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的这些信号要注意,脑瘤发现要趁早!

 anjian199 2019-06-04

“癌” 往往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直接因素,“脑癌”也是一样,造成死亡的往往是脑瘤不断增大引起脑组织压迫造成的功能丧失甚至死亡。除过脑部转移瘤之外,脑部的原发肿瘤当中,脑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病率约占原发性中枢系统恶性肿瘤的46%,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由于疾病的部位及生长特性,GBM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5.5%。

GBM为何生存率如此低?

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率低跟肿瘤本身的特性脱不开关系:

1. 生长特点

脑胶质瘤细胞瘤GBM的生长特性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相同,都是呈浸润型生长,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不清, 可侵犯到脑部的血管系统周围,可随脑脊液播散,并可随神经纤维走向进行迁徙,生长迅速。

2.病理特征

GBM的镜下表现为瘤细胞密集、分化差、细胞核高度异形,且伴有组织出血坏死,毛细血管成团状增生,血供丰富。另外复发的肿瘤细胞分化往往更差,侵袭能力增强,并且对前面应用过的药物耐药,再治疗的反应率非常低。

3.临床表现

GBM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表现为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嗜睡、反应迟钝、癫痫、偏瘫等。肿瘤发生的区域不同出现的症状往往不同,它不像是其他疾病,比如心梗就会出现胸痛放射痛,胃溃疡出现胃痛等等,GBM的发病症状可以是头痛也可以其他疾病也可以没症状。

4.GBM的治疗

GBM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和脑部组织的重要性,往往手术的残留问题也是GBM复发几率几乎为百分之百的重要原因之一。

放疗和化疗也被用在GBM的手术辅助治疗当中,但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放化疗的效果也是收效甚微。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逐渐被应用在GBM的治疗当中,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都不太客观,GBM的中位生存期也仅约为1年。

如何早期发现GBM?

GBM的治愈率低,生存时间短,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有以下7个症状你需要警惕了……

 持续加重的头痛

头痛的症状很多人都会有,但不是说头痛就是脑瘤了,不要过分紧张,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在原发病因好转后(如感冒痊愈后)会自行消失。这里强调的是“持续加重的头痛”!脑瘤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会伴有头痛,随着肿瘤的增大,脑组织受压迫时,会出现头痛,并且会进行性加重,如果再伴有以下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了。

喷射状呕吐

颅内压的增高往往会引起呕吐的发生,尤其是喷射状呕吐。这种呕吐的症状区别于消化系统的特点是不会伴有胃胀、胃痛、反酸等胃部不适的症状,并且跟进不进食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视力障碍

短时间内的视力下降、复视、视物不适(如出现视物变形、闪光等),要引起重视,很多人都以为是近视或老花,反复在眼科就诊,症状迟迟得不到缓解,结果一做头颅核磁及MRI是脑瘤,所以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记得留个心眼,做一下相关检查来排除脑瘤。

失语

当肿瘤侵犯到语言中枢的时候往往会表现为语言的障碍,当出现突然的失语症状时应该要进行颅内肿瘤的排查。

精神异常

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如半年)出现明显的进行性记忆力减退或反应力下降、计算力下降这类症状,往往由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亲人最先发现并送医就诊,有的被当作老年痴呆症而误诊!

偏瘫、肢体异常

行走不稳、单侧肢体无力或发麻、偏瘫等可能是病变累及颅内运动功能区或感觉功能区,也可能是脊髓病变所致,建议及早到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进行专科检查。

癫痫

指成人出现的癫痫,如排除颅脑外伤所致,则多数为颅内占位引起,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寄生虫肉芽肿等,往往需要外科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