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意识结构

 叶晓锜 2019-06-03

地球生命意识方式的演化,以其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的统一,绽出了人类的意识结构。

人类拥有不同于动物的意识结构,人类的意识结构是身体意识方式和概念意识方式的联结。或者说是以身体意识方式为根基的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紧随和制导。

    人类意识结构的基本运动是:不断循环地从身体方式的直观感知上升到概念方式的抽象认知,继而展开概念抽象之抽象的虚构,进而将种种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造就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概念之物创造,由此生成人类的概念认知、创造智能和自我意识。

    为了便于深入探讨,简略回顾一下:

近现代西方哲学经历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长期争论。

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是经验的造就;唯理论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但涉及的是个别的、具体的知识,而种种普遍必然的知识则不是经验的造就,是理性的造就。

    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认为,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印象来自经验对大脑的印制,观念则是印象在大脑中留下的摹本,当大脑运用摹本进行反思时,摹本就成为了观念,头脑的活动把简单的观念组合为复杂的观念,生成人类的思想和知识。

    唯理论者认为,情况不全是这样的,尽管经验包含着各种能力,可是倘若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那么“上帝”、“永恒”、“无限”、“自由”、“正义”、“幸福”等等的高度抽象观念又如何体会呢?它们是何种经验对象对大脑印制留下的摹本呢?

    唯理论认为,心灵并不是一块白板,完全依赖于经验的印制,心灵具有理性构造的能力,并以理性的方式构造普遍必然的观念和知识。经验只能提供个别的、具体的观念和知识。普遍必然的观念和知识,是理性的造就,唯有理性才能提供。

    休谟的学说认为因果关系是知识的基础,但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则表明,因果关系是经验恒常的归纳,是受制于经验的,是或然的而不是普遍必然的,也就是说,经验只能提供或然的观念和知识,不能提供普遍必然的观念和知识。有没有普遍必然的观念和知识呢?如何才能达到普遍必然的观念和知识呢?休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直到康德,才有了新的见解和突破。

康德认为,既然普遍必然的知识不能从经验中得到,那么就要另辟途径,在经验之外寻找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康德在长期思考中敏悟到,既然人类总是通过心灵的制作才能造就认识,那么很显然,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应当从心灵方式中进行勘察。也就是说,无论经验材料有多少,是什么,心灵总会以自己的方式,统摄地整列一切经验材料而制作认识。在这样的意义上,认识是心灵方式对经验材料的制作,经验提供认识的对象,心灵提供认识的样式,这是认识的本质所在和界限所在,亦是普遍必然的绝对知识基础。

康德告诉我们,对心灵方式的勘察所寻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先验知识。康德认为心灵有两个先验架构:

一个是先验的知性时空架构,它使一切经验对象在这样的先验架构统摄中获得它们普遍必然的时空样式,如形状、色彩、位置、距离、速度等等的普遍必然的时空样式;

另一个是先验的理性判断架构,它使一切经验对象在这样的先验架构的统摄中获得它们的判断样式,如质的、量的、关系的、属性的判断样式。

康德认为,如果把心灵中的一切经验质料一一抽去,留下的不能再去除的东西,就是统摄一切经验质料的先验时空架构和先验理性架构。无论时空和理性都是心灵架构的自身带有,正是这样的先验架构,以普遍必然的方式统摄和整列一切经验对象,赋予了它们普遍必然的时空认知样式和理性认知样式。

    唯理论者承续了康德的学说,认为理性高于经验,唯有理性,才能为我们提供“上帝”、“永恒”、“无限”、“自由”、“正义”、“幸福”、等高度抽象的、普遍必然的观念、思想和知识。并认为,这些高度抽象的观念、思想和知识是理性的建构,是经验材料无法提供的。

    可是,我们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理性?理性从何而来?理性是一种怎样的实在方式,是怎么能够建构“上帝”、“永恒”、“无限”、“自由”、“正义”、“幸福”等等的高度抽象的观念、思想和知识的呢?对此,唯理论者一直没有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和明白无疑的回答。

