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上)

 hsgzlgg 2019-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博物馆题写的。

       季羡林曾在1986年《红旗》第3期撰文指出:“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新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

       2005年新馆建成。

院子里的古石。

展厅布置图。

物馆大厅


展览中央大厅为圆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貌沙盘。

     《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出面积1500平方米,历史文物700多件,整个陈列分为文明的曙光、金石之光耀天山、汉通西域开先河、群雄争霸民族融合、大唐雄威置安西、勇捷回鹘迁天山、蒙古西征立汉国、大清一统治新疆八个单元。


            这里展出的文物有石器、陶器、木器、文书、毛、棉、丝织品、青铜器、铁器、玉器、各类雕塑、绘画、岩画、金银器、货币、食品等种类齐全,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并散发着浓浓的中原文化的气息。这些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证明,早在公元前,新疆就列入了中国版图,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利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西域文明的曙光











       最早可以溯源到距今1万多年的人头化石——阿图什人头骨,这是中国最西端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古人类头骨标本。

       细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新的石器加工工艺,一般是指采用间接打击法制成的小型细石核、细石叶和用之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石器。细石器是适应于采集和渔猎经济的需要而存在的,随着农业的出现就慢慢地消失了。











金石之光耀天山




青铜器皿


青铜武士俑,距今2500年。斯基泰文化特质明显。

       斯基泰人(Scythians),又译西古提人、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波斯人称之为 Saka 塞克人,分为戴尖帽塞克人、饮豪麻汁塞克人、海那边的塞克人;中国《史记》、《汉书》称之为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是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斯基泰随居地从今日俄罗斯东部的欧洲部分一直到内蒙古和鄂尔多斯沙漠,是史载最早之游牧民族,善于养马,据信骑术与奶酪等皆出于其发明。战国青铜塑像,合范铸造,中空。武士头戴遮沿高顶帽,顶端向前卷曲。鼻高,嘴较宽,颧骨内收。上身裸,腰结短裙,赤足,左腿屈曲,右腿跪地。两手环握,置腿上,手内的物件出土时已失。武士体魄健壮,双目凝视前方,威武自信,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特征,出土地区是战国时期塞克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学术界认为是典型的尖顶塞人形象,是与塞克文化关系密切的典型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彩陶,距今约3000年,1986年哈密焉不拉克古墓葬出土。

       焉不拉克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疆境内最重要的一处早期铁器时代遗存 。距今2500-3000多年,焉不拉克古墓群范围较大,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墓葬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大约相当于西周早,中期,上溯可能到商晚期,中期相当于西周晚期和春秋中晚期,晚期可能相当于春秋中晚期。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小河以东102公里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

       20世纪初1910~1911年间,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就发现了这座墓葬。这使他能够在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来时担任了寻找这座墓葬的向导。

      1934年,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F.Bergnm)在小河墓地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通过鉴定被认为是"印欧人种"。

       自那以后,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中国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寻找这处古代遗宝进行了不懈努力。2000年12月1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随深圳大唐影视广告公司组织的《中国西域大漠行》摄制组,借助地球卫星定位仪(GPS)进入罗布沙漠,终于再次找到小河墓地。

       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是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类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较好的大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栅墙,以中部的木栅墙为界可将墓地分为东西两区。整个墓地犹如一只插满了筷子的馒头。

       发掘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儿童墓8座,获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具、男性木尸1具、罕见的干尸与木尸相结合的尸体1具,发现两组重要的祭祀遗存,发掘和采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举世罕见。

