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略按:紫癜看似可怕,但只要认清病因,理清思路,治疗起来就容易了。卢恩敏大夫辨证准确,处方用药灵动,没有照搬,这都得益于对《时病论》《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的精心研究。 中医与西医,对过敏性紫癜这一临床常见病的认识角度完全不同,治疗也完全不同。 由于本人一直在医院儿科,见到的都是西医的诊疗思路,诊断分型为皮肤型、关节型、肾型、腹型,治疗少不了激素及一些抗过敏药物。 通过两年多的中医学习与实践,特别是听了唐老师对《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时病论》的精心讲解,让我对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充满了信心,给我临床提供了更广阔的诊疗思路。最近治疗的一例过敏性紫癜,又让我感慨颇深。 让我们还是从中医角度的认识一下过敏性紫癜吧 本病与外感风热、饮食失节、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主要由于痰湿热体质,外感风、热、湿、毒等外邪,或食鱼、虾等腥腻之品,酿成湿热; 或被毒虫叮咬,虫毒浸淫,以致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 亦可因寒邪外侵,内滞于血脉,脉络损伤而致。 本病以实证者居多,虚证者较少。 风热毒邪是常见的病因,并可使病情加重或导致疾病复发。 病初多为热伤血脉,稍久则以瘀血阻络多见。 经久不愈者,常耗伤阴津气血,而见阴虚、气虚、血亏之证。 以下是一例典型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 男童 生于2014年 初诊:2019-5-1 过敏性紫癜 皮肤紫癜3天,外院曾服中药颗粒剂无效,之前有感冒病史,咳嗽,有黄白痰,觉腿痛不太敢走路,关节尚无明显肿胀,大便稀,尿黄。 查体双下肢较多紫癜,斑块。 舌红,尖有朱点,苔白腻。 脉浮滑数。 诊断:脾胃痰湿,外感风热,治以凉血解毒,清利湿热。 处方: 银花10 连翘5 蒲公英5 地丁5 丹皮5 赤芍8 藿香5 杏仁5 枇杷叶6 白豆蔻5 桔梗5 生薏米20 淡竹叶6 滑石块30 苏叶5 生姜两片 三剂 同时嘱注意清淡饮食,尽量卧床,少运动。 服药一剂后家长反馈: 二诊:2019-5-4 5月1号,由于就诊途中走路偏多,劳累,当晚膝盖脚踝肿痛较甚,服药后,皮疹逐渐减少,5月2日关节肿胀即明显消退,但5月3日患儿跑跳不忌,复诊又见有新出,仍声咳,有痰,大便偏稀。 舌红偏白腻。 脉偏滑,不数。 处方: 银花10 连翘5 丹皮5 赤芍8 藿香5 茜草炭5 杏仁5 紫苏子10 枇杷叶6 桔梗5 生薏米20 炒白术8 茯苓8 淡竹叶6 滑石块30 甘草3 三剂 服药第三天,斑块见退: 三诊:2019-5-7 声咳,有痰,脚踝及手腕肿消,皮疹仍有新出,大便稀。 舌红,苔偏白腻。脉滑。 处方: 银花10 连翘5 丹皮5 赤芍8 茜草炭5 杏仁5 浙贝母8 枇杷叶6 桔梗5 生薏米20 炒白术8 茯苓8 滑石块20 干芦根20 甘草3 三剂。 服药七剂后,斑退明显: 四诊:2019-5-11 偶咳,少痰,双下肢又散瘀斑点,昨天活动偏多,大便稍稀。 舌红,不暗,苔薄白略腻。 脉软滑。 处方: 藿香5 佩兰5 丹皮5 赤芍8 茜草炭5 杏仁5 陈皮3 法半夏3 桔梗5 炒薏米20 焦神曲6 炒白术8 茯苓8 干芦根20 炙甘草3 三剂 五诊:2019-5-16 服药第二天因去野外,曾出荨麻疹,后自行消退。5月15日自己玩一天,皮疹又反复,有痰,咳嗽。大便已不稀,尿不黄。 舌红,苔薄白。 处方: 银柴胡6 防风5 乌梅5 五味子6 藿香5 丹皮5 茜草炭5 杏仁5 陈皮3 桔梗5 炒薏米20 炒白术8 茯苓8 白茅根20 炙甘草3 三剂 五诊后,患儿皮疹完全消退,关节肿胀未再发作。 (用药需辨证论治,文中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由于是4岁多男孩,相当好动,治疗期间,脚踝疼稍好,就蹭蹭跳跳,要是孩子能减少活动,病程或许会缩短。但家长能坚持熬药喂药,小孩能坚持配合服药,已是相当不容易的事了。 期间,也曾连续化验两次血尿常规,血象有偏高,白细胞值一万四千多。二诊时已基本正常,尿常规未曾发现尿微量蛋白。 孩子基本是顺利痊愈,值得庆幸! 从这例小病人我得到的启示就是,看似可怕的病症,理清思路,采取有效的辨证论治,症状就会迎刃而解!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确是另一很好的治病法门! 同时再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力克我习惯的西医思路!中医真是太强大了! 再次感谢唐略老师,唐文奇老师的中医无私传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