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先生茶室 | 空间叙事中的传统与当代

 涤砚堂 2019-06-02

这是一间没有茶具的茶室,却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沉浸体验。在有限的空间,中西交汇,古今纵横,以有观无,以小观大,呈现理想的人生景致,探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无用之用」的现代茶室是主人的性灵归属地,通过养眼以养心,重要的是使用器的非使用性,即艺术性,以及审美格局,而并非过度关注形式,应该要求人的本来自我。

茶室并不是流于形式、带有东方标签的表象化设计符号,而是体现从物质到精神转化和提升的空间概念。传统是艺术的根基,茶室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具象体现,而当代艺术是「正在发生的艺术史」,缺一不可。

场景中每一幕都是刘山理想生活的样子。器物和人一样,总是不停变换面貌,形态各异,或趋其繁,或从其简,在平衡中不断进化,自我调整。繁简之间,去向何方,并无人给出标准答案,就如询问时间有没有尽头一样。

人们囿于范式的生活,艺术就是对庸常的僭越。「山先生茶室」里的茶,只是一个线索,它所链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蕴含在艺术作品中。这些作品元气丰沛,人性神性兼具。

山先生是一个平台,他认为喝茶的概念和空间的概念如出一辙,都是从无到有,自我提升的过程。透过茶的脉络,把视觉、空间、时间结合,形成一种美的记忆。人类对美的记忆是愉悦的,就像幼时对自然荒野的记忆,驱动了艺术创造,器物表达人的审美是它的命运,而茶室就是主人对性灵深处美好记忆的重建。

山先生从书房到茶室,始终是一个媒介,而不是创建既定的模式。展览的意义在于:模式创建不是问题,问题是缺乏多元性,生活少了很多兴味。心缺乏观照,就无法提升自我认知,自我维持,达到安宁与平和的境界。

从无书的书房到没有茶具的茶室,用与无用,在这里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内心,用看似生理的直觉,去解决艺术融入生活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走进这个开放的世界,自足的世界。

在打破和建立中,融合传统和当代艺术范围内的多种形式,以全新的方式回应时代与自身的命题——回到「人」的原点。「山先生茶室」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把人、空间、器物嵌入心斋,让生活的气象盛大绚烂。

未来,重要的不是模式的仿制,而是创造自己的风景。

| 空间:伍拾伍号院子艺术空间 |

| 撰文:吴月华 |

| 摄影:山外文化 |


“山先生茶室”,是中贸圣佳2019春拍的一个专场,是场景式的展览,更是一场集空间之维、审美之维、思想之维的实验戏剧。诚邀诸君赏鉴!

山·悦——山先生茶室

中贸圣佳2019春季拍卖会

Lot 5001-5158)

/ 现 场 电 话 /

86-10-85135700

/ 预       展 /

2019年6月5日-6月6日

10:00-18:00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內大街9号)

/ 拍        卖 /

201967日星期五09:30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 二层多功能厅C


 文人空间读者福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