小河墓地模拟现场。



插羽毡帽,距今约3800年。


草编篓,距今约3800年。

皮靴,距今约3800年。

毛织斗篷,距今约3800年



五堡墓地海菊贝壳。

红色开襟大衣,距今约3800年。

       察吾乎古墓群位于和静县哈尔莫墩乡北部、天山南麓山前地带的察吾乎沟口至觉伦吐尔根村北面的洪积台地上,在方圆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五片较大的墓地,共约两千余座墓葬。察吾乎沟古墓群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规模宏大,石围墓、屈肢葬和带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除3号墓地为东汉早期外,主要墓葬的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500年,墓葬的形制、出土遗物及文化内涵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已被命名为"察吾乎文化"。2001年06月25日,察吾乎古墓群作为青铜时代至春秋时期的宝贵文化遗迹,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以下陶器均距今约2800年,1987年和静县察吾呼沟墓葬出土。



叶脉纹铜斧,距今3000年。

       均距今约2800年的青铜器。


       为配合新疆地区最大的水电项目——吉林台水电站工程,新疆文物考古所对工程所在地的穷科克台地上的古代墓葬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此次共发掘墓葬55座及2处原始宗教祭祀遗址。遗址发现大量彩陶和铁器属于青铜时代安得罗诺沃文化遗存范畴。安德罗诺沃文化为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俄罗斯阿钦斯克附近安德罗诺沃村的墓地而命名。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其分布西起乌拉尔,南到中亚内陆草原 ,东至叶尼塞河沿岸,北达西伯利亚森林南界。

       高领鼓腹陶罐,距今约3000-2500年,2001年尼勒克县穷科克墓葬出土。   

       扎滚鲁克古墓群发现于1930年,墓葬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西2公里处绿洲边缘地带的台地上。上限年代距今约3000年,下限年代至魏晋。


黄底螺旋纹葛、黄色条纹毛布


角勺、骨梳、木梳、牛角杯。

皮靴、单耳木碗、皮杯、四足木盆。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自有文献记载以来就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文化一体多元的区域。在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活动在这里的众多族群通过亚欧草原通道与东西方文明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吐鲁番盆地史前文化遗存包括艾丁湖、洋海、喀格恰克墓地等,以洋海墓地最为丰富。反映了公元前5-前3世纪车师人的社会生活。


虎纹金牌饰(上)、对虎纹金箔带饰(下)

       此物采用金箔模压捶牒的手法制出两虎相对,张口怒目而视之状。鬃毛、尾纹以及其它纹饰也都制作精美,手法细腻,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动物纹饰是北方草原常见的一种纹饰风格,当时生活在阿拉伯一带的民族把二虎相争的场面做成带饰,说明他们经常接触虎,对虎的习性特点观察很细致,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风格。

       米兰古城位于新疆若羌县米兰镇,坐落于阿尔金山西麓山脚下,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翻越阿尔金山后进入南疆东部的第一座城镇。位于新疆若羌县城东40公里处。米兰古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组不同年代的跨文化遗址群,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围分布的魏晋时期的古建筑群遗址,以及汉代屯田水利工程设施组成,是著名的古代西域名城鄯善古国伊循城遗址。

昆仑山区遗存主要有香宝宝、下坂地和流水墓地。


      距今约3000年,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墓葬出土。由左及右:木方盘、陶杯、木钵。


       从左至右:铜珠,距今约2800年,2003年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墓葬出土;叶形铜镞,距今约2800年,1963年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墓葬出土;铜手镯,距今约2800年,2003年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墓葬出土;铜刀,1962年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墓葬出土;羊角形铜饰件、镂空铜牌,距今约2500年,1976年塔什库尔干县香宝宝墓葬出土。







       切木尔切克墓位于阿勒泰市区西南12公里处,周围是大片的荒漠戈壁,此墓葬是北疆草原文化的代表。 墓葬所涉及的年代很广,从战国时代到突厥时期的唐朝几近千年。2001年“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葬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弓箭与箭筒,距今约2800年,鄯善县苏贝希墓葬出土。

鹿纹木桶,2500年前的鄯善县洋海墓地。


动物纹木桶,2500年前的鄯善县洋海墓地。

承熊方形铜盘,2500年前的鄯善县洋海墓地

       对兽环形器,距今约2500年,1981年新源县71团鱼塘遗址出土。这件铜环为对龙作踞伏状,也似虎形,面唇相接,立耳、短鬃、有翼,作蛇形向后弯曲,合成环状,形象生动。此环形制特殊,可能是宗教仪式中使用的某种象征性器物。学术界一致认为是与塞克文化关系密切的典型铜器。 