同样,我们也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经验?经验的本质又是什么?对此,经验论者也没有给出透彻的说明。

康德认为,经验材料来自感官的提供,这是正确的。但康德的学说强调了认知的心灵方式而忽略了感知的心灵方式,从而把身体方式的感知排除在了心灵方式之外。康德忽略了身体方式的感知也是一种心灵方式的制作,也是一种意识方式的架构。

康德《纯粹理性的批判》没有能够看清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有两种不同意识方式,即身体意识方式和概念意识方式。读康德的《纯粹理性的批判》,康德在谈论心灵方式时,总是把两种不同的意识方式混在一起的。如,时空样式实际上来自于身体意识方式对自在对象的制作,进而以概念意识方式赋予它们时空的指称标识,所内含的是一种身体意识方式和概念意识方式的联结;而判断样式亦有身体方式的感知判断和概念方式的认知判断的不同和联结。

怎样来看待经验论和唯理论,以及两者的不同主张和争辩呢?从地球生命意识演化的总体历史进程上勘察,从人类意识结构和人类意识结构基本运动中进行考察,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实际上关系到了人类意识结构中的身体意识方式和概念意识方式的互为联结和缠绕。这样,我们就需要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长久之争,从人类意识结构的两种不同意识方式的联结和缠绕中,予以更高统一的思想综合和解读。

    我们来讨论人类意识结构和人类意识结构的基本运动。

    对人类意识结构的理解,需要从地球生命意识演化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统一的总体中进行勘察,才能洞察和把握。

    对于人类意识结构来说:

    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知是根基性的。这种根基性是由地球生命意识演化的历史进程决定的。在地球生命意识的演化历程中,首先出现的是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意识,接着出现的是高级动物的感知判断意识,最后出现的才是人类的概念认知意识。

    勘察地球生命意识演化的历史进程,生命意识活动在漫长的数亿仍至数十亿年中是一直建立在感应细胞,多元感官、神经回路、大脑中枢和运动肢体组成的知觉系统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历史渊源使得地球生命体的意识活动在根基上是以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为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的。例如,当我们直观感应到温暖和寒冷时,当我们直观感知到一头被称之为“老虎”的猛兽扑过来时,对这样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我们的头脑是不会质疑它们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的。

    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认知则是加入性的和制导性的,是建立在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基础上的。概念意识方式的出现并不长久,从初始到发展只有数十万年或至多二百万年的历史,它的被称之为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或许只有近万年的时间。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认知出现:一方面,源自于人类符号指称文化的历史选择,它的出现和发展相对于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在时间上很短,但它从直观到抽象,从感知到认知,特别是造就人类的创造智能和自我意识,给生命意识带来了更为壮观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拓展带来了认知革命的文化创造。另一方面,没有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没有身体意识方式制作提供的经验对象,符号标识的,指称和对象联结的,名称和定义抽象规定的概念认知、创造智能和自我意识是无以发生的。

    人类大脑通过符号为标识,指称和对象的联结,赋予经验对象名称和定义的抽象构造,生成人类头脑中的概念事物和概念认知。概念一经在人类头脑中生成,就展开了它的概念能动,即,展开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运动,生成自然世界没有的概念虚构。在人类意识结构运动中,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能动:一方面,在人类的大脑中生成种种观念的、思想的、自我意识的精神建构,造就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把种种自然世界没有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造就概念之物的创造,驱动人类的意识活动从自然之物的利用走向概念之物的创造,造就人类文化创造的主观建构和客观建构。

    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使得人类身体意识方式的感应和感知有了概念意识方式认知的紧随和加入。例如,手指被一根铁尖刺入,身体意识方式会生成痛的感应,头脑的概念意识方式就会紧随地用一个“痛”符号指称加以名称,生成“痛”的概念认知。眼观一头被称之为牛的经验对象,头脑就会用一个“牛”的符号指称加以名称,生成“牛”的概念认知。概念意识方式的紧随和加入,是动物的大脑不具有的。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意识活动是纯粹身体意识方式的,是没有概念意识方式的紧随和加入的,任何一只动物都是不会用符号标识的指称来名称和定义所感应和感知的经验对象的。

