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论原理☆

 穷则思变001 2019-06-02
认识论
第一章 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
一、 认识发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一)自然前提:
人的认识的发生有其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前提。物质普遍具有的这种反映特性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高级猿类的智能活动。人的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能动性的实践。
(二)现实基础:实践
1.以工具性和社会性为特征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决定因素,具体表现在:
(1)实践提出了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产生了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
(3)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4)实践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05选择):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和解决新课题的经验,②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提供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实践的发展拓宽了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着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质上的两种不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注重理论创新。
<注意认识依赖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间接经验比如书本知识仍然来源于实践>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一、马哲产生以前对认识本质的三种认识 P238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这就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有着根本的对立;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阐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和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3.马克思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把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从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认识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也主张反映论,但它离开实践观察问题,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对认识的本质加以揭示,不了解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同时它也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论。
四、创造世界与反映世界 P243
第三节 认识的结构
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一)认识和实践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认识是主客体之间以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识的主体、客体、中介 P244
(二)这种同构性源于实践和认识的同源性和统一性。P244
二、认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认识中的信息通过反映表达出来,反映是信息的交换和接收过程。反映和信息都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一)认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以相互信息为本质特征
客体以信息的形式进入大脑并取得观念的形式,主体对客体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接受和处理。
(二)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1.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
(1)主体能动的选择认识客体和对象。
(2)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和影响,是认识主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3)主体能动的加工感性材料,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认识过程中的选择和建构。<后注>
(5)主体反映结果的差异性。
(6)主体根据实践需要,提出计划、方案和蓝图等。
(7)主体以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事物,“精神可以变物质”。
2.主体的受动性表现在:
(1)主体受制于自身自然属性和外部自然;
(2)主体的认识活动受到客体的制约,①主体不能随心所欲的虚构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设定和选择必须符合客体自身的特性;②认识工具的选择也必须适应客体的性质和状态。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必须以反映和遵循客体的规律性为前提。
(3)主体的认识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包括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精神素质包括认知结构和非理性因素。认知结构制约着认识的目标选择,认知结构影响着处理客体信息的方式和对客体的解释。
(三)在认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除了认识关系外,还包含、渗透着其他多种关系(实践、价值、审美关系)
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被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
2.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王夫之“知行并进”、“知行相资”等都这表达了知行相互作用的思想。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实际上是用知取代行,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颜元重视“习行”、“习功”看到了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决定作用。孙中山“因知以进行”的观点看到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3.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并非表述为“知行并重”。而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第二章 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
第一节 主体观念的把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有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认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
主体反映结构与对象自身结构的一致性是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相统一的客观基础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有统一性的根源:
在于主体和客体内部结构的统一性。主体是感觉器官和思维大脑的统一,客体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比
1、感性认识在内容上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在形式上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在特征上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
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各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表象是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人的大脑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象。在人的表象中,可能会强化或去掉客体信息的某些特征。表象已经具有初步的概括功能。这三种感性直观的形式依次发展,三者都具有社会性。
2、理性认识就内容上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形式上说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就特征上说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理解性。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08选择
(1)是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是同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2)二者相互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3)二者相互渗透,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①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始终受理性思维的制约,这使得不同理性知识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感性认识活动中语言的参与也是理性因素渗透到感性认识中的表现。②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的因素,这不仅表现在人的理性思维要以感性直观得到的信息为基础,而且人的理性思维的运作也要借助于感性形象。
三、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后果:
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工作方法上割裂二者关系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二节 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06选择、07主观题)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认识辩证运动的第一阶段。
2.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上把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性决定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能性,即人们能够通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了认识的复杂性以及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和条件性。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有:(1)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①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理性认识的作用,才能变精神的力量为物质的力量;②只有回到实践中去,理性认识才能接受检验和得到发展。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有:
(1)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2)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3)理性认识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                           
(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性和反复性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并不意味着认识的完成,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认识的循环运动,经过对事物的再认识才能完成。认识反复性的原因有:
(1)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本质和属性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2)人们的认识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限制。
(3)人们的立场、观点等主体因素也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4)就客观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来说,人们的认识运动也是无限发展的。
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与两个统一: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条件下的统一,是一定历史阶上的统一。
3.认识辨证运动的要求:
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无限辩证运动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动力。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4.认识发展与党的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发展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认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体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三章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具有一致性(原因P277-278)
