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SCO 2019】王殊教授:T-DM1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新探索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6-03

ASCO 2019

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即将拉开帷幕。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为患医治,以患为师(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我们由此可以充分体会,全世界临床肿瘤学家对于患者的关爱之情及谦卑之心。

作为临床肿瘤学界最负盛名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全世界共约32,000名肿瘤学家,将汇聚于芝加哥麦考密克(McCormick)大厦,分享近一年来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交流诊治经验。

本次年会将有超过2400篇研究在会议现场进行报告,《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仍将一如既往奔赴会议现场,携手参会的中国专家代表,为您带来第一手的会议现场报道,精彩不容错过!

美国 芝加哥 6月3日 

Hall D2

在当地时间6月3日上午进行的“乳腺癌(局部/区域/辅助)”口头报告专场,将报告研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对比化疗联合T-DM1及帕妥珠单抗在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差异——KRISTINEⅢ期研究最终结果”(摘要号500),“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对比T-DM1单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瑞典PREDIX HER2研究结果确定了新的潜在降级标准?(摘要号501)”以及“HER-2异质性做为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因子——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摘要号502),本报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针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点评。

王殊教授

研究一

题目  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差异——KRISTINEⅢ期研究最终结果

研究简介

KRISTINE是一项在HER2阳性早期(II-III期、T>2 cm)乳腺癌患者中开展的III期、随机对照新辅助临床研究,旨在比较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试验组:T-DM1+P)与多西他赛、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对照组:TCH+P)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差异。该研究共入组444例患者,试验组223例,对照221例,两组患者完成6周期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浸润性癌残留>1 cm/LN+推荐接受至少4周期含蒽环的辅助化疗,对照组无论病理完全缓解(pCR)与否,均不接受辅助化疗,HR阳性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2周期与新辅助治疗相同的靶向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pCR(ypT0/is,ypN0)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保乳率、生活质量、副反应以及无事件存活(EFS)、无侵袭性疾病存活(iDFS)、总生存(OS)等。2017年发表的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的pCR率显著高于试验组(55.7% 对 44.4% P=0.016)。本次的ASCO会议报道了该研究的生存数据结果,中位随访37月,对照组的EFS优于试验组(HR = 2.61);试验组15例患者术前局部区域进展,而对照组无进展患者;两组均有11例患者术后浸润性癌复发;对照组≥3级的副反应高于试验组(67.6%对31.8%)。

专家点评

传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仍然是当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

 KRISTINE研究是首次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使用T-DM1替代传统化疗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项研究的设计很符合当前治疗趋势,目前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仍然是标准治疗,但近些年来,相关研究更多的是在探索不同靶向药物联合的加法及化疗的减法。KRISTINE研究拟探索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相比于传统化疗联合双靶治疗(TCH+P),换用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能否获得更高的pCR率。在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者预估对照组pCR率为60%,预期试验组pCR率可提高至75%,但数据结果显示pCR率与研究预期结果恰恰相反,相比于传统化疗而言,试验组的pCR率不及对照组。本次ASCO会议报道的中位随访37月的数据结果表明,TCH+P组的EFS优于T-DM1+P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试验组15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了疾病进展(6.7%对0%),6.7%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中疾病进展,这样的数据结果在目前临床诊疗中似乎难以被接受。尽管现有的随访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浸润性癌的复发率尚未见差别(5.0% 对4.9%),但这可能与试验组非pCR的患者术后接受了蒽环类药物的补救化疗有关,而且,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3年的生存数据结果尚需进一步随访验证。此外,该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中达到pCR的患者,3年iDFS均优于非pCR的患者,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尽管试验组在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结合KRISTINE前期公布的pCR数据结果及本次会议报道的生存数据,传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仍然是当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

研究二

题目  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对比T-DM1单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瑞典PREDIX HER2研究结果确定了新的潜在降阶标准?

研究简介

该研究是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旨在探究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对比T-DM1单药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该研究入组了18岁以上,瘤灶>20 mm或腋窝淋巴结阳性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组(DTP组)和T-DM1组,分别按照上述方案行6周期的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后接受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化疗、1年曲妥珠单抗治疗及内分泌治疗。

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为pCR,最终190名患者纳入分析。已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最终45.3%的患者实现了pCR,其中DTP组pCR率为46.4%,T-DM1组为44.1%(P=0.75)。所有入组患者中,共62.6%为激素受体(HR)阳性。HR阳性的患者中35.3%获得了pCR,其中DTP组HR阳性患者pCR率为35.9%,T-DM1组为34.6%(P=0.87);HR阴性患者中,总pCR率为62.0%,其中DTP组HR阴性患者pCR率为66.7%,T-DM1组为57.9%(P=0.45)。

严重不良反应(3/4级)的发生在DTP组和T-DM1组分别为68例和16例,其中发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在两组分别报道26例和3例。此外,还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T-DM1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DTP组。

总之,此研究结果显示了TDM-1单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可以获得与化疗联合曲妥、帕妥双药靶向治疗相似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更少。这提示,对于一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来说,可能存在潜在的降阶策略。

专家点评

对部分无法耐受常规方案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T-DM1单药可能是一种潜在降阶策略。

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层出不穷的靶向治疗药物极大地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今年帕妥珠单抗在我国的正式上市,也标志着我国乳腺癌患者也有了选择“妥妥”双靶治疗的机会。T-DM1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靶向治疗有了更多的期待,III期临床试验KATHERINE研究是2018年SABCS的重头戏之一,其结果显示,新辅助未达到pCR的患者在辅助治疗阶段升阶使用T-DM1,获得了高达11%的DFS获益。