       距今2500年的木箜篌,都是用整块胡杨木挖刻而成,非常珍贵。其中一件木箜篌也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出土年代最早的拨弦古乐器。



发现木箜篌的现场。


      四足陶盆,距今约2500年鄯善县洋海墓葬出土;白冰钢锭,距今约2600年,1985年尼勒克县铜矿遗址出土;铜马衔,距今约2500年,鄯善县洋海墓葬出土。

草编篓、面点面饼,距今约2500年鄯善县苏贝希墓葬出土;

       带杆木纺轮,距今约2800年,1985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出土、石范。



       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 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 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










石杵,距今约3000年,1976年木安县四道沟遗址采集


       石阴,距今约3000年,巩留县出土;史前时期史前时代生殖崇拜的图腾物,又被称为少阴石

玉权杖,距今约3000年若羌县罗布泊地区采集

      龙形玉佩,距今约2400年,故宫博物院调拨;玉剑璏,汉代(公元前206-220年),故宫博物院调拨谷纹玉环,距今约2400年,故宫博物院调拨。

玉琮、距今约2400年、故宫博物院调拨。


汉统西域开先河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郑吉被汉宣帝任命为西域都护,是西汉王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直属中央领导,相当于内陆郡太守。 

       从此西域地区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这是新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形成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如《汉书》所论:“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西域都护府管辖区

西域都护府年表。

戊己校尉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为驻车师屯田的最高长官。

       西域烽燧。白昼以烟为信号。叫烽,夜间以火为信号,叫燧。从汉代开始,历经千百年的风雨,留下了一二百处烽燧遗址。




司禾府印(左)、汉归义羌长印(中)、李崇之印(右)。后面两枚印在国家博物馆。

司禾府印

  东汉,边长2厘米,通高1.6厘米,1959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煤精制作,正方形,桥形钮,印文为阴刻篆书“司禾府印”。汉代在西域最重要的经济建设是屯田,但关于司禾府以及在尼雅河流域的精绝国是否实施过屯田,史书并无记载。此枚官印出土说明东汉在尼雅一带屯田,并设有专司屯田事务的机构,填补史书的空白。





       举世闻名的新疆重要古迹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内陆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引发后人很多的遐想。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1895年从西向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1988年第二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无边沙漠夺路而走,却将他引导到了一处处重要古城遗址:丹丹乌里克、喀拉墩、玛扎塔格戍堡……直到1900年3月28日,由于一个偶然机遇,发现楼兰古城。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双人合葬墓中,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于阗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古墓群分东、西两部分。已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俱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山普拉"一词,学者多认为可能是古和田语而非维吾尔语。墓葬群分布在昆仑山山前的戈壁台地,地形较平坦。墓葬西部已开垦出不少耕地,建有沟渠、道路和田园等。果园中果树繁茂,所以当地老乡称做"沙依巴",维吾尔语,即"河床、果园"之意。台地上主要是墓葬群,分布范围相当广。现依据先后发掘的位置将墓葬群由东向西编为Ⅰ号、Ⅱ号、Ⅲ号 三个墓地。同时,在墓葬群中还发现了公元4、5世纪的佛教遗址和现代墓葬,采集到墨书古和田文的残片。

“马人”武士毛织物

       该件出土时已被剪裁作四块,缝成裤子,现为拼对复原。上部是希腊神话中吹奏竖笛的半人半马怪,下部为执矛武士像。在织法上,棕色经线两股合捻,密度6-8根∕厘米,纬线密度34-36根∕厘米。纬线是24种不同颜色的细毛线,图案纹样由小梭子引着各色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而且武士的面部以层层退晕表示明暗,极富立体感。这种在公元前后由西方传到新疆的缂毛织品所采用的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术,对中国唐宋时代精湛的缂丝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鹿头纹毛织物 

