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一个人拥有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与春天同行 2019-06-03

天地间真正的快乐,有办法可以找到吗?这样一句很朴素却又引人深思的话语,出自《庄子·至乐》的开篇之语。说它朴素,是因为这句话是那样普普通通,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精雕细琢。说它引人深思,是因为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我,快乐吗?

我,快乐吗?很简单的问题,感觉到快乐自然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若是不快乐,那一定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段经历出现了问题。但即便是暂时遇见了令自身困扰的事情,也不必烦恼,理解了《庄子》中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庄子:一个人拥有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老庄

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简单说来就是感觉自身的精神世界早已超凡脱俗,看到了常人体会不到的思想境界,却又不因此倨傲,瞧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不快乐,就是因为对比而产生的落差感。当我们经历过更加舒适、富足的人生再去看曾经的自己,便会生出一种很平常的危机感,忧虑会失去这一切,这算一种。当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时,便会对不如自己的人生出一种优越感,但发现有人比自己更强,又会产生嫉妒感,这也算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一个人拥有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提起能力出众,又能对人平易近人这件事,就不得不佩服孔夫子了。当时的时局是贵族掌握着话语权,而平民几乎没有机会去学习知识。像孔夫子这样有学问的人,若是一心为政,哪怕少一点责任感,也会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政治家,而世间便少了一位心系天下的“圣人”。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把被垄断的文化普及开来,创造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愿意向学的人都有机会去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孔夫子便是那种精神境界超人一等,却又能够平和待人,所以,每次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他并没有如普通人那般愤怒不已,而是非常乐观去对待人生。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人类是一个大集体,我们的一切活动,都与这个集体息息相关,但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化,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矛盾,那这时该怎么做呢?

《庄子》一书,便很直白的说明了,人际交往的技巧便是“不谴是非”。不谴是非并不是消极的避世,遇到问题便逃避那种,毕竟这样与世相处换来的也绝不会是交友广泛、关系融洽、生活愉快了。正相反,更大的可能是自己会在集体生活中边缘化。

庄子:一个人拥有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人世间

庄子的“不谴是非”是有条件的不遣,而不是一味逃避顺人。

当年,有一人去宋国朝见宋王,被赏赐了十乘车。那人便带着自己得到的赏赐来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见他这样,只是摇摇头,直言道:“子能得车者,心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按庄子的标准,这便是来自世俗之人的“是非”,可庄子不仅没有为此逃避,反而奉劝到对方:“你这样下去危险了!”因为在庄子看来,这样的是非虽然影响了自己,却只是出于世俗的炫耀心理,自己逃避了便会对这人产生不好的影响,会滋生扩大他追求炫耀的心理,从而受到君王的不满。庄子在此时的“不遣”,便是引导对方调整心态,化恩怨为“恩情”,既解决了是非,又收获了一份友谊,这是真正的大智慧。

庄子:一个人拥有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庄周梦蝶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人不快乐,还有个重大的原因,那便是我们太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时刻都要维持着一个理想的形象,若是紧绷的弦被触动,自己就会情绪爆发。

庄子的故事里讲了“虚己”游世的处世哲学,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说当你渡黄河的时候,这时候上游飘来了一艘船突然向你撞来。

庄子:一个人拥有这三种格局,想不快乐都难

庄子

船上有人的时候,你会几次呼叫让对面停船,然后必然伴随着大骂;船上没人的时候,你便会想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也就算了。同样的事情,区别就在于前者你觉得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对面触犯了自己的尊严,而后者因为没有目标,也就无从谈被伤害了。

那么,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学会“虚己”游世呢?对于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小矛盾,保持“虚船”的态度去对待,说不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