二、思维方法的含义、本质、作用、双重特征 P280
思维方法的实质是主体化或主观化了的客观规律或关系,是理论思维的中介和工具,具有普遍的意义。
三、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得以进行的前提结论是从非演绎法包括归纳得来的,演绎的结果需要归纳来证实和丰富。②演绎又是归纳的前提,归纳得以进行的指导思想往往是演绎得来的,归纳的结果也需要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2.分析和综合
(1)含义:分析是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的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各个部分的属性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综合不是对事物各个属性的简单相加,而是把其内在联系和整体联系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2)特点:都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二者得出的结论都是理性认识。综合的结果是思维具体,相当于建构。
(3)分析和综合的关系: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②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③辩证思维方法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促进认识的发展。
3.从抽象到具体也就是从分析到综合的过程。这里的抽象是指理性抽象,这里的具体是指思维具体。思维具体是多种规定的综合。
4.从分析到综合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求坚持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1)含义:逻辑的方法是指透过对象自然过程中种种表面的、个别的、暂时的现象,从抽象概括的形态上揭示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指从事物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来描述对象的方法。
(2)关系:历史和逻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①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逻辑是修正过的历史,去掉了次要的、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②逻辑的东西具有相对独立性,不需要绝对准确的追随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③逻辑和历史的一致不仅是要和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一致,而且还是要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
四、辩证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丰富和深化2.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P293-294
五、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区别是相对的 (原因 P294)
本章命题重点: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的本质 主体在认识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的实现 综合、抽象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的一致 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本章06、07连续两年出主观题)
第四章 真理与价值
第一节 真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和特征: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和的哲学范畴。真理是认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其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客观性的表现和原因:
(1)真理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就同一确定的对象而言,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是“一元”的。真理一元论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辨证关系 05选择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有不以人的意志的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人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这一点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①任何真理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形式,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规律的反映。②每一真理都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的认识,在广度、深度以及进程上都是有限的。
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联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并不是两种真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联结,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不存在纯粹的绝对真理或相对真理。①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
真理的绝对性中有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通过一个个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一方面相对真理性的认识所包含的绝对真理的颗粒在增加,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在数量上也日益扩大。
(4)坚持真理的绝对性才能坚持真理,坚持真理的相对性才能发展真理。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就会陷入怀疑主义和诡辩论,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就会导致把真理绝对化,看不到真理本身的运动和发展。
(5)坚持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三、真理的具体性(06主观题)
1.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具体条件下的主观同具体条件下的客观的一致。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对象和条件,其之所以能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是因为真理性认识在外延上有精确的限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真理的具体性表明真理不是抽象的,离不开具体的条件,体现了真理和条件的联系。
3.怎样认识真理的具体性: (要运用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深入理解真理的具体性)
(1)具体的真理总是同具体的条件联系在一起,受到具体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要具体分析真理适用的条件;
(2)真理适用的条件是历史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真理性的认识应随之扩展和推移,即真理是历史的;
(3在得出真理性认识时要全面考察真理适用条件的一切方面及其本质联系,而不是抽取其中一个方面或只根据一个或某些方面就得出终极认识,即具体真理应该是全面的。
四、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06选择)
1.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
(1)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和的哲学范畴。真理具有两种构成要素,即客观和主观,因此纯粹主观或纯粹客观都不可能构成检验真理的标准。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即个别的实践都包含有普遍的意义,一次实践能够做到的,在同样条件下的实践必然会重复的加以实现。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即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能够把主观性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变成结果并加以检验。
2.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①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有其它标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凡经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新的实践只能丰富它,完善它,却不能推翻它,③即使一时的实践还不能对认识作出检验,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对之作出检验。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是指每一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其局限性。①每一历史阶段的实践都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②即使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性认识仍要接收新的实践的检验。
第二节 价值
一、价值的含义与特点
(1)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物质的或精神的)以其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2)价值是主客体的一种关系,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价值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
(3)价值体现了人的能动性,价值总是与人的超越性联系在一起,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社会存在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存在。
二、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
1.价值的客观性:①价值必须以客体属性及规律为基础,②主体的需要受到实践和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社会物质生产决定着需要的内容和满足的方式,也是客观的。
2.价值的主体性:①在人的需要是价值关系的中心,某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②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③价值主体的个体性和价值主体需要的全面性和多维性;④价值的时效性。
3.价值的主体性以价值的客体性为基础。
三、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06主观题
1.价值评价的含义: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内在主体尺度,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合理价值评价的两个要求:一是对客体属性、状况、规律的正确认识,一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人,考察主体的需要必须从主体的社会性入手。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根本尺度。
四、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06主观题
1.价值选择(价值取向)。
(1)价值选择不是任意的,受到主观条件(功利、情感、道德、审美,主观条件又是受到社会性制约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社会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制约。
(2)价值选择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2.价值的实现
(1)含义:是指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
(2)途径: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②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一、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的对立:①真理侧重于客观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原则;②真理强调条件性原则,价值强调目的性原则;③真理强调统一性原则,价值强调多样性原则。
2、二者的统一:①二者相互贯通,一方面互为前提,另一方面互相适用;②二者相互引导,真理和价值之间发生着从真理走向价值和从价值走向真理的辩证运动;③二者的检验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实践。
3、真理和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统一,②二者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③真理和价值本身都是具体的,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人的全部价值需求。④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二、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就是真理和价值矛盾运动的历史
附:认识论及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及意义 08选择
1.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认识论的运用。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体现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