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摄影姥 2019-06-02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字抱道,号一道、道公、予虹,斋号一道堂、弘堂、海墨斋等。1955年1月5日生于山东。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一道中海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导师。

理论研究出版:安徽美术出版社《一道论画》,光明日报出版社《一道论焦墨》《一道论焦墨要旨论略》《一道焦墨画语》,安徽美术出版社《大道·大雅·黄宾虹-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中国书店出版《一道论道初中海教学论稿》,光明日报出版社《国之焦墨》,中国书店出版《海上虹影-黄宾虹上海三十年艺术活动之雪泥鸿爪》。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范迪安评初中海: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

新年伊始,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术聚会特别高兴,前来观赏初中海先生的作品也确实很有期待。在接到这个材料之后,就和大家一样,有一种惊异、惊喜的心情,我以为只是我孤陋寡闻,没有和中海先生多有谋面交往,听到前面好几位学者发言的时候都说也是第一次见到中海先生这么多的原作,或者说中海先生在美术评论界、史论家这里还是新鲜的印象,使我们今天的探讨是一个崭新的话题,而且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艺术现象。

我刚刚从中国美术馆过来的时候,我们正在筹备一个迎接春节的大型展览“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是中国有美术馆有史以来第一次同时在一个空间里展示十大美术馆的馆藏特色藏品,其中我们就约邀了浙江美术馆送来黄宾虹的作品。我来之前黄宾虹的作品刚刚打开送入展厅,我经过展厅的时候还细细的看了一下。从黄宾虹先生的展厅马上走到初中海先生的展厅,感觉首先是有联系性,中国画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是有一批有志向、有理想的中国画家在继续做着传承创新,所以我觉得踏入初中海先生的展览空间,的确是眼前为之一新,而且有很多学术问题值得深思。

刚才各位谈到的中海先生在两个方面是今天做绘画学问的很好的精神,一个就是深研传统,他在实践上很多年坚持下来,深研传统,从秦皇岛到北京,他也不属于深居山里,也是在当代文化的情境之中,但是能够做一个传统的学问研究,这个精神让人十分敬佩。第二就是他是一个在综合学养上不仅是下了很多功夫,而且逐步形成了学养上的通融。任何画家下笔之后留下的痕迹,就是我们所说的书如其人,见字如见人一样,他笔下的线条、造型、丘壑、结构等等也都可见他的修养甚至见了性格,见了他学问的特点。所以从中海先生的作品中,读了他的著述也知道了他的全面修养。这两点都是我们讲的传承传统绘画、民族绘画特别需要的功底,虽然与初中海先生初谋面,但是令人非常敬佩。

我们注意到初中海先生的这些焦墨作品是他新的领域,也是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成果展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说可以看到中海先生在创作上其实思考很多,把焦墨的这样一种形式、体例或者用今天讲的语言方式集中起来,提炼出来,使得他自己在原有的山水画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我觉得这个精神也非常值得肯定,严格来说这是一种现代精神。可染先生说对传统我们要打进去还要打出来,打进去需要做细致的放慢脚步的精深的功夫,打出来却需要坚毅的勇气,特别需要方法论上的现代意识。中海先生敢于抓住这个焦墨,严格来说不只是焦墨,是焦笔、焦线,也就是把焦渴的语素符号单纯化,使得它变成像我们讲的向西方现代艺术走过来的路数,抓住某些形式因素直奔主题甚至把它更好的扩展,使它达到一个超越了原有价值范畴的这么一个价值,初中海先生在方法论上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而我们今天讲在中国画、水墨画上要发展,非得有这样一种现代、当代的精神,否则就会在传统上经营过久而不内容灵魂出窍,所以我是很赞赏中海先生在这个方面有这个勇气。

焦墨山水可能会带来一种新的美学意识,同时带来新的视觉经验,这里就有一个视觉图式问题。刚才尚辉先生很好的分析了他的很多技法,也分析了他目前所形成的这种结构方式,我是觉得他的一些作品都有他成功之处,通过焦墨的结构方式在画面上出现了一种新颖,这种新颖的结构和老传统以及现代传统都不同,有他自己随心率性的笔线运行,还有在这种运行中通过焦墨中的浓淡干渴特别是干渴形成了里面的杰作,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圆浑通融的面貌,这种面貌是用焦笔焦线画出来的,所以会为之一新,也非常有价值,在这方面探索也是非常成功。

