、海湾和英国石油公司等企业,到非洲开采石油,然后运往西方国家。每当他们开采石油时,就会发生效率创新,这样他们就可以雇更少的人。所以,这些公司不会创造经济增长或者就业机会,因为这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是消除成本,消除就业机会。

第二类是持续性创新。在这种创新中,人们尝试不断改进产品。不过,克里斯坦森说,这种创新也不会给企业或者经济创造净增长。假设有一家汽车公司,它把最新款的车推销给你,你就不会买旧款的车。所以,克里斯坦森认为,持续创新能让我们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但并没有创造新的增长。

第三类创新,克里斯坦森称之为“市场创造”。过去有一些比较贵的产品只有富人才能消费得起,通过“市场创造”这样的创新,让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合理而且更容易获取,让更多人可以购买和使用。克里斯坦森举了福特汽车的例子,亨利·福特制造的汽车,一开始只给富人使用,因为只有富人买得起,但他让汽车价格变得实惠而且易于获取之后,普通人也可以拥有汽车,这就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新市场。汽车制造还需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福特需要找人提供钢材,建立经销商体系和服务体系。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因果机制。首先,你要让产品或者服务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且易于获取,然后建立一个系统来服务新顾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