        多色平纹毛织物,由红、黄、绿、紫等色线织成条纹,并由多种图案构成,其中鹿头花纹图案新颖,工艺精湛,经纬线较为匀称,经线细,织密纬线较粗而匀称,织质规整,色泽鲜艳,显示了西域地区在毛织手工艺上的创造和革新。由此可知,山普拉较早就普遍以毛作为他们的衣着和毛毯。毛织物的纹饰具有前后相随、曲直结合、大小相承的整体布局,内容丰富多彩,历千年而依然色彩鲜艳,这是西域古代民族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树叶纹鞍毯。

       出土时覆盖在马鞍上,保存完好,色泽鲜艳如新。是以简单平纹为基础的栽绒组织,采用“马蹄扣”法结扣,四角有流苏。毯面呈红色地,有三层边框,主边框是在浅蓝色上填充几何形叶纹图案。毯心铺满蓝色菱形纹。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以北150千米的尼雅河尾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心地区。

       古遗址散处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千米,东西布展5—7千米。在这片狭长区域内,散布着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发现的各类遗址已多达70处以上。尼雅这一梦幻般残留于瀚海荒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经多数学者考证,就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有“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的“精绝国”故地。

       该古城1901年首次发现,解放后,新疆博物馆等单位组织专业队伍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产抢救性清理。














敷面、毛编织袋。


四叶纹绣毛绦

人兽葡萄纹罽([jì]用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

佉卢文木牍,东汉-晋(公元25-420年),1959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       

       佉卢文(Kharosth I)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印度西北、巴基斯坦、阿富汗一代),源于古代中东与波斯帝国通用的阿拉米文。最早发现的佉卢文可追溯至公元前251年,公元1-2世纪由犍陀罗人的东迁在丝绸之路上广泛传播,通行于鄯善、于阗和龟兹等国,作为丝路上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影响力直达敦煌和洛阳。

       佉卢文本身是犍陀罗人书写犍陀罗语的文字,犍陀罗语是古印度西北的一种方言,曾是贵霜王朝的官方语言。随着犍陀罗人在丝绸之路上的迁徙,影响了于阗语和鄯善语也开始用佉卢文书写。佉卢文最先传到于阗,但于阗语并不适合用佉卢文拼写,因此实际只在贵族和宗教人士之间使用,直到传到鄯善才开始广泛应用。

       到3世纪佉卢文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在本土消失,但在于阗和鄯善仍被使用,可能直到7世纪才彻底被遗弃。




木手、木柄铁镰刀。


人兽葡萄纹罽、木楦。


贴花木杯、木筷、藤奁。

双系陶罐、单耳带流陶壶、单耳陶罐、双系陶罐。


木碗、木匜、圆形木盆和木柄长勺。




四足木案、木篦子、旋制木筒、木杯、木线轴、木扣。

鹿头纹缀织毛绦、毛绣带,黄色三条菱提花毛绦。


丝绸之路




丝护领罩、梳镜袋,汉代,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出土。

丝路珍宝聚营盘

       尉犁县营盘墓葬,为1997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是一处汉晋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包括古城、城外佛寺、烽燧、公共墓地以及农田。发掘清理的 132余座汉晋墓,是目前罗布淖尔地区发掘的面积最大、发掘资料最为丰富的一处墓地,它的发掘为建立这一地区这一时段考古学文化的序列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材料。


麻鞋(左)、寺字锦(右)东汉,1995年尉犁县营盘墓葬出土。


木罐、木杯、粉盒。东汉,1995年尉犁县营盘墓葬出土。


四足木案、炭精项链。东汉,1995年尉犁县营盘墓葬出土。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首先传入新疆,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是东西方文化孕育出的天之骄子,是人类文化的大观园。她有着狄俄尼索斯式的乐舞艺术,有着堪比敦煌的石窟壁画,有着巧夺天工的纺织工艺,更有着海纳百川的民族文化心理。