人类的身体意识方式一经有了概念意识方式的紧随和加入,其意识结构就发生了一种特有的运动:即:

    1、不断地由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上升到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认知;

2、展开概念能动的抽象之抽象建构,生成种种非自然之物的概念虚构;

3、把各种非自然之物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生成概念制导的,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概念之物创造。

概念的生成,概念的能动,概念的反馈,是人类意识结构运动的精髓所在,这样的精髓恰恰是动物世界不具有的。对于当代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来说,这恰恰是一块世界性的短板。当代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所缺乏的就是人类意识结构的概念生成、概念能动和概念反馈的逻辑机制,由于这种缺乏,当代电子智能技术在世界范围至今仍在人类智能的大门外徘徊。

电子智能不等于人类智能,电子智能的发展要进入人类智能的大门,没有新的概念意识的基础理论支撑是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的。例如,被传得沸沸扬扬的谷歌公司开发的阿尔法围棋的电子智能,使得不少人以为电脑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然而,许多人包括许多学者既不知道人类的意识结构,也不知道人类智能的概念意识原理,对何谓人类智能的理解是极其空乏的。阿尔法围棋的电子智能,本质上是把人类智能所生成的海量棋局存入计算机记忆模块,通过电子速度运算的筛选调配,和专项学习的逻辑模块生成电脑的对应布局,这种电脑对应布局和人类的概念意识的逻辑机制是不能相提评论的。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各执一词和长久争辩,根本原因在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视野,始终没有进入地球生命意识方式演化的历史勘察,没有深入到人类意识结构的深入探究,不懂得概念是一种意识方式,是一种符号指称构造的意识机制。经验论和唯理论未能从更高综合上看清,人类意识结构是身体方式和概念方式、直观和抽象、感知和认知,反馈和实证的联结,只有在人类意识结构的总体把握上,哲学才能赋予经验论和唯理论适当的位置和更大的包括。

    休谟把人类的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他在解释印象和观念的区分时,一直是语焉不清的。休谟告诉我们,印象是一种生动的、活跃的知觉,观念则是一种比较不生动和不活跃的知觉,两者只是强烈程度的不同。休谟还告诉我们,印象最先产生,在心中留下一个摹本,印象停止后,摹本仍然存在,这个摹本的反思就是观念。休谟的这些说法实际上是牵强附会的,完全没有把印象和观念的本质说清。

当我们把印象和观念放置于人类意识结构中进行考察,那么,所谓印象就是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构造;所谓观念就是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构造。印象和观念的区别和联系,当从人类意识结构的身体意识方式和概念意识方式的区别和联结中加以透彻说明。

    在以上的讨论中,我们看到在生命意识中有两种不同的经验活动,一种是无概念意识方式加入和制导的经验活动,即纯身体意识方式的经验活动;另一种是概念意识方式加入和制导的经验活动,即概念意识方式加入和制导的实践活动。

无概念意识方式加入和制导的经验活动是纯身体意识方式的,这样的经验活动普遍地存在于动物世界。当人类还处在人种动物时代,心灵还未获得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和制导时,人种动物的经验活动和动物的经验活动一样,都是无概念意识方式加入和制导的。

    把握两种不同的经验活动,是我们理解人类意识结构、人类认知、人类智能的关键。休谟认为,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他的见解实际上已从一定的解读上,反映了人类的意识活动在总体上既具有它的印象性,又具有它的观念性,而两者所反映的实质是,人类的意识结构既具有它的身体意识方式的经验直观,又具有它的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建构。

