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量横盘”怎么办,看懂你的投资就成功了一半!

 樱桃沟通 2019-06-03

成交量分析铁律

量价结合分析法是一种将价格走势与成交量变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盘面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数据——价格与形态,因而,相对于K线形态分析方法来说,量价结合分析法的实用性与准确度都有所提升。

价格走势很重要,它是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也体现了多空力量的转变。除此之外,成交量也十分重要,美国著名的投资专家格兰维尔曾经说过,“成交量是股票的元气,而股价是成交量的反映罢了,成交量的变化是股价变化的前兆。”

在结合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利用量能形态的变化,就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多空力量的转变,进而把握中短期内的高点与低点,实现成功的交易。

成交量的表现形式1)缩量:缩量是指市场交投表现为相对比较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认同度较高。而它一般是与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较而得出的一个增减概念,也包含有横向缩量、纵向缩量、单日缩量和阶段性缩量的概念。

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界定当日成交量低于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为缩量。如果当日成交量低于或高于前一日成交量10%以内,则称之为平量。对于前日换手率原本就很大,如换手率10%以上,而今日成交只是缩小了10%,但绝对换手仍较大,那么,这种横向放量一般不能简单地称为缩量,只有纵向缩量至日换手率在3%以下才有意义。

缩量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造成:一是大部分人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出,少有人买进;二是大部分人看好后市,只有人买进,而少有人卖出。缩量往往发生在上升中途的回调末期、上涨尾段,以及股价下跌的中后期。一般下跌趋势中的缩量阶段,往往意味着股价仍未见底,轻易不能进场抢反弹。

(2)温和缩量:温和缩量是指市场交投表现为逐渐走向清淡,市场人士对后期走势分歧在减少,认同度逐步趋同。具体表现为,当前面放量之后,成交量逐渐依次缩小,在K线图表的成交量指标柱状线上出现一个个逐渐缩小,类似下台阶式“阶梯状”的缩量形态。

温和缩量往往发生在第一、二波上升之后回调过程之中、连续上涨的末期,以及下跌初期和末期。如果在股价第一波放量上升后,逐渐缩量回调,则在调整末期是低吸介入的好时机,再次放量上涨攻击时,是较好的追涨时机;如果在连续上涨的末期,股价上扬,而成交却逐渐缩小,说明上涨动力开始衰竭,市场跟风不足,转市很可能就在眼前;在下跌的末期,当前面出现放量杀跌之后的逐渐缩量下跌,此时,说明了场中抛盘在逐渐减少,做空动力在衰竭,转市逐渐来临,是分批进场的时机。

(3)地量:地量是缩量的一种极端表现,指市场交投极为清淡,成交量创出较长时段内的最低水平,说明了绝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认同度非常高。这往往是因为市场人气十分低迷,交投极为不活跃,或者某只股票被主力机构高度控盘,其他人无法参与所致。地量可以分为近期地量、历史地量、阶段性地量,具体在日K线、周K线、或月K线图中体现明显,一般在股价即将见中长期底部时出现居多。股市中有句谚语:“地量出地价”,出现地量之后往往是意味着中长线买进时机的来临。同时,实战中地量只有在日换手率在0.5%以下,以及周换手率在在2%以下的地量才有意义。

(4)放量:放量是指市场交投表现为开始活跃,投资人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对后期走势认同度降低。放量往往是与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较而言得出的一个增减概念,也包含有横向放量、纵向放量、单日放量,堆量等概念。

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界定当日成交量高于前一日成交量10%以上为放量,再细分可为温和放量、巨量和天量。对于前面换手率原本就很小(1%以下),而今日成交只是放大了10%,但绝对换手仍较小,那么这种横向比较放量一般不能简单地称为放量,只有放量至日换手率在3%以上的纵向放量才有意义。放量往往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趋势明确后形成的追涨杀跌,以及上升、下跌尾段投机人心态浮躁的时段,一部分人看淡后市,纷纷把股票卖出,另一部分人却看好后市大笔吸纳。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缩量来而言,放量存在有较大的虚假成分,控盘主力机构可以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大量,引诱不明真相的投资人上当。

(5)温和放量:是放量其中的一种形态,一般指在前期市场低迷,出现持续缩量之后,成交量出现连续温和放大,与前面的缩量和出现突然巨量呈现明显区别。K线图表上的成交量柱状线出现一个个逐渐增大,类似“阶梯状”的温和放量形态。温和放量往往是指当日换手率都不很大,一般在5%以下,但是又明显比前面的缩量阶段要持续放大的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