鸭形壶,汉代(公元前206-220年),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葬出土。

对羊铜饰牌(左)、圆形铜扣(右)汉代(公元前206-220年),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葬出土。


丝绸之路贸易集市


       交河故城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现存遗址均属唐代时期建筑群落,是目前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遗址。


金冠饰,交河故城沟北墓葬出土。

       金冠是由四条细管状的金属品相互叠压构成半圆形束冠,冠后部两侧不相连接。纹饰为半浮雕式,在束冠的上下方各饰两组虎噬动物的图案,形象逼真,生动地表现出草原上动物世界的情景。


兽纹金牌饰,交河故城沟西墓葬出土。


      乌孙人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是受塞种人影响很深的操突厥语的古代民族,乌孙人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不务农耕,养马业特别繁盛。其政治中心在赤谷城。


双系单耳红陶壶,交河故城沟北墓葬出土;石罐、红陶罐、高领彩陶罐、1976年昭苏县夏台墓葬出土。


和田马钱。


汉代货币和陶范


汉代铜镜在西域


        汉代,铜镜(中),1962年焉耆县黑疙瘩墓葬出土;“宜家常贵”铜镜(右),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出土。

群雄逐鹿趋融合





       高昌乃车师前部故地,以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汉曾派兵驻守,建壁垒,称高昌壁。东晋咸和二年(327年)设高昌郡。第一次将郡县制度完整地推行到西域。南北朝至唐初(460年至640年)高昌王国建都于高昌城。


       沮渠封戴墓表。北凉承平十三年(公元455年) 。

       通高52厘米,16厘米,宽25.4厘米,表额为圆弧形,表面涂有红色颜料,但基本脱落。阴刻隶书五行四十字,字迹秀美清晰。

 

彩绘木豆(右)彩绘六足陶釜(左),南北朝,哈拉和卓1号墓出土。

《三国志-吴国孙权卷》,晋。

泥俑,北朝。

织成履图片,东晋。


红宝石人像画押图片,高昌郡时期;

彩绘木马(左),晋、黑彩木怪兽(右),东晋,1966年出土。






       北朝时期文物。矿物颜料红、黄、蓝(上左),库车苏巴什遗址出土;枣,粟(上右),面卷(下左)、黑豆(下中)、麦(下右)。

       北朝时期文物。鸭嘴陶壶(左二)、三角形木镘、打纬器(中一、二),彩绘木鸭(右一、二)。

木俑。



古墓群

       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棉丝纺染呈美景


北朝时期织物。

绿绘对羊对鸡树纹锦(上)、几何纹锦(下)



陶范,北朝,皮山县杜瓦遗址出土。


木雕菩萨立像,晋代,民丰县尼雅佛寺遗址出土。


泥塑佛头范,复制品,1959年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出土。

泥塑佛头像,1959年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出土。

彩绘菩萨石膏像,墨玉县征集。










南北朝时期的佛经。吐鲁番英沙古城外佛塔内出土。

















        莲瓣文陶罐(左),南北朝,1965年出土;彩绘飘带图点纹陶罐(中),北朝,1965年出土;陶制彩绘舍利盒(右),1976年柯平县佛寺出土。

       南北朝彩绘舍利盒。高17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19.2厘米,1976年出土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佛寺。这件南北朝彩绘舍利盒的胎骨细腻,呈土黄色,造型呈敛口,斜坡肩,直壁,平底,漏斗式盖。用赭色与黑色绘制图案,在肩部绘覆莲纹,上下之间的图案用黑色宽弦纹阻隔。在肩部凿有对称的四个圆孔,在盖边刻有龛式图形。舍利盒是盛放僧人骨灰的葬具,在盒上有孔,表示逝者的灵魂可以自由出入。

