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市园林局

 菖蒲泛舟 2019-06-04
试论三坊七巷的古典园林与古树名木
发布时间: 2011-04-18 16:28 来源: 园林局 字体显示:

  邱泰斌

  (福州市园林局 350011

  摘要:福州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工程正在实施启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园林与古树名木保护也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就三坊七巷的古典园林与古树名木提出一管之见。

  关键词:三坊七巷 修复保护 古典园林与古树名木

  大家知道,福州三坊七巷是被誉为迄今为止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坊巷格局的城市活化石,它的坊巷格局、明清古建、名人故居、古典园林、古树名木,构成了一幅历史与文化的完美画卷。

  曾经居住在三坊七巷之一的文儒坊的近代著名诗人陈衍曾经写了这一副对联: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把自己一类的三坊七巷名流自比五柳孤松客(晋诗人陶渊明因宅边五柳树自号),向世人透露出这么个信息:三坊七巷间多有名流名木、名居名园,它们深隐于市,密不可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在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工程启动的日子,我们拜访并盘点了三坊七巷的古典园林与古树名木。

  

  三坊七巷曾是官绅的城市宅园,古典私家园林集萃地。大户人家宅院历史上多有园林布置,配置花木,叠石掇山,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基本追求,提供了一方闹市中的清幽之地,是一种荟萃文化、积淀传统的有力形式,艺术地体现了坊巷人的生命情调与心灵律动的形态。

  但历经沧海桑田和岁月剥蚀之后,如今三坊七巷留下的古典私家园林已寥寥无几,十分稀缺。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黄巷小黄楼是自唐以降迄今福州保存下来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古典私家园林,福州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还有一些园址遗迹可见,如光禄坊宋代郡守程师孟光禄吟台旧迹,宫巷沈家花园,郎官、塔巷两巷二梅书屋,塔巷王麒旧居,衣锦坊欧阳花厅、水榭戏台,宫巷刘冠雄故居、林聪彝故居以及作为参观三坊七巷的起点或终点的林则徐纪念馆等。其它大凡就了无痕迹了。

  三坊七巷造园风格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善于借景。庭园布局一般都位于住宅侧,与花厅相连。如二梅书屋等布局。中隐隐于市: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白居易《中隐》)。这是官宦之家出仕与退隐之间的调节场所,开门出仕,闭门归隐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造园讲究居、行、游、赏的统一。居民生活其间,游乐其间,它既是实际的日常生活场所,供人居住、读书、接待宾客、宴饮亲朋,同时也是怡情悦性、消遣精神、标榜风雅、超世独立的心理活动空间,是精神逍遥的理想天地。

  二是园林形式以山水为主。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亦可称为私家山水园。在中国园林中,山石、水体是构景写意、创造自然意境的关键因素。三坊七巷私家宅园,园无论大小,均有山石水池,讲究山水写意。假山大多采用太湖石砌筑(如小黄楼即以假山园林为核心,楼南太湖假山最重的一块即达一吨多),质量优良上乘,皱、透、瘦、漏。为了节省地方,设置在假山之上的亭子不少为半边亭或四分之一角亭。假山之下多用糯米、石灰、三合土等材料含蓄地塑起像钟乳石的雪洞(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故居假山雪洞保留较好,前后五个转弯,洞均冬暖夏凉),其功能作用众说不一。数峰湖石,一池清波,造成一种自然的感触,产生意会中的自然美感。

  三是注重植物造园。深化空间情趣,增添雅韵天地。植物配置常用的花木品种有樟、桂、荔枝、龙眼、白兰花、广玉兰、松、竹、梅、腊梅等。

  四是诗情画意,以小见大。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抒情写意、小中见大的园林,成为士大夫精神活动不可或缺的天地。五亩何拘,且效温公独乐常余半榻琴书,不尽数竿烟雨(计成《园冶》)。三坊七巷在设计园林、构图立意时,往往把诗、画的抒情画意的艺术精神融入于园林艺术之中。或点缀片块奇石,或构筑一二亭台,适当配置竹兰花木,再加上二三题名匾额于其中。三坊七巷古典私家园林主园景均有题刻或楹联点题,园林建筑物不多,用地范围一般也比较小。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

  福州古典园林与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手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均是城市山林意识的产物,创造闹中取幽、小中见大的人间闲地。从宋至清,一些福州人在江苏乃至苏州当官,如梁章钜、郭柏荫、林则徐等,隐退返乡后,带回了苏州园林风格;苏州人程师孟等在福州任地方官,也把苏州园林风格带到福州。但福州园亭规模一般比较小,建筑也比较简洁,尽量采用和传统福州民居风格相统一的布局形式,装饰色彩较素净、质朴、单纯。

  

