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用中介的暴利,看完只恨自己。

 艾格儿Egger 2019-06-04

现金贷监管以后,借贷行业收缩,多数借贷几乎弹尽粮绝。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银行此时杀入借贷行业,大量发行信用卡。

就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再次崛起,大量的中介,又涌回信用卡领域。

因征信和互联网数据尚未打通,很多网贷逾期的老赖,在中介包装后,都可以顺利办信用卡。

而中介生意也再次火异常,有中介月入500多万。

中介大头李总最近在一次中介聚会上,回顾自己从业中介“战绩”

李总10年前入行,靠帮客户办信用卡,赚了第一桶金。

3年前,网贷崛起,他转行撸网贷,赚得流油。

现在,他又回归了老本行,开始主办信用卡,没想到生意更是好得惊人,月入500多万。大量的中介,正在从网贷重回信用卡领域。“这波银行很疯狂,很多银行下达了半年发卡量翻10倍的指标,门槛放得非常低。李总说:某些为了冲量的信用卡,下卡率会高达95%。

办信用卡比网贷都容易

而且现在,中介给客户包装资料,“比网贷都还要容易”。

李总说:银行的风控套路就那几个,银行非常厌恶高风险人群,他们就可以择其所好,将客户包装成在医院和事业单位工作,哪怕客户已经失业人员

而且最好将客户包装成这些单位的非正式工,因为银行会查公积金记录,非正式工不会有这些破绽。

部分中介还可能知道某些银行内部“白名单”。

如果在当地的明星企业,银行的风控系统有几率会开后门,客户综合评分比较高,会直接通过审核,不会电话回访。

有一些改定位的软件,淘宝上几块钱,比如天下游、V8。”用这些软件,可以更改客户的电脑IP地址和手机定位。

 

如果银行电话回访这样应付

“我们会在客户手机上设置呼叫转移,银行电审就会转接到我们这里。

有人会问这些风控规则,中介都是怎么知道的?

一些老中介,经过反复测试,就可以找到门道,也有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到“内应”。

“我没事就和银行的人吃饭,他们会把一些冲量任务、风控规则都告诉我。”他帮银行完成工作量,再给给对方一些回扣。

比如,赚了100万,分银行内部的人30万。

中介内部,还流传着一份“办卡顺序”。

“如果要办理多张信用卡,申请顺序是有讲究的。先申中信,接下来是平安、兴业、浦发。这家交完一天后,才开始其他家,民生、广发、光大、建行。交行回访较多,通过率低,可以放在最后申请这个排序意思就是将风控快、好下卡的放前面,越难的越靠后。

信用卡中介如何收费?我想这个大家多少了解一点吧,我们在一一说一下吧。

中介按照下卡额度,会收取10%的中介费。

如果帮一个客户下了一张额度3万的信用卡,中介就会收3000元。

还有根据下卡额度,中介内通常会对客户收取10%-15%的中介费。

对于那些全程包装、额度在7-8万之间的客户,中介费可以收到20%。

如此,信用卡中介也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李总说:“我下面会发展多下线,他们去获客,我在提供给他们一点提成,他们一个月可以赚几万”。传销的思路,早被他们运用到极致。

中介大军中,还有很多本身就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的业务员。

他们除了自己推销信用卡,同时还发展下线,招揽中介帮助他们完成业务量。

因为客单价比网贷高,们现在赚得比做网贷中介的时候都高。

中介大军再度回归,重启信用卡生意。那个疯狂时代,又回来了……

线上正在兴起一个全新的模式:办卡超市。类似于网贷的“贷款超市”。

“金银铺”典型的一款办卡超市。

金银铺的页面上,每个银行的名字都在下面,都注明客户办信用卡的返现额:交通银行110元,光大普卡140元,光大白金卡220元,中信银行220元,哈尔滨银行70元等。

 

有趣的是,金银铺还有一个“金融需求池”。

就是有意办卡的客户,就是在池子里发布自身资质跟要求,比如“征信不好”需要“大额”。

而中介可以根据需求接单。

 

