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团养老,给晚年一个安顿身心的“家”

 健康慢走 2019-06-04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收费高昂,家庭养老缺乏照料、情感空虚……每个人的“养老”规划,近年来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发展引起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等原因,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并且这一群体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于是,“抱团养老”成为不少“空巢老人”自发的选择。

1

佛山试验

因球相聚,退休教师抱团养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退休教师将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潇洒、自由。

20余名老人早年因共事相识,退休后又因爱好相聚,从隔三岔五的网球活动,到高龄登上海拔3000余米雪山,这帮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明显比普通人过得更有趣。

今年82岁的戴发惠是佛科院网球队的一名球员,为此他还特地购买了一套专业的球拍、衣帽和球鞋。数年前,佛科院的一群退休教师自发组成网球队,闲下来了就打球、散步,不亦乐乎。大家每年还会有一两次的国外旅行,省内旅行更是说走就走。外出旅游时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订酒店、机票,有的负责设计线路,有的负责管理财务,做足功课后才上路,路途上互相照顾,成员间也早已培养出默契和信任。

他们从工作时就相识,退休后住在同一个大院,又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如果有谁身体不舒服,其他人便会主动提出照顾。在戴发惠看来,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不离开家的抱团养老。大家每天都在一起,互相照应却又没有离开家,既有生活乐趣,又有个人自由,“和老人院有很多限制不同,我很喜欢我们的团队和现在的生活方式”。

2

杭州创意

租个别墅和陌生人抱团养老

精装修500平米大别墅、一方鱼塘、半亩菜园、每个卧室都配有卫生间……这是79岁的朱荣林和74岁的老伴王桂芬在杭州余杭长命村的家。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两位老人居住在这么大的房子不但觉得孤单也浪费空间。2年前,老两口突发奇想开始出租自己别墅,相邀年纪相近有共同语言的人住进家里。60岁以上80岁以下、能自理、喜欢打麻将,这些都是王桂芬对租户的要求。如今,这栋“豪宅”里前前后后已经入住过10多位老人,他们选择这里的原因很多:环境好、吃的好,不愿住养老院死气沉沉。

于是,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聚集到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开始摸索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抱团养老。一日三餐怎么安排、锅碗盘谁来洗、清洁打扫谁来做、收支如何平衡……这些都是老人们要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群陌生人要如何相处才能不心生嫌隙。

老人们表示,近两年来,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有矛盾也有喜悦,养老生活也在这种碰撞中不断前行,老人们一起制定的《结伴养老协议》也在不断完善。村里的人表示很羡慕,觉得他们过上了神仙一样的生活。“我们是中国抱团养老成功典范第一家。”房客蒋一纯说。

3

英国案例

单身退休女性共居养老

谢拉奶奶下周就要80岁了,她给自己买了一双漂亮的拖鞋作为生日礼物。88岁的海蒂奶奶在厨房忙里忙外。64岁的安娜则在门口打扫卫生。接下来,她们还会跟另外23个老姐妹一起共度晚餐,看电影,练瑜伽。

这不是一次老姐妹之间的聚会,而是英国首个单身退休女性共居养老社区纽古兰(New Ground)住户的日常生活。

社区位于伦敦巴内特,共有住户26人。目前社区的愿景是成为一个单身退休女性共同对抗孤独、掌控自己晚年生活的社区。她们的年龄在50到88岁之间,都是因为离婚、丧偶、未婚等因素处于单身状态。

1990年,社区的发起人玛利亚发现女人比男人更容易遇到老后贫困、孤立无援的问题。英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近70%是女性。 她们通常因为育儿、照顾家庭等因素,较早离开职场,且女人比男性长寿,晚年不容易找到伴侣。

1998年,玛利亚偶然了解到荷兰有一种共居模式,她和6位单身女性朋友便聚在一起开始讨论同居养老的可能。之后的18年间,参与共居计划的成员来来去去,最后在几个非营利组织的赞助下,纽古兰社区终于在2016年底落成启用。

社区内的每个公寓都有独立的门廊和花园,内部设有无障碍设施,例如加宽的走道、电梯等。姐妹们一起生活,还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社区有值日制度,大家轮流清扫、煮饭,每周定期聚餐,还自发组成各种工作室发起各种项目,也经常开会讨论,如何让社区更宜居。

4

观察眼

社会应给与理解和支持

近年来,随着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一方面子女忙于工作顾不过来;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虽然专业性强,但缺乏家庭式的情感关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互为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或同住一个村庄、社区,或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自发“抱团”生活,他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这种被称为“抱团养老”的新养老模式,让不少老人产生了期待。

“抱团养老”看上去很美,但是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模式,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抱团养老”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老人有稳定的收入、一定的兴趣爱好、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自理、老人相互之间比较大度能和谐共处等。

完全靠老人自发组织,不仅增添了他们的负担,也无法保证效果和持续性。其实,我们可以帮助老人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抱团养老的住房,在消防、安全、卫生、无障碍通行等方面,应该设立相应的标准,地方政府不宜过度干涉老人的生活,但应该有服务意识,有专业人员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检查。其次,“抱团养老”可以和社区养老服务结合起来。社区养老服务可以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也可以把“抱团养老”的老人作为一个居家群体,为他们提供服务。有关部门、社区要对“抱团养老”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予以支持、提供服务。

老人们没有被年龄限制,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在不干涉他们现有生活和快乐的前提下,社会、政府有必要在服务和相关政策上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与空间。

<完>

编辑 | 退休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