    在休谟时代,人类的知识还不足以了解人类的意识结构,也不足以了解生命意识方式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进程。时代的局限使休谟不知道,人类的意识结构是一种以身体意识方式为根基,概念意识方式为加入和制导的联结。概念意识方式的出现、加入和制导,才使得人类的意识活动由“印象”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走向“观念” 的抽象建构。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印象”是身体意识方式的制作“观念”是概念意识方式的制作“印象”和“观念”的不同并不是两者强烈程度的不同和活跃程度的不同,而是两种不同的意识方式制作。

经验是建立在身体意识方式同自在对象联结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联结使得身体意识方式的感应和感知被不断激活,生成对象的刺激感应和判断感知。在没有概念意识方式加入的情况下,经验的特征是身体意识方式的制作和行为。    

概念意识方式的生成则使得身体意识方式的经验活动有了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和制导,这样的加入和制导:

    第一,紧随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赋予符号指称标识的抽象认知。

    第二,进一步以概念的能动,在人类的头脑中生成种种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虚构。

    第三,进而把种种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造就概念之物的实践创造。

    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和制导的重要意义在于:

    1、使得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认知制作紧随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感知制作,造就了人类身体方式和概念方式联结的意识结构。

    休谟认为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他的说法既没有把事情讲清,也没有把问题讲准。如,这是一种怎样的摹本?心灵是如何使它成为观念的。摹本的说法是不足取的,透析人类的意识结构,印象是身体意识方式的制作,观念是概念意识方式的制作,前者是直观感应的和感知的,后者是抽象认知和虚构的。当直观的印象在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中,被制作为各种抽象的概念时,这样的概念就建构了头脑中的观念。这样,从印象到观念就有了两种意识方式的支撑,就有了它的实际操作过程,有了它的实在方式。

    在自然世界中,确实没有那些可以被称之为“上帝”、“永恒”、“无限”、“自由”、“正义”、“幸福”等等的可直观的经验对象,这些观念在人类心灵中的生成,初看起来是非常神秘的和不可理解的,但只要引入了概念的勘察,则是毫不奇怪的,它们是概念能动的逻辑必然。

在概念能动的逻辑必然中,有一种集合进阶的逻辑机制,心灵会在这种集合进阶的逻辑机制中,以集合指称进阶的方式,从个别指称进阶到特殊指称,从特殊指称进阶到一般指称,进而从一般指称上升到根本指称,由此生成各个层次的集合进阶指称的概念。“上帝”、“永恒”、“无限”、“自由”、“正义”、“幸福”等等的高度抽象的观念都是通过概念集合进阶的指称,一步一步地在人类头脑中从个别到特殊,特殊到一般,一般到到根本地产生的。

    关于知识:

    什么是知识?对此,学者们各有见解。如,知识是观念的复合、知识是经验的固化、知识是信息的组织,等等。我以为,这些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从根本上阐明知识的本质。

    第一,知识是认识的成果。

    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经验主义只说对了一半。身体意识方式的经验感知只有进一步转化为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认知,才能造就知识。

    第二,有两种不同的知识。

一是虚构的知识。如,关于上帝的知识,关于天堂的知识、关于地狱的知识,关于神话的知识,关于各种信仰的知识,等等。这样的知识是心灵的抽象虚构,在心灵的抽象虚构中,即想象的、宗教的信仰中存在,对人类的精神和行为发生影响。

二是实证的知识。如,伽利略的小球滚动力学实验,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等等。这样的实验通过直观到抽象,进而抽象到直观,在概念制导的反馈中,成为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知识。

    不少虚构的知识一旦远离于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是难以确立它们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的。如,关于上帝的信仰,绽出了种种关于上帝的虚构,包括上帝创世的知识,圣灵、圣父、圣子三位一体的知识,等等。但是没有可经验到的上帝直观,没有抽象和经验统一的上帝实证,上帝的知识总是难以确立它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的。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上帝所偏爱的犹太先民时常在颠簸和苦难中动摇对上帝的信奉,尽管上帝多次严厉地降下灾难惩罚也无济于事,以致摩西热切地渴望“耶和华”能够显现真身,让族群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上帝实证,就深刻表明了这点。