  1993年,为了配合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坊七巷保护改造工程,我局和鼓楼区园林部门开展了三坊七巷古树名木调查摸底工作,对37株古树名木提出了避让保护措施(其中列入市区百株著名古树名木名录的就有13株),并对普查出的多株树龄在七、八十年的树木建议列入准古树名木予以保护。它们中,有传为小黄楼主人、唐名士黄璞手植的芒果树等(此处亦是江苏巡抚梁章钜,著名教育家、记名御史陈寿祺,我国最后一任册封琉球王的正史赵新等的故居),有宋福州郡守程师孟遗迹光禄吟台的古九里香、古朴树等,有清进士、知府林星章故居二梅书屋的古荔枝等,有船政大臣沈葆桢故居的古流苏,有曾官至布政使兼总粮台的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故居古榕树,有安民巷47号鄢家百年杨桃;也有名流郭柏荫故居的古苹婆,名商欧阳花厅的广玉兰;还有蕴存趣闻轶事的双抛桥双抛合抱榕,象征福州对外友好交往的天竺榕王西学泰斗严复故居的胸藏丘壑榕等。

  另据志书和其他有关书籍记载,文儒坊六子科甲宅院建造者陈承裘故居,园中老梅一株,至今枝叶繁茂,其他花树10余株,其中有曼陀罗、外国石榴等名贵品种;刘冠雄故居原楼前园林假山,植有桂花、腊梅、樟树等。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留下了一段记载杨桥巷故居悱恻缠绵的文字: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有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怅忆花前月下,梅香透逸,儿女情长,英雄气壮,近百年之后读之仍令人不免回肠荡气,潸然泪下。

  时隔近15年之后,我们在走马观花中不禁心灵震撼:如同三坊七巷整体状况一样,三坊七巷的古树名木也如同一位岁暮的老人,破败老化,现状堪忧,整个坊巷仅幸存下不足20株。

  在这些幸存者中,小黄楼的古芒果,二梅书屋的古荔枝,光禄吟台的古九里香、古朴树、古荔枝,光禄坊玉山涧河边的天竺榕王,林聪彝故居的小叶榕,郭柏荫故居的古苹婆,沈葆桢故居的白丁香,安民巷鄢家古杨桃,双抛桥双抛合抱榕以及林则徐纪念馆百年古榕(勉为其难凑个数)等处的古树名木长势较好,保护较佳。其余的,或因历经沧桑,自然衰老,已寿终正寝;或因天灾人祸,加速死亡毁灭;或面临濒危;还有的受困于建筑物、构筑物之中,立地条件不佳,生长环境恶劣,亟待复壮。

  如至今仍在沸沸扬扬宣传的王麒旧居的玉瓶树早已不见踪影;光禄吟台原有一棵全市最大的白丁香,因身上附生一棵笔管榕而蔚成合抱树著名奇观,白丁香早已被笔管榕无情地绞杀了(可憾人类至今尚无解救植物绞杀的灵丹妙药);有关书籍记载和宣扬的六子科甲陈承裘故居的老梅、曼陀罗、外国石榴等,刘冠雄故居的古桂花树等,以及林觉民《与妻书》中叙述的筛月影的疏梅等,早已在人间蒸发了。据实地查看,其中若干株古树名木的消失系源于原笔者缺乏实地勘踏调查,只是书来书去,云来雾去,或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或以讹传讹,子无虚有。

  古树名木,作为唯一以生命形态见证历史,并具有不可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们本身就是文化,就是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古树名木的保护价值与珍贵性,与名人故居、历史名园相比甚至有过犹而无不及。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名园易构,古树难求(计成《园冶》)。复壮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而荣耀的抢救性工程!我们建议由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牵头,结合三坊七巷整体修复保护工程计划,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注重抓紧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市民特别是三坊七巷居民不断增强知我古树名木、爱我古树名木、护我古树名木意识。

  二是加紧做好三坊七巷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挂牌等工作。要尽快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并发动群众特别是三坊七巷原居民以及知情者、热心人,对三坊七巷古树名木进行一次较彻底的普查,做好全面盘点登记工作,尽可能减少遗漏。还可以考虑学习借鉴上海等城市做法,将那些准古树名木(70—80年以上与有一定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以及那些与名人故居有瓜葛的树木列入准保护范围,建好古树名木后备队伍。

  三是要制定周密方案,讲究科学设计施工。古树名木保护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树制宜,搞好单体设计,做到人员、技术、资金、措施到位,特别是要研究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施工经费倾斜政策,以免因工作琐碎、单价偏低而影响施工队伍的积极性,讲究科学施工,注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切忌粗制滥造,造成建设性破坏。近期可结合三坊七巷修复保护一期工程,先对濒危的、重点的古树名木实施拆违工程,改善环境,采取科学的复壮保护措施。

  四是力求做到树体、生长环境以及景观环境三位一体保护好现有的古树名木和古典园林,使之与建筑相协调,形成良好的景观。

  五是要切实建立健全严格的保护管理责任制。加强平时的保护和监督工作。做到依法治树,严格执法,任务到户,责任到人。

  六是要加强古树名木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和科研工作。组织科技攻关,课题研究,注重学习、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使保护工作步入科学轨道。

  三坊七巷古典园林与古树名木保护如何,体现了福州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素质,也是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上管见,旨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