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少女创作特点分析.doc 文档全文预览

 lixiujuan2012 2019-06-02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少女创作特点分析   克洛德? 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音乐发展史上重要的改革者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法国音乐细腻、精致的特点,同时又对十九世纪盛行的浪漫派音乐大胆革新,成为“向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发难的第一人”。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管弦乐《大海》、钢琴曲《前奏曲》集等,其中钢琴作品是他全部作品数量中最多的。他在“钢琴创作上格外敏锐的才思使他屡屡获得灵感并在音乐的道路上逐步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前奏曲》则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可以说是“德彪西一生钢琴作品的精华之作,是德彪西音乐的代表”。《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便是《前奏曲》集第一集中的第八首。

  一.作品简介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又称《棕发少女》,该标题出自法国是人勒孔特? 德里尔(1818-1894)的《苏格兰之歌》中的一首同名诗歌。内容描写的是“坐在鲜花的越橘树从中的遥远爱人的温雅和妩媚姿态”。德彪西早在1880 年时便为它谱过一首歌。在这首前奏曲中,德彪西充分发挥了其印象主义风格的创作技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纯朴、美丽、温柔却又朦胧仿佛是在幻境之中的少女形象。

  二.风格特点

  (一)调式调性这首乐曲没有按照欧洲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而是采用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性调式。这是德彪西在调式体系上的一大创新。在1889 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德彪西第一次接触到了东方音乐,感受到了东方音乐的魅力。他被爪哇的佳美兰乐队的演奏所深深吸引。那复杂的节奏、令人着迷的音响层以及那五声音阶从此在他的乐曲中留下了烙印。《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正是使用了这种五声调式。可以说,用五声音阶来写作这首前奏曲是无可挑剔的。

  主题开始的长音降D 仿佛是温和的阳光随着音阶下行至降B 和降G,大三和弦明亮的色彩展现出春光明媚的景色。接着降E 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