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隐藏在故宫600多年的“巨蛇”,从南到北,见证了故宫的兴衰

 风吟楼 2019-06-02

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传承不绝、生生不息的强大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山河变迁,依旧活跃于华夏大地上。而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华夏大地上发生了非常多传奇的事迹,也诞生了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以及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灿烂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民族传承千年的底蕴所在。而到了如今,这些文化依旧能活跃在大家的视线中,除了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之外,还依托于一些古籍、古建筑。而说到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家都能随口说出几个,像长城、明孝陵、颐和园、天坛等等。但要说到最具有代表性,且最具有艺术价值的,还是要数北京城的故宫。

故宫作为明清时期,皇帝们居住的场所,有着非常富丽堂皇的装饰,精妙绝伦的设计,还包含了古代人们的智慧。据说,在故宫之中,还藏匿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巨蛇”,自故宫建立之初,就已经存在。到了如今,已有600多岁,见证了明清两朝的兴盛与繁荣,同时也见证了故宫的衰败。

首先,故宫始建于明朝时期,是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所建。对于明成祖朱棣,大家都知道,他是通过夺了侄子朱允文的皇位才成为的皇帝,而后把明朝的京城从南京迁移到了北京。而在那个时候,故宫还被叫做紫禁城,是明朝政治与行政的中心。

之所以朱棣会有迁都的举动,主要还是因为,朱棣在长大之后被封王,就是被封在了北京,所以朱棣是对北京最为熟悉的人,也在此经营了多年。再加上,北京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所以朱棣才会选择迁都北京。而且,朱棣在迁都的时候,还留下了一句“天子守国门”的豪言壮语。

而到了明末时期,天下爆发了起义事件,闯王李自成带兵攻破了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殉国,明朝也随着灭亡了。后来,清军入关,从起义军中接过了胜利果实,入住了紫禁城。因为当时清军的根基不稳,于是便沿用了明朝的皇宫,并在后来的日子里,对故宫进行了修缮,才有了后来的模样。

其中,一直存在于故宫中“巨蛇”,实际上就是故宫里的一条人工河。这条河在故宫创建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而后一直保留到了现在。而之所以会称呼这条河为“巨蛇”,主要是因为它几乎从南到北围绕了整个故宫,就像是一条蜿蜒的蛇,盘踞在故宫周围。而且,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金水河。

那么,为什么古人要在故宫中修这样一条蜿蜒的河流呢?其实,这主要是为了防范火灾。因为,古代的建筑,大多都是采用木头,而且古人在夜晚时分,都习惯用蜡烛、灯笼来照明。所以在一些空气干燥的季节里,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如果,在火情发生后,不能得到控制,木质结构的建筑便会被点燃,最后会导致整个故宫毁于一旦。但是,如果有了这条河,就可以在火灾发生后,即使扑灭它,同时还有着美观的作用。

所以,从这个细节之中,我们就能发现,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习惯“未雨绸缪”的思想和性格,喜欢防范于未然,将一切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不得不说,虽然古代的科技没有现代那么发动,但是古人的智慧,比之现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