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雨纷纷,祭奠我们那些即将消失的古建筑文化

 江山携手 2019-06-03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二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品鉴中国古建筑文化,让你的春天不在单调!

柱子|兼具美感与功能

柱子是建筑物中用以支撑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工程结构中主要承受压力,有时也同时承接弯矩的竖向杆件。除此之外还可以独立出来成为华表、墓表、经幢、拴马桩等等,在建筑中形成不可多得的点缀。

一般佛教的佛殿都很高大,殿内的柱子都是很粗而且高,为了营造神圣气氛,在柱子外皮油饰以红色,在红色底子上再绘出白色莲花和卷草等装饰,讲究的佛寺则用金色绘制花饰,花饰大多是集中在柱子下半段。这样经过装饰的柱子和用同样装饰的梁枋交构在一起,形成了佛寺特有的环境氛围。

当然在新疆的寺庙大多都是柱子身上充满了雕饰,其中柱头装饰最为丰富没在周围雕出众多的小龛,尖顶的小龛上下多层相叠,包围在柱头四周,像一朵盛开的花冠戴在立柱顶端。

潮州从熙祠堂门厅石雕构件。祠堂所有立柱皆用石料制成,随位置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形状,柱上的梁枋、雀替、垂柱亦用石料制作,表面均有极为华丽繁复的雕刻装饰。

牌楼 | 装饰的情趣

牌楼,与牌坊类似,它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目前主要有大门型、标志型、纪念型、装饰型四种功能。

木牌楼是最初、最基本的形式。在古代这种木质架构的容易雕琢。由于形象的美观,形状呈片状,很适合用做装饰,一般在寺庙、祠堂、会馆等建筑中,为了加强大门的气势,多用做牌楼作为装饰。色彩丰富艳丽、形态优美多样的牌楼高高耸立,是许多古建筑入门处的第一道风景线。

亭子 | 情感的寄托

在我国古代,亭子是很多诗人经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吟诗作赋,彰显文人风范。当然从功能上说,它可以提供人们休息,观赏风景。此外还可以保护水井或石碑免受日晒雨淋的井亭和碑亭。然而亭子正因为有这样的功能,故而会经历许多人与事,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许多古代传说、传统文学及戏曲作品中,都有亭子出现,传递出的情感也多种多样,令人感慨万千。

浙江楠溪江狮子岩小亭

狮子岩位于楠溪江中流,此处江面广阔,江中突起大小石岛,小者石块相连与江岸相通,人可行至石上,俯身戏水;大者形如小岛,岛上树木丛生,生机盎然。江边石滩上立一小亭,亭亦入景。楠溪江蓬溪村另有“康乐亭”,是为纪念中国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而建的。谢灵运在楠溪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山水诗篇,其后人留在永嘉,世代居于蓬溪村,因此为先祖建亭,并以其号“康乐”为名。

江苏扬州瘦西湖方形小亭

瘦西湖原为河道,湖水呈长条状,连绵达几公里,自然景色极其优美,沿湖两岸建有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厅堂楼馆组合成院,亭榭临水而建。春日时节杨柳依依,柳芽轻拂湖水,湖面上漂浮着片片绿萍,小亭造型简洁端庄,与自然融为一体,堪称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

你还知道那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