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小议:寒水石

 渤海扁鹊 2019-06-04

《本草经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侥,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

陈士铎曰:寒水石味辛甘气寒无毒。入胃经。却胃中大热,五脏伏热亦可祛解,并解巴豆、丹石诸毒。兼治伤寒劳复,散积聚邪热,止烦闷喉痹。消渴可除,水肿可去。此物存之以解热毒,亦药笼中不可少之味也。寒水石可以泻有余之邪热燥热,而不可泻不足之虚热,燥症之不明于天下也久矣,而润燥之药又无多几味。余独存寒水石者,所以救燥热之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