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玩地摊的捡漏传说,马未都”贼不走空“捡到上千亿身家!

 少东家86 2019-06-02

古玩市场越来越商业化,像以前的那种守着老规矩,说着”黑话“的老式地摊文化已经慢慢的消退。买卖虽然愈发的随意,但暗里的规则还是丝毫不变。这里没有真假,只有新老。这里花真货的钱买到仿品也从来没有退货的规矩,是你自己眼力不济,怨不得别人。当然了,花费少量的钱捡到大漏卖主也不能反悔,只能竖起大拇指吆喝一声:真本事!在故事中,总是有各种捡漏的传说,其中最为知名的某过于马未都马爷!

马未都称呼自己的是”贼不走空“!每每一出手,必然是要淘换到点什么东西的。曾经在电视台的镜头之下,他只带了12000元,就在潘家园的地摊上收到了20件老古董,其中有七件都是宋代时期的,这可真是高人高调的捡漏方式。在一般的收藏玩家看来,这么有效率的淘古董方式可不是一般的困难。马未都是靠着常年的实战积累出来的深厚经验,说实话想模仿也模仿不来。

如今观复博物馆数量庞大的藏品,大部分都是马未都年轻的时候收到的。这叫”时间之漏“,靠着时间来沉积财富,当年的古董收过来如白菜价,如今都升值到平常人仰望的地步。收藏的魅力也是来自于此,从几千元升值到数百万。马未都也从一个小小的编辑到如今身价千亿的大藏家!他捡漏的故事每每也激励着无数的藏友前仆后继,期待着自己能成为下一个马未都!

民间也传说着各种捡漏的故事,譬如近来流传的一则趣事。一位老玩家数年前在古玩地摊上,仅仅花了五元钱就买到了一枚西夏的珍稀古币。其后一路飙涨,几经转手,从五千、一万一直升值到30万,最后被一位山西藏家纳入囊中。这叫”眼力之漏“,靠的是自己实打实练出来的”火眼金睛“,在错综复杂的地摊上,能以真本事捡到大漏,这就是收藏当中,知识的魅力!

不过尽管我们听说过无数捡漏的故事。但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些大多都是过去发生的,如今能听到在地摊上捡漏的故事,已经越来越少了。能在大部分时间都能买到真品,已经是行内数着的高手。至于以小博大的捡漏,多数玩家都觉得不敢奢望。究其原因,还是仿品的泛滥造成的。

所有地摊小贩基本都有一个共识:老的卖不过新的!因为老的贵,新的便宜,仅此而已。尽管业内都在呼吁存真去伪,千件仿不如一件真。但现实总是在打脸,古玩造假一年的销售额甚至可能比高端拍场的总拍卖额还要高。这些假货被谁买去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就是不会说出来。有的人说地摊上已经无漏可捡,而有的人却声称到处都是”大漏“!

靠着捡漏,还能出现下一个马未都吗?不得不说,难如登天!几乎没有可能了。一方面是早就没有当初那么得天独厚的收藏条件,说白点就是”单纯“的人少了,”精明“的人却越来越多。俗话说文人相轻,在收藏界,藏友们更是互相看不顺眼。”权威“鉴定专家到处在闹笑话,”国宝帮“在肆意串改历史,各种骗局也如附骨之疽让收藏行业常年在阴影当中。对于把收藏当成一个单纯爱好的玩家来说,只想问一句,想好好玩个收藏,为什么那么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