象头足陶炉、彩绘菩萨石膏像。北朝。


       新疆库车县,是古龟兹所在地,城外七十多公里的克孜尔石窟第38窟开凿于公元四世纪,这座洞窟也被称为伎乐窟。克孜尔石窟大多遭到破坏,38窟也不例外,但大部分壁画还保留了下来。


       38窟是中心塔柱窟,前室两壁画大幅的因缘佛传,上部有14组伎乐天宫,前面墙画有思维菩萨,窟顶是菱格的本生因缘故事,窟门上方是弥勒说法图。






大唐雄威置安西




































大唐雄威置安西




唐代疆域图。


唐设都护辖天山





安西都护府残牒

唐姜行本纪功碑录文

安西都护府残牒

彩绘泥塑文官坐俑


       石狮(上左)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出土。刻花石球(上右),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出土。铜狮子(下左),1972年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出土;蒲类州之印(下左二),1973年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出土乾元重宝(下右二)、开元通宝(下右一)


莲花纹方砖


彩绘木亭模型

       高20.8厘米,整体呈赭红色,由梁、柱、斗拱构成,中间有8根圆柱支撑,下方有方形底座,整个木亭充满盛唐气韵,体现了中原地区的汉文化风格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在新疆广为流传,并且被新疆各民族所吸纳和接受。

彩绘木篷车

彩绘泥塑侍女

彩绘木胎宦者俑,高34.5厘米

       这组俑像冠服相同,面目表情各异。但均无髭须,明显具有阉人特征。这类俑属“半身俑”,分别雕出头部及胸部,而下半身是用木片粘合而成,外罩黄色绮袍,束以黑色纸带即成此形。


彩绘舞女俑(左),1973年出土;彩绘泥塑鸟髻妇女像(右)。


沉思女坐俑(左);彩绘舞女俑(中),1973年出土;彩绘泥塑弹琴女坐俑(右),1960年出土;

黑人百戏俑


木雕人物

彩绘三足木桶(左)、麻鞋(右)


骆驼俑

“松心真”墨(上右二),苇杆毛笔(上右一);雕花木尺(下右);剪刀(下中)、铜眼罩(下右)

       该铜眼罩出土时原置于死者眼上,通常用铜薄片冲压而成。中央靠近眼球部位钻刺小空洞,眼罩周边的小孔原来缝缀着棉或丝帛,佩带时金属不会直接接触眼球,起到保护作用。这种质地和形制的眼罩,仅在新疆地区可见,属丧葬冥器。


俑(上)、骆驼俑等(下)


       白瓷瓶(左),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木耳碗(中);漆奁(右)。

唐代食品文物


馕。


水井模型

唐代织物


唐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自左至右:彩绘驼夫俑(复制品);彩绘胡人俑(复制品),1973年出土;泥塑胡人头像(复制品)1960年出土。兽头蛇身饰件,吐鲁番出土;外国钱币。


各种外国钱币。

唐代铜镜


由1-5分别:葵花式花鸟纹铜镜,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青盖”海兽纹铜镜,乌鲁木齐市征集;乳钉纹铜镜,伊犁征集;葵花式花鸟纹铜镜、鸳鸯蜂蝶葵花式铜镜,均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


盛世繁华得安然

       开元四年贾忠礼抄《论语》残页(上中左);北朝《孝经》抄本残片(上中右);飞天(上右),库木吐拉石窟16出土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下左),1975年出土;粟特文(下中),博物馆未做介绍;龟兹文文书(下右),库车克孜尔遗址石窟18洞出土;

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

       长27.5厘米、宽18.5厘米,共发现44页,均为两面墨书。剧本是一部大型分幕剧作,内容是说年已120岁的婆罗波婆离梦中受天神启示,想去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但因年长,不能亲身前往,故派其弟子弥勒等十六人,代表他谒佛致敬,这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剧本。公元9世纪中叶起,回鹘的一支西迁至西州、龟兹,他们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古回鹘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了回鹘文。其由19—23个字母组成,书写方式初由右向左横写,后从左往右竖写。自公元8世纪至15世纪,主要流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该剧本取材于佛经小乘派,蓝本为梵文,后译成吐火罗文,此本据吐火罗文译成,全本27幕。残叶为纸本,黄褐色,纸质厚硬,仅存前25幕,计608叶1216面。为两面墨书,叶边左侧注明卷叶,在第7至第10行间用淡墨细线勾出直径4.6厘米的小圈,内钻孔,供装订用。