一切概念意识方式的知识建构,只有在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中才能获得自己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这是人类意识结构内在驱动的必然要求。人类的意识结构在生命意识源远流长的数十亿年的根基上,始终是以身体方式的经验直观为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的,这样的根基必然要求一切抽象的虚构,都要在反馈经验实证制作和求取的抽象和经验统一中,获得它们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

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知和概念意识方式的抽象认知的联结,使得人类意识结构中发生了两种不同的的判断:即身体意识方式的感知判断和概念意识方式的认知判断。

    身体意识方式的感知判断是建立在身体知觉系统的基础上的。动物和人类都拥有身体方式知觉系统的感知判断能力。人们一直疑惑,动物和人类之间有没有心灵上的相通。

    在《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这个对话,提出了人类和动物之间能否心灵相通?

在身体意识方式的感知判断上,人类和动物是有共同根源的。在森林大火面前,人类会恐慌地逃命,动物也会恐慌地逃命;人类会取悦异性求得交配,动物亦会取悦异性求得交配;人类饥渴时会寻求食物和水源,动物饥渴时也会寻求食物和源水;用皮鞭抽打人和抽打动物都会发出痛苦的叫唤,等等。这些说明,人类和动物的心灵在身体意识方式感知上是相通的,在这样的层面上是可以“知鱼之乐”和“知鱼之痛”的。

认知判断是概念意识方式的。人类的心灵有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和制导,动物的心灵没有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和制导,因此,人类和动物之间是难以达成认知判断的心灵相通的。动物不会如欧阳修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也不会像李清照那样,“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的。人类的心灵会追求诗和远方,动物的心灵是没有诗和远方的。对于静夜、月光、清辉,人类的心灵会因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和制导,生成“悲凉”、“静美”、“思念”等等的概念情感,动物的心灵是不会生成“悲凉”、“静美”、“思念”的概念情感的。

    关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种概念意识方式的建构。概念意识方式的加入使得人类的心灵,通过以自身为对象的符号指称标识,获得关于自身的名称和定义,由此获得概念方式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意识的种种概念方式的联结、占有、扩张和欲望。

    关于概念之物的创造。

概念意识方式的能动,在人类的头脑中造就了种种抽象之抽象的概念虚构,这种概念虚构在人类头脑中的涌现,以概念制导的反馈,求取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造就人类概念之物的创造智能。

概念之物创造智能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它是抽象和经验统一的求取。人类的意识结构以身体意识方式的直观感应和直观感知为根基,决定了概念能动的抽象建构,都需要在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中获得它们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如,人们关于“外星人”的抽象建构,尽管具有很强的逻辑推导的必然性,但在没有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前,这种逻辑推导必然性无论多么合理,亦是不能显现它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的。反之,一切抽象的概念建构一旦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那么,它就能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获得不容置疑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都是在获得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后,才获得了它们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如,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引力波的逻辑必然,即空间震荡的逻辑必然,这样的逻辑必然的提出尽管已经有了近百年的时间,但直到在2016211LIGO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才获得了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证,显现了它的实在性、现实性、真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它使人类的意识行为从自然之物的利用走向了概念之物的创造。人类智能和动物智能的根本区别是,动物智能只能达到自然之物利用的水平,无论是鸟类利用枝叶筑窝,河狸利用树木筑窝,猴子利用用石块砸碎坚果,猩猩的利用树枝取食蚂蚁等等,都是自然之物的利用。而人类不仅能够进行自然之物的利用,更能够在概念制导下,把头脑里的概念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操控自己的肢体进行概念之物的创造,而概念之物的创造恰恰是动物世界所不能做到和无以做到的。

第三,它使人类的生存方式越来越走向了概念之物创造的文化世界。在现代世界中,人们的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企业、商场、交通、汽车、房子、电器、互联网、移动手机,以及服装、食品等琳琅满目的概念之物创造和享用,也离不开各种环境、艺术、人文、社会、制度形态等等的概念之物设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