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诡道世界之:沉重的枷锁——大革命时期的术士悲歌 吕泰1

 为什么73 2019-06-03

我在2009年的秋天,写过一个小说,叫做《光明志》这个小说纯属虚构。但是其中有一个地名是真的,那个地名叫做七眼泉;有个阵法是真的,那个阵法叫洪水阵;有一个人物是真的,那个人物叫吕泰。

是的,那个时候我很想写一个不为普通人所知的传奇人物——吕泰。写了五万字,我删了。原因无他,写得惨不忍睹。

作为我自身对自己创作的定义,我认为是自己还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在十年前,我刚刚开始创作,写作技巧生涩的阶段,无法驾驭一个完整的虚构题材故事。我只能选择放弃,但是写关于吕泰的事迹,在我心里一直没有忘记。

半年后,我开始在天涯上连载《宜昌鬼事》,开始告诉大家,是有一批人,在世人的眼中是看不见的,只能从只言片语和坊间流传的故事里,略知一二,他们的身份是术士。

我依然没有写吕泰,可能是第一次尝试写吕泰的失败,是一个巨大的挫折。导致我一直有意无意的避免提起此人。

我把人物放在了吕泰的后人身上,也就是诡道的一百一十七代金盛和赵一二,一百一十八代王鲲鹏、徐云风、金仲身上。

即便是后来《八寒地狱》、《大宗师》,我都刻意的跳跃过了吕泰这一批人的状态,只是在《大宗师》里,稍稍提及了一下回忆。

但是六十七年代,是中国民间术士最为沉重的一段历史,他们的际遇不能被我们抛弃。

这一时期,术士的整体命运,是一曲悲歌,庞大而繁复,远超过了我写《宜昌鬼事》的原型人物时期的遭遇,写鬼事是我找了一个相对轻松的节点,来开始对术士命运的探讨,是一个讨巧的行为方式,并且我觉得我选择的方式,应该是正确的,至少从现在看来,是的。

时隔十年,在我创作故事的灵感枯竭之后,我现在决定用非小说叙事的方式,交代一下吕泰,以及吕泰同时期的术士的那段沉重的历史。

吕泰的生卒年月不详,她师父我也并不清楚。只知道她的上一代跟上海的一代豪杰陈其美有点关系。吕泰、古赤萧之前一两百年,诡道传承是没有记载的,诡道的在这段的谱系中,只干瘪的往上记载了第一百一十五代、一百一十四代、一百一十三代……没有名字,只有时间,上溯到叶天士为止,才有名字出现。

谱系里没有陈其美的名字。

我曾经考证过,陈其美到底是否诡道的人物,开始我一厢情愿的认为是肯定的,是因为某种原因,陈其美的名字没有录入谱系。后来根据更多的线索,发现我错了。陈其美的确不是诡道的门人。

我当时有点失望,陈其美是我不太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跟早期的国民党渊源很深,我现在复述的是术士的稗史,就不涉及政治。

只提一下,宋教仁遇刺的事件,陈其美无法摆脱干系的。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陈真,听说也借鉴了陈其美的部分经历。

这两点我就不展开了,大家要么去看历史书,要么打听一下传闻,各种说法都有。

不过有一点是能确定的,陈其美曾经在古赤萧少年的时候,跟古赤萧接触过。随后古赤萧去了南洋。

我提出陈其美,只是想告诉大家一点,古赤萧能够成为诡道门人,一定是跟陈其美有点关系。

关于陈其美跟术士世界的关系,我也只知道这么多。

我主要说的还是吕泰和古赤萧。

关于古赤萧和吕泰在解放前的事情,留着后面再讲。我们从张光璧出阴的大事件开始说起。

吕泰是金盛和赵一二的师父,金盛拜师较早,应该在建国前后,金盛在阻止张光璧出阴术士比拼的时候,还是一个青年,学艺并不久。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术士间较量,对峙的双方,都是当年中日术士石牌决战的参与者。本来同生共死的几个术士门派,在击败了同断之后十年左右,却又刀兵相向。

这一场争斗,拉开了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术士悲凉境遇的帷幕。从此术士的世界,从辉煌走向了长达三十年的没落。

而吕泰,就是这一段历史的核心人物。偏偏这个核心人物,并没有亲自投身到这场残酷的斗争中来。

因为吕泰和古赤萧之间一直保持某种默契和联系。

古赤萧需要吕泰的存在,古赤萧要掌控术士的动向,需要一个能够信任,并且地位显赫的朋友,这个人只能是自己的师兄吕泰。

而吕泰也默认了这点。作为交换,吕泰始终保持在一个独立的状态,但是她有徒弟,金盛一直活跃在术士的江湖之中。参与了几乎所有的事件。

这是一条隐藏在水面之下的人物链,以诡道为线索。

金盛一直在吕泰的支持下,在民间游历,不断的去以诡道的名义处理民间的神秘事件,几年间就成就了名号,被术士尊称为“金旋子“。

吕泰却只是一直在暗中支持,冷眼旁观,这是术士世界开始没落的起点,却是诡道中兴的年代,因为其他的术士门派,没有吕泰和古赤萧这条线索和关系。

现在我说一下近现代的中国的术士最大的几股势力和发展状况。

张光璧本来是天下术士的执牛耳者,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术士的世界虽然在抗战之后,达到了兴盛的巅峰,却已经有了开始衰败的迹象。这一点,古赤萧很早就看明白了。