而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面,一系列循证医学的证据将新辅助方案从单靶推向双靶,最终显示“妥妥”双靶+多西他赛的方案可以获得更显著的pCR提升,且观察到了DFS获益的趋势(NeoSphere研究)。在双靶的卓越疗效下,将T-DM1加入新辅助治疗方案也是被众多学者寄予厚望的治疗方案。但KRISTINE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双靶联合多西他赛+卡铂(TCH+P)的新辅助治疗pCR率和保乳手术率显著优于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但后者安全性较好。因此,人们对于T-DM1用于新辅助治疗仍尚有疑惑,且以往研究缺少单药T-DM1组来验证疗效。

此项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缺,T-DM1单药组与多西他赛+双靶组的pCR率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提示单用T-DM1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但这一结果仍需被审慎地看待。一方面,虽然我们通常认为pCR与生存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还需直接的生存数据来验证T-DM1单药是否真的能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或者至少与标准疗法的生存持平;另一方面,此研究入组的患者为瘤灶较大或腋窝阳性的患者,在“妥妥”双靶用于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AFFINITY中,腋窝淋巴结阳性和HR阴性的患者亚组更易从双靶疗法获益,此研究中HR阴性患者两组间pCR率差异达8.8%,而HR阳性患者组间pCR率差异仅为1.3%,提示新辅助治疗也需要对患者亚组进行细分,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之,将T-DM1推广到新辅助治疗可能为时尚早,尚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临床获益。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传统双靶+化疗的标准新辅助方案地位不变,但对于一些无法耐受传统方案的患者,T-DM1单药可能是一种降阶策略,但尚须进一步的研究以筛选出这一疗法最合适的亚组人群。

研究三

题目  HER-2异质性做为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因子——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

背景

对于存在明显HER-2异质性(ITH-HER2)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不加化疗的靶向治疗很难达到彻底消除肿瘤的目的。

方法

研究入组了空芯针穿刺确诊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接受6周期的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肿瘤的两处不同区域进行了穿刺,每处穿刺3条组织。ITH-HER2被定义为在2处共6条组织中至少有1条组织的肿瘤细胞被证实①仅> 5%且< 50%的肿瘤细胞,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或②HER-2基因不扩增。主要研究终点是pCR和ITH 的关系,预先设ER分层。pCR被定义为RCB 0,即在乳腺和淋巴结中没有癌残留。

结果

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共164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入组,有两位退出。在影像测量中,肿瘤中位直径2.8 cm(2.1-3.8 cm);111(69%)例患者ER阳性。8例患者未能持续治疗,有6例是因为疾病进展,另2例是因为药物不良反应。49%的患者达到了pCR(RCB 0),14%达到RCB-I(部分缓解,最少量残留),26%达到RCB-II(部分缓解,中等量肿瘤残留),剩下11%的患者化疗无效,大量肿瘤残留,为RCB-III。65%的ER阴性患者达到pCR, 明显多于ER阳性患者(42%,P < .0001)。约10%(16/157)的入组患者被测出肿瘤细胞呈ITH表现。在这部分患者中,无人达到pCR(RCB-I 25%, RCB-II 25%, RCB-III 50%)。故研究结果到达了主要研究终点,即ITH-HER2与pCR显著相关。而且在ER和HER-2免疫组化2+或3+分层分析中,ITH-HER2与pCR依旧显著相关。

结论

ITH-HER2可有效预测双靶向新辅助治疗pCR,或可在临床用于筛选适合“化疗减法”——仅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专家点评

ITH-HER2有望作为预测双靶向新辅助治疗疗效指标,用于筛选免于化疗的亚组人群。

虽然NeoALTTO,NeoSphere,TRYPHAENA等研究使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理念逐步确立,但我们对更高疗效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这个过程中,仍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除了H+L,H+P的双靶向,是否有更有效的组合? ER的表达是否对双靶向治疗存在影响?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群,是否可以化疗“做减法”,考虑单纯的靶向治疗?来自美国麻省总院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这项前瞻性II期单臂临床研究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首先本研究开发了新的双靶向组合,NeoALTTO 研究证实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双靶向联合化疗可获得较高的PCR率,NeoSphere和TRYPHAENA研究则证实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成为双靶向联合化疗的更佳搭档。由于TDM1有着独特的细胞毒作用,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杰出表现,使它成为双靶向治疗的又一种子选手。本研究入组的都是II-III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近一半的患者达到了pCR(RCB 0),虽然该研究为单臂研究,但仍提示TDM1+P这种新组合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其次,在当前化疗“做减法”需求高涨的背景下,寻找有效的指标,挖掘可完全受益于单纯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同样是我们面对的挑战。异质性是肿瘤的固有特性,也是可能影响药物治疗疗效的潜在原因。根据新辅助化疗开始前对肿瘤多处多次的空芯针穿刺,研究者确定了大约10%的HER-2阳性患者呈ITH表现,并且发现这部分患者无一人达到pCR,这提示ITH-HER2可能是造成靶向治疗疗效不佳的一个原因,从而可以将ITH-HER2作为预测双靶向新辅助治疗疗效的指标,特别是用于筛选对于双靶治疗敏感而可以免于化疗的亚组人群。

(研究一)作者 | 王朝斌 王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二)作者 | 张舒玮 王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三)作者 | 王思源 王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