吐蕃文木简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在西域驻军大批内调,防守空虚。吐蕃乘机攻取陇右、河西和安西四镇,继唐朝后统治天山南北部分地域。今天,人们在若羌县附近,亦即古代米兰河畔,还可以看到吐蕃人当年驻戍的城堡遗址,中外考古工作者曾在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和用吐蕃文书写的木简。

花押


兽形钮镇纸

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唐代,高86厘米,1973年吐鲁番出土,木质,从躯体至牙齿是由三十六块大小不等木块雕刻后粘合而成。天王全身施彩,头部为火苗状,浓眉倒立,身穿铠甲上有龙头装饰,并用红、黄、蓝、绿、黑等色绘出流云、缠枝花卉、宝相花纹,色彩绚丽,富丽堂皇。天王俑是作为墓葬守护神置于墓室门外,保卫墓主人“安宁”之物。这类木雕天王踏鬼俑,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此一例。







弈棋仕女,绢质屏风残片,1972年出土。

       为丝质工笔重彩画。图中的贵妇人体态雍容丰满,神态优雅娴静,衣着华丽名贵的丝绸时装,坐在木榻上,凝视着棋盘。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一粒棋子,思索着如何落子。表现了贵妇人的悠闲、消遣和弈棋时注意力的集中与神情的投入。反映了唐代贵族妇女的闲逸生活情景。





双童图,唐,1972年出土。绢本,设色。

       图中描绘了正在玩耍的双童。双童身穿彩条背带长裤,足穿红鞋。左边的一童右手高举做放飞状,左手把一黑白相间的卷毛小狗;右边的一个凝神注目,仿佛发现了什么正招呼着同伴。双童肥胖健壮,形象生动,逗人喜爱,童趣盎然。

       唐代的“伏羲女娲”绢画。

       绢质,以白、红、黄、黑四色描绘,人首蛇身,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持规。二人上体相拥,下体相缠,是中国传说中的始祖神。无论是汉妆还是胡风的伏羲女娲像,都是人首蛇身,一男一女,上有日行,下有月形,四周布满星辰。圆圈来象征月亮。画面周围有大小不等的圆圈来象征星辰。这些绢画构图完美,笔法简练,着色浓艳,从而表现了盛唐时期繁荣景象,是研究这个地区丧葬习俗的实物资料。

圣地佛光耀千年


丹丹乌里克遗址

       位于策勒县达玛沟乡北90公里,系唐代遗址。房屋建筑遗迹以佛寺最多,平面呈"回"形,中央上台塑有佛像,土台四周围回廊,在回廊的墙壁上绘有壁画,有菩萨、小千佛等形象以及波罗迷文题记。从佛像和壁画反映的内容来看,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信奉的是大乘佛教。


玄奘西行画像


舞妓图壁画;菩萨头像壁画,均为复制品,策勒县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遗址出土。


舞妓图壁画







菩萨头像壁画

千手千眼观音成像,复制品。


轮王说法图壁画,复制品。

       唐代,泥质;高71厘米,宽44厘米;壁画人物身披散花纹袈裟,佩项圈,有头光和身光。

       彩绘泥塑天王俑(上左)、彩绘泥塑盔甲武士俑(上右)、唐代菩萨泥塑头像(下)。


彩绘泥塑天王俑


彩绘泥塑盔甲武士俑

唐代菩萨、比丘和供养人泥塑头像。




撇口陶熏炉。


龟兹乐舞图舍利盒,公元7世纪,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新疆库车东北的苏巴什古寺遗址出土。舍利盒呈圆柱形,盒盖呈尖顶,像个蒙古包。盒身直径37.7厘米,高31厘米。初发现时,真个盒身被红、灰白、深蓝三种颜色覆盖,并镶贴一些方形金箔作为装饰。初则未受人重视,直至半个世纪后,发现在盒外层颜色内有绘画的痕迹,经剥去外层后,才显露盒身上原有的绘画,这才引起日本学者们的注目。