面对一种新的语言因素必须要找到新的形式上的结构,这个意义上,我跟刚才几位先生讲的关于“大道至简”的问题,我倒不完全认为“大道至简”就是中海先生提出来的自己的最为恰切的问题,因为刚才罗世平先生讲得很好,至简肯定不是指形象的精简,也不是指笔道的简洁,肯定是属于单纯、纯粹,所以如何把这个简的概念上升为精神层面还需要做更多的文章,甚至不见得用这个简字来体现你自己的全部追求,因为你的焦墨山水也好,再发展下去肯定是更多的走向图式化、精神化。走向图式化、精神化并不等于摆脱自然,反过来在自然的丘壑结构和形态基础上可以上升为更多的具有现代、当代人文精神意识。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一道焦墨山水体系共分三个部分:

既一道论焦墨、一道焦墨山水画语、一道焦墨山水要旨论略

一道焦墨山水要旨论略

□初中海

一、何谓焦墨?

即干笔蘸浓墨于宣纸上所留下之痕迹即为焦墨。

二、何谓焦墨山水?

摒弃缤纷,唯见黑白,创作中只用干笔浓墨,以书入画,以笔代墨,强调用笔之雄强铿锵,追求线条之厚重苍茫,一笔一笔地“写”出“胸中丘壑”。“干裂秋风,润泽春雨”乃其笔墨之最佳境。

三、何谓余之焦墨山水?

余之焦墨山水,秉承“学古知新”“与古为新”的学术取向,“贵因”而又“贵变”,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今人,不受古法之披麻、斧劈、折带、牛毛、解索之种种的束缚,运用平、圆、留、重、变、绞、逆、拖、舔、颤之若干笔法,参以篆籀、八分以及草行之笔意与技巧,干以求湿,燥以求润,变幻出出浓、焦、干、枯、竭五种丰富的墨色,通过一种黑与白、虚与实、点与线、快与面、浓与淡、干与润的强烈对比,用“意”来“写”——“表现”艺术审美之主体的意象山水, 以笔墨悟宇宙造化大道,心同道化,与天同游是有也。

四、何谓余之焦墨笔法?

余之焦墨常用笔法,平、圆、留、重、变、绞、逆、拖、舔、颤是也。平、圆、留、重,变既为黄宾老所详解也,余重申如下:平者,如锥画沙。平非板实,笔有波折,更增姿媚。留者,如屋漏痕。用笔之法,最忌浮滑。圆者,如折叉股。刚劲婀娜,转圜如意。重者,如千年枯藤如高山坠石,取其坚韧雄强之意也。变者,变者,如四时迭运。而后,余又加之以绞、逆、拖、舔、颤五者,此乃余之几十年笔墨生涯之自得也。绞者,是言用笔之时须提按捻管配合得之;逆者,是言用笔由内向外推或由下往上推之出锋;拖者,是言笔杆微倾顺势用力、力发毫端拖拉而出;舔者,是言逆锋起笔右下行笔而后转锋右上收讫,行笔之时讲究力度与弧度;颤者,是言腕指同时用力左右微抖出锋。平、留、圆、重、变、绞、逆、拖、舔、颤,凡共十种也。

五、何谓余之焦墨墨法?

余之焦墨墨法,即干笔浓墨,不用水或者极少水,以书法之笔法用笔,来“写”出浓、焦、干、枯、竭之墨色变化,浓者即湿也,焦者即黑也,干者即渴也,枯者即涩也,竭者即润也。纵然小至尺幅画面,而以墨色之浓湿——焦黑——干渴——枯涩——竭润之种种奇异,体天地之大美,传造化之神韵,追求一种“干裂秋风,润含春泽”之笔墨境界。

六、溯源余之焦墨山水之师承?