而古赤萧被提醒得更加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古赤萧就已经和一号掌门建立了从属关系,一生都追随着一号掌门,跟随一号掌门。一号掌门是一个能看到身后百年的大人物。他们之间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布局。

抗战时期,古赤萧统战了张光璧,不惜说服了孙家给张光璧提供支持。这一点,实际上是一号掌门和毛人凤之间的协议——国家危难,大敌当前,就需要大家抛去门派见的龃龉,共同抵抗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侵华术士同断。

抗战之后,张光璧的教众势力遍布天下,如日中天。但是被毛人凤设计陷害,撕毁了张光璧谋求的地位和身份,坐实张光璧的汉奸身份,准备抓捕审判。导致张光璧假死入阴。

可是张光璧的追随者依然人数众多,这些术士对张光璧保持忠诚。

在张光璧蛰伏的这几年,毛人凤跟着国民党败退到了台湾,毛人凤失去了对中国大陆术士的控制。虽然龙虎张天师也到了台湾,也挡不住大势已去。

张光璧的势力,虽然还是最为庞大,可群龙无首,都只能等待着张光璧的复出。

这几年,一号掌门和古赤萧多次招揽收复张光璧的属下,也有所收获,但终究无法动摇张光璧门派的根本。

因此一号掌门和古赤萧只能做出了无奈的选择,那就阻拦张光璧出阴,然后将张光璧门下全部加以剿灭。(具体可以百度一下“会道门”,就知道当年的事情。)

毛人凤的根基来源于哥老会和三合会(这些门派本就是术士把持的民间组织,中国旧社会的黑道组织也是来源于神道崇拜,术士的基础不可或缺。)在解放战争之后,这一股势力,几乎随着会道门的事件被摧毁。这是一个误差比的打击,只要是没有对一号掌门表示忠诚的术士们,很难逃脱被清洗的命运。导致这一批主流术士,最后能够代表的人物,只能在海外勉强立足。并且他们因为毛人凤对张光璧反复态度之后,也很难在台湾活动。直到几十年后,台湾当局才与他们达成和解。

如今张光璧当年的组织,在台湾是合法组织,并且影响力开始散播到东南亚。

这一股势力,五六十年代在海外发展的时候,也被一号掌门分化,一个重要的堂口,被一号掌门统战,这个堂口,叫致公堂。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海外力量。

因此中国术士的会道门势力,就此告一段路,从大陆上连根拔起。只有少部分还在大陆忍隐,等待着历史的轮回。

但是他们想错了,这一次历史的车轮没有反复的在原地踏步,而是一往无前的走向了新的世界。他们成为了历史车轮碾压的牺牲品,可惜他们当时一直都不明白。

术士的世界不能左右历史,只能顺应历史。道术和法术,只是术法,而在术法之上,帝王术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

中国近现代的帝王术,以石生破玄武而告终。清朝灭亡,化外的女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中国回到了五德流转的运势之中,朱雀运势兴起,北洋水运昌盛,一南一北争雄。北水杀南火,因此项城一统天下,医生流落。但是袁项城青蛙受天命,不可长久。随后分崩离析。横介懂得运势,以玄武取代朱雀,勉强收拾残局,如果不是日本搅局,横介以玄武天命,能够安定江山,亦未可知,但是历史不能假设。玄武横介知道天命土克北水。一直耿耿于怀,玄武横介的字号有个“石”字,证明他是洞悉其中的。但是中华的天命,已经即将水过千秋。玄武横介开始以为水生木,以为木将代水,因此所有的方向看在木之东方威胁。

却不知道天道运转,有时候是相生,变局之时,就是相克。

石生破茧而出,天命所归,生西方金而加持天命。中央土破北水,已经不可挽回。

这一点在二十年代,一号掌门和古赤萧已经看得明白。

现在网络上都说某人是历史穿越者云云,其实只是古赤萧在一号掌门的点拨之下,懂了中华五德运势的道理而已,也就有了数次关键正确选择的信心。

石生土破玄武北水,这就是帝王术。这是中华天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可惜懂这个道理的术士,只有区区不过三人。

这就是帝王术,帝王术只用阳谋,阴谋不得决策庙堂之上,因此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仍旧需要术士来运转阴谋。

一号掌门和古赤萧就是中华近现代的术士执行者。

上面多说几句,稍稍解释一下帝王术和术士道法之术的区别高下。也交代一下大历史的背景。

接着上面说,石生天命所归,天下一统,当年的哥老会衣冠道玄门的势力,已经被一号掌门化解。张光璧出阴,在古赤萧联合彩戏师孙家的联手之下,无法借尸还魂,已经不再构成威胁。

但是一号掌门和古赤萧的手段,仍旧引起了大部分术士的警觉。察觉到一号掌门和古赤萧的手段似乎仍有余力,有进一步的作为。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甚至石生天龙也感受到压力。

于是鲁廉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鲁廉生,术士道名鲁帘生。在受命之前,与张光璧千丝万缕的关系。

鲁廉生出头,开始缓慢化解一号掌门的术士势力,首当其冲,就是把古赤萧从高位上挤压。古赤萧以冥战之功,位列十大柱石,本就是被诟病,勉强得了末位。

根基并不稳固,因此被鲁廉生打压,并不意外。

于是一号掌门辛苦培植的术士天下,一分为二。就有了这段时期术士天下三分的倾轧缘由。

今天暂时到此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