       盒盖上有四个用联珠纹组成的环状图案,其中绘有翼天使,其形象与斯坦因在米兰佛寺遗址发现的有翼天使壁画和阿富汗哈达佛寺遗址窟顶的有翼天使相像。四个童子分辨演奏筚篥,竖箜篌、琵琶等乐器。盒身一周则绘由二十一人组成的乐舞图,并开有数个孔洞。


执杆单人画板(下);配剑人物木画板(上)

       在木板上用墨线画出一男子,头戴幞头,足穿长统靴,身穿圆领宽袖袍,左手握系于腰间的刀,右手抬起,伸出食指,面向前方,好像对前面的什么人连说带比划。此画仅用毛笔勾勒线条,画家的白描功底较高,用笔简练而准确,人物动感十足,呼之欲出。

螺钿双陆木棋盘,唐,1973年吐鲁番出土。

      双陆棋由陆板、棋子和骰子组成,中间似弯月的叫“梁”,左右各六个棋子,故名双陆。据说三国时由印度传入,隋唐至清风靡一时,乾隆禁止后,这种棋就知之者甚少了。


       这是件模仿真正围棋盘的冥器。棋盘带方形底座,底座的每个边均有两个壸门,四周以象牙镶嵌边条。表面纵横各19路棋道,共有361个交叉点,与现在的棋盘形制一样。




























漠北回鹘迁天山


回鹘文木牍

       史籍又称“回纥文”,公元9世纪至12世纪回鹘人使用的文字,记录的是回鹘语。回鹘人在公元840年西迁之后与中亚的粟特人多有接触,于是逐渐放弃了原来使用的突厥文而试用粟特字母来记录自己的语言,最终形成的回鹘文一直使用到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中国后渐趋消亡。




自左至右:桃花石汗钱币,约11世纪,1980年阿图什市托库尔村窖藏;皇宋通宝,1980年阿图什市托库尔村窖藏;阿尔斯兰汗钱,约11世纪,1980年阿图什市托库尔村窖藏。右上:鎏金铜狮子(复制品),北宋,1979年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遗址出土。


鎏金铜狮子(复制品),北宋

三嘴白玉吊灯,公元1098~1099年,长23厘米,喀什征集。

       白玉质。雕刻、打磨制作。灯嘴呈弧头的三角形,上面雕刻出长方形的灯蕊槽。三个灯嘴尾端相连,中间是十二瓣花的吊灯圆座。圆座中间有一圆形穿孔,可以串系吊绳。这一时期的陶灯多为一嘴平置使用。这件石灯三嘴,可以平放,可以吊置,造型独特,构思巧妙。外壁刻有回历“492”年字样。

木杆棉布绣花盘天秤(左),木柄剃刀(右)。




织物(左)、彩绘木杯(中)、尖底小陶器(右)

花卉缂丝

钱币、察合台金币






       哈卡尼亚文“请伯克赐财务书”(上左),为1959年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出土;汉文文书(上中),回鹘文文书(上右)博物馆没有标注;宋代回鹘文木牌(下左一),吐鲁番英沙古城遗址出土;回鹘文木夹板(下左二),吐鲁番胜金口遗址出土;回鹘文文书(下右一),1959年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出土。




蒙古西征立汗国




马具

双耳灰陶瓶(右),双耳灰陶罐(右)。







三足浅腹铁大盆(左),灰陶瓶(中),叙利亚文墓碑(右)。


自左至右:刻花灰陶盘,绿釉陶碗,龙纹瓷碗瓷盘

















金饰带(左上)、察合台金币(左下)、陶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