这就是直接帮助撮合客户和中介成单。

最关键的是,金银铺还提供了“推广商学院”,专门进行培训中介和客户,如何“包装资料”绕过银行风控,如何“提额养卡”。

 

课程里,会手把手传授伪造资料的细节。

比如,银行喜欢稳定工作人群,那包装的工作单位就不能涉及高危、娱乐、金融等不稳定工作。

比如,尽量通过企查查等APP,根据客户城市就近挑选公司,以科技、贸易、IT、医院、制造业、交通运输、水电燃气、住宿餐饮等类型的公司为主。

 

类似金银铺这样的APP,现在其实挺多的它们正在成为中介的新式获客渠道。

这种新式的互联网抢夺者,却让李总很反感。因为它降低了入行门槛,瓜分了利益蛋糕。

一个小中介,通过学习资料就能入行,还能在这里接到客户,相当于抢了很多大中介的生意。就因为中介太暴利,才会出现“夺食者”。

中介都从哪里获客他们正在有意识地挖掘网贷客户。

“不论黑白,都能下卡。”在各大网贷群里,论坛中,开始频繁出现信用卡的广告。

“网贷群体中的很多人,其实都是信用卡的用户,但是信用额度不够他们花,才去借网贷的。”现在可以把这些用户再捞回到信用卡领域。

很多网贷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卡养贷。

“找中介帮忙的,90%都是多头借贷的人。拿到信用卡之后,他们就会套现还网贷。”

李总的客户中,60%都有多头借贷史。

2017年,中国信用卡发卡量暴增,到2018年一季度,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已达到了6.12亿张。

中介们发现,随着信用卡市场的下沉,一些前几年被银行嫌弃的纯白户(即未申请过信用卡的客户),也开始被一些银行所欢迎。

2018年二季度,因为一张光大白金卡,多头借贷用户小刘“死里逃生”。

他撸过十几家小贷机构,一直过着“借新还旧”的日子。因为规划得当,他没有出现过逾期。

但情况越来越不妙开始上了某家大数据风控公司的黑名单,续贷越来越难,额度越来越低。他的资金流,眼看就要断了。

在办卡中介的帮助下,靠着手中的招商白金卡、身份证和社保信息,他成功地申请到了一张光大白金卡。

“光大信用卡那时应该是有下卡指标,所以审核比较松。小刘回忆。

但开始,中介为防止借款人绕开自己直接向银行申请,并没有告诉他申请的是哪家银行。

“代价就是我付了高额中介费。”小刘说,“如果不是当时缺钱,我肯定不会去申请。”

这张卡的额度是5万,中介费是5000元。此外,这张卡还有1188元的年费,其中的688元可用10万积分抵消。因为有了这张每月最低只需还款10%的信用卡,小刘不必再低声下气寻求母亲的帮助了。

而且光大白金卡一度是中介们的最爱:额度高,一般都有3-5万,因此手续费也高。

而中介的一个客户,多头借贷达到92次,风险通话有13次。

 

“就这数据,网贷肯定是撸不出来了,但某个银行的信用卡却在不久前给批了2.8万的额度。”他表示。

网贷记录已烂到极致的“黑户”,为何还可以办下来信用卡?

多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互金征信与人行征信之间,数据没有打通。

信用卡发卡,看的是人行征信;网贷放款,更多的是看大数据。

银行不是不想用多头借贷数据,但是现在互金的数据比较乱,各有来源,又无法验证

于是,一个有趣的循环出现了:信用卡正在渐渐变成多头借贷者的救命稻草,“以卡养贷”。

嗅到危险信号的部分银行

今年5、6月,下卡就趋严了。从7月开始,光大不容易批卡了。而最近,广发和中信尤其银行会对可疑用户进行二次审核。他的很多客户也被降额,比如从1万降到6000

银行从业者不久前,他所在银行的总行,向各地分行的信用卡部,派出了常驻的风险总监。

一些获客量较大的分行,开始严格排查互联网进件渠道如果涉及POS机、办卡养卡中介、地推分销、P2P理财、现金贷贷超,一律排除。

总行还会提供一个黑名单。如果信用卡部合作企业的进件渠道出现在其中,就会被下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