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也纳之战和羊角面包

 维也纳导游厉伟 2019-06-04

维也纳之战和羊角面包.mp3 来自丁大白话 11:32

音频编辑:丁焰                 图文编辑:大娟子

1683年为止,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向欧洲扩张数百年了,灭亡了一个又一个基督教文明的国家,占领了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巴尔干半岛的大片土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也曾受到奥斯曼军队攻击。

这一年的714日,奥斯曼军队再次进攻维也纳城,这次土耳其动员了175千人的部队,其中有禁卫军,也有地方武装。一路上还不断有仆从国的军队加入进来,包括战斗力强大的马穆鲁克骑兵,最后当匈牙利新教徒军队加入时,这支远征军规模已经达到了25万人之多,各类大小火炮多达150门,而维也纳守城部队只有不到13千人。在经过贝尔格莱德时,奥斯曼苏丹停下来进行休息和狩猎,将最高统帅权交给 大维齐尔(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巴沙 负责。大军迅速挺进到维也纳城下,但由于此前维也纳已经将城市按要塞的要求进行了改建,堡垒壕沟的防御体系让奥斯曼军队在初战中无功而返。攻城战变成了围城战。

在欧洲的基督教国家里,当时很少有常备军,采取的是募兵制,而在紧急情况下向农民征召军队士兵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援军组建完成,并开赴维也纳之前,维也纳必须守住城池,否则,作为中欧和西欧门户的维也纳一旦失守,欧洲将门户大开,整个基督教文明就将被奥斯曼帝国冲击得体无完肤。

奥斯曼军队发炮、挖地道、埋地雷,为了攻城想出了种种办法,而维也纳守军则挖掘反攻城地道,对付奥斯曼军队的地道战和地雷战。城里的一位面包师,通过自己面包炉发出奇怪的声音,发觉了奥斯曼人的一条地道,并帮助守军及时将其破坏。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发明了一种貌似土耳其新月形状的面包,后来被叫做羊角面包。

奥斯曼军队的围城持续了一个多月,虽未攻下维也纳,但断绝了维也纳与外界的联系,城中的食品和饮用水都出现了困难。与此同时,围城军队调来了重炮,接连爆破城墙。94日,维也纳守军已经因伤亡、缺粮和流行病爆发而精疲力尽。奥斯曼军队再次炸出一道缺口,维也纳眼看就将不保,就在基督教文明生死存亡的关头,德意志诸侯的援军到了,47千名来自洛林、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的德意志军队被召集起来。而波兰国王索别斯基也率领27千大军南下,其中就有当时欧洲最精锐的波兰翼骑兵,他们将以不足8万的数量,挑战奥斯曼的几十万大军。

1683912日早晨,索别斯基指挥联军攻击围城的奥斯曼军队,他将联军布成弧形阵线,由奥地利皇家陆军中将 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 扬·乔治,率领各自军队组成左翼,巴伐利亚等德意志诸侯军队组成中军,索别斯基亲率波兰军队组成右翼,成为全军的总预备队。

联军的左翼和奥斯曼军队的右翼发生接触,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洛林公爵的帝国胸甲骑兵装备优于奥斯曼的西帕希骑兵,取得战场优势。后来成为欧陆名将的欧根亲王也参加了这场战斗,年仅19岁的他,率领自己的骑兵中队,一举击溃面对的奥斯曼骑兵。

战斗持续胶着,下午4点,已经建立稳固阵地的波兰人发起决定性的攻击,数千名最精锐的翼骑兵从联军右翼冲出,直接攻击正在同本部中军步兵激战的奥斯曼近卫军侧翼。中世纪战场上的骑兵侧翼冲锋是致命的,奥斯曼的进攻队形完全被冲乱,联军步兵随即也发起冲锋,围攻奥斯曼军队最精锐的近卫军。两个小时后,联军稍稍后撤进行重新排队,再次发起骑兵冲锋,3千名波兰翼骑兵打头阵,大量东欧轻骑兵紧随其后,数千名德意志骑兵殿后,总计18千名骑兵,浩浩荡荡的冲向土耳其人最后的阵地。这是几十年以来欧洲战场上最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了,奥斯曼军队本来还可以抵抗一阵的,但主将穆斯塔法在下午的溃败后,已决心撤退,他带着少数随从和大量财产,溜之大吉。撤退中的奥斯曼军队,在遭遇空前规模的骑兵冲锋后,全线崩溃。三小时后,联军的龙骑兵部队进入了维也纳,指挥官路德维希难掩激动之情,说出了古罗马名将凯撒的名言:“我来,我看,上帝征服一切!”

维也纳之战,在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战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此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欧洲国家的复兴,成为大势所趋。历史在这里发生了转折。两百多年来,奥斯曼在欧洲大陆上少有败绩。但随着这场战役的失败,他们对欧洲腹地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能力,戛然而止。

至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帝国,则在维也纳的艰苦战役中,浴火重生。他们开始更大力度的反击,并且直接参与到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的战争。二十年内,奥斯曼的占领的匈牙利边区与前进基地贝尔格莱德,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战利品。这些胜利反过来也帮助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外交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再反观波兰立陶宛王国,索别斯基指挥欧洲联军,把维也纳从奥斯曼入侵的噩梦中拯救出来,使波兰国力达到鼎盛,然后,盛极而衰。如果索别斯基知道短短几十年后,将要面临俄、普、奥三国的三次瓜分,以及波兰王国会从欧洲地图上被抹去123年之久,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后悔参加这次的解围支援战?会不会连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可是历史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更无法重来,只能被时间的车轮不断的推进。

维也纳之战总结:

双方参战兵力:

欧洲联军8万,奥斯曼军25

双方战术:

欧洲联军:步兵接战时骑兵冲击敌人侧翼;密集排队进行大规模骑兵冲锋

奥斯曼军:近卫军精锐在前,步兵在后,正面接战敌军

战斗结果:

欧洲联军伤亡3500余人

奥斯曼军队阵亡15000余人,被俘5000余人

欧洲联军胜。

再来说说,羊角面包。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围城以后,决定在夜间挖地道偷袭维也纳。城里的面包房师傅们早早的起来工作,发现面包炉里面发出奇怪的声响,从而发现了地道,并及时拉响警报,连同守军将地道破坏,阻止了偷袭行动。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面包师傅们把面包做成了号角的形状,也近似乎土耳其新月旗帜的标志,后来这种面包被叫做羊角面包。1770年,奥地利公主 玛丽·安托瓦内特(玛利亚·特蕾莎女皇的小女儿,法王路易十六的皇后)把羊角面包正式带入法国。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早在1549年就有历史记录说,巴黎皇室就有了羊角面包。

总之,不管哪种说法,羊角面包如今已经成为法国和很多欧洲国家早餐桌上,不能缺少的主角了。怎么样,明天早晨来一份羊角面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