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创新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主题的“2018 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经贸、文化、科技、金融等领域加强深度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尽早建成经济发达、政治先进、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湾区。 在本届论坛上,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发起,联合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外18家相关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湾区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合作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在深圳揭牌成立。 深圳市文改办主任刘文斌,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练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主席François Colbert先生,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内陆及港澳的知名文化产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文化官员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联盟的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 联盟单位合影 联盟标志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由区域经济合作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时代为粤港澳城市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新的历史使命。李凤亮教授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湾区,也是一个文化的湾区,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高地。文化创新发展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各相关城市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和文化特色上不尽相同,要实现对话和合作,进而营造开放、包容、创新、共用、协同的文化创新发展环境,则需要平台、桥梁与渠道。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应运而生,旨在响应国家有关湾区宏观建设的政策需要,学术影响与社会效益并重,努力创建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文化创新领域的积极互动,联盟将本着“诚实守信、资源共享、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集结大湾区内外优秀的文化创新研究力量,加强湾区文化创新问题研究,强化湾区文化一体化意识,引领湾区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和制度创新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的宗旨是,以文化创新研究为基础,整合各成员的有效资源,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交流、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与产业实操的有效结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文化创新实践提供并积累有益经验。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的发起单位共有18家,范围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组织。作为发起单位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的新锐力量,先后获批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省文化产业与新媒体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和深圳市文化产业教学培训和科研基地。文化产业研究院根据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要,立足改革开放前沿,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深化文化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构建学术平台”的宗旨,在文化科技融合与新兴文化业态、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深圳大学 去年9月,深圳大学出台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目的在于把深圳大学建成文化自信的排头兵、文化立校的典范、城市文化的风标和先进文化的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的成立,既是响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积极推动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倡议,同时也是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落实《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主要精神所开展的重要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发起单位 编辑:吴浪菲 陈蓉 胡娜 柳青 徐嘉敏 黄子琪 摄像:潘道远 周钰愉 责编:宗祖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