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觉察。作为当事人,我们对于当时的情绪可能是无法控制的,但如果事后,我们对于情绪多了这份觉察,去分析哪个是我们第一时间的情绪,哪些是我们对情绪的过度反应,这些过度反应的情绪背后有什么样的思维?这些思维是真实的吗?有了这份觉察,我们就会多个角度去想问题。 第二步是接纳,人们往往能够接受高兴的事情,但是对于失眠的焦虑、被人否定的难过、亲人过世的悲痛、夫妻不理解的愤怒和急躁等是不愿意去接纳的。事实上,大自然的万物都是有阴有阳的,人们的生活也是,但我们要知道的阴阳的多少是不由我们个人意志所主宰的,因此,生活给你什么,你都要接受,我们不仅要接受好的事物,更要学会要一颗平常心去接受生活中那些不如意。 第三步是改变,抗拒的结果是我们的伤害不断扩大,而这种伤害就不仅是事情本来的伤害,更多的是自己过度反应之后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而改变是建立在接纳的基础上,做出的建设性行为。 在心理咨询中,有不少病人和我说,医生我知道我要改变,但是我就是改变不了。其实,改变这件事就类似于愚公移山,或者是滴水穿石,不能够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