余之焦墨山水,师承非常明确,胎息于黄宾虹之晚年焦墨绘画,上溯至明末清初之新安画派巨擘渐江与程邃,遥接宋元,尤其心印北宋范华原,此公绘画喜用焦浓墨。几年以来,余一直致力于黄宾虹绘画理论与绘画艺术之探索与研究,汲取其画理学习其画法,付诸文字出版。

七、关于余之焦墨理论体系之内核?

其一,大道至简。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夫唯焦墨,黑白写意,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阴阳两仪,交替运行,可囊写万物矣。文化之山水,山水之文化。焦墨之谓也。

其二,焦墨山水,一黑一白,一阴一阳,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以约以简,用虚用无,无画处皆成妙境。无画处,亦即“象外之象”“味外之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庄子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亦此意。焦墨山水,黑白写意,旨在自然之大美。何其能大也?以一心映万物,不以万物役一心。唯其画者心中能“大”,学养大,胸襟大,精神大,则笔下始能“大”——格局大,境界大,气象大。焦墨山水,摒却五色,唯见黑白,其笔其墨浸透着画家之意识形态与文化形态,浑身上下散发着中国哲学的迷人味道,一画之中大道充盈。焦墨山水,干浓黑涩。笔法之妙,贵有静气,静致和,和致雅,闲雅之致可以弥其燥气火气于无形也。古人论画有云,菩萨低眉正是全神内敛,金刚怒目迥非盛气凌人。是故倪云林之作可以令智者息心,力者丧气;黄宾虹亦言国画乃最好之养生。焦墨山水,真美内藏。其笔墨精神,涵泳至深也。自古以来,焦墨即为“曲高和寡”者也,正如老子所云“知稀为贵”者,故画史上画焦墨山水者如凤毛麟角,必是奇人也。

其三,焦墨者,溪山远岫,汀树遥岑,春水碧波,秋江扁舟,无声世界,唯见一黑一白,纯粹至极,可谓之一种极为朴素之表达.焦墨者,虽仅仅一黑一白, 却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动一静,相生相发,相反相成,直接胎息于老庄,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可谓之一种最深刻之哲学表达.焦墨者,以渴笔行浓墨,引以金石书法之笔法入画,笔酣墨饱,兴会淋漓,而孜孜以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斯途之难为历代画家视为险途,可谓之一种笔墨极至之表达。

其四,余论焦墨山水之创作,于画家之笔法、笔力、笔情、笔趣要求甚苛,由形、技而心、性,由技巧而精神,由形而下而形而上,技进乎道矣,国画之民族性充盈笔端。

其五,黄宾虹言,“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北宋画多用焦墨”,“山水画当以北宋为宗”,“宋人画有渴笔,而墨法极其腴润,故能气韵生动”,“宋元人之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得一辣字诀耳”,“范中立画深厚浓黑”,“书法晋魏,画师唐宋,皆为探原工作”,“拙笔上窥北宋范华原李营丘”,由中可见其对北宋山水的仰慕喜爱与心慕手追之甚。

其六,“骨法用笔”乃中国山水画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焦墨山水尤甚。创作中使用含水量极少的焦墨,干以求湿,燥以求润,以笔代墨,化繁为简,强化用笔追求线条力度,营造一种雄强铿锵之画风, 其“素以为绚”的美学境界,虽少了几分水墨酣畅淋漓之趣,却平添了几许厚重苍茫之意,充分体现出山也峥嵘笔也峥嵘之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经典范式。

其七,焦墨之用笔,崇尚阳刚、雄强、苍劲、厚重、生涩、老辣、古拙、天然,其审美追求一种“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的境界。以书入画,画含书趣,八法六法融会一如,而令画面笔墨的力量美、韵律美、拙重美得以更充分地体现,则“骨法用笔”即为画之“气韵生动”完美体现的渡津宝筏,恰好比一位内家功法已臻化境的大侠,任督二脉打通之后,先天之气充盈周身,意念所至,举手投足之间便可杀敌于谈笑之间,神矣!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深研传统 圆浑通融---艺术家初中海焦墨山水鉴赏

初中海 焦墨山水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