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李涣 2019-06-05

在生活中,很多人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问题?

自己总是想得多、做得少,这样的缺点有没有办法改正?

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该死的讨好型人格?

似乎,当我们想起自身的性格特点的时候,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总是那些让我们不满意、我们想尽办法摆脱的缺点。这些缺点,就像是白色衬衫上的污点一样,那么的显眼、突兀。

可奇怪的是,有时你越是想要摆脱这些讨厌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越容易赖在身上不走。

例如:

越想克服上台紧张的坏毛病,越这么想,就越会感到紧张;

越想摆脱“强迫症”的念头,越容易对不规则的细节而感到抓狂;

越想逼迫自己睡着,反倒越容易失眠……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不完美的特质,就像是一个爱惹麻烦的坏朋友,时不时出现,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

该如何面对自身不完美,找到满意的生活呢?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想必,每个人都用过很多方式,让讨厌的特质尽可能地少出现。

最常见的,就是压抑

因为不想成为某一种人,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回避这种特质。

然而,刻意压抑某一种特质需要耗费很大的心理能量。

就像你给自己筑了一道“堤坝”一样,这道“堤坝”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情绪水流的压力。久而久之,人就会感到疲惫、枯竭,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在“哥哥”张国荣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中,他扮演了一位常年压抑着心理秘密的心理医生阿占。

他中学时的女友因不想和他分手而选择了自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年轻的阿占选择了压抑。他不仅扔掉了与女友相关的所有物品,而且还强迫自己彻底将女友遗忘。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他以为,选择了压抑、遗忘,事情就会跟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一直都没有办法爱上别人。而当他再一次动感情的时候,女友的幻觉又反复地出现,不断地干扰他的回忆……

压抑,能缓解一时的痛苦,但是却无法解决问题本身。

其次,我们还经常用自责来惩罚自己。

我们的大脑中,似乎住着一位严厉的家长。

一旦我们表现得不好,它就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指责: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小事也能被搞砸?

你真是世界上最蠢的人了!

没有人会喜欢跟你这样的人交往……

实际上,这种声音可能来源于我们成长的经历。如果小时候经常被责备、训斥,别人的这种评价就会被我们内化成自己的声音。

在日本著名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松子从小就得不到父亲的夸奖和喜爱,相反,一旦犯错还会受到父亲责备。

于是,年幼的松子形成了心理定势,她总是会以为:“一定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得不到爱。”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她遇到了很多的“渣男”,有对她始乱终弃的,有对她实施暴力的,还有锒铛入狱的……但几乎无一例外,她都认为是她的问题而忍了下来。

过度自卑,成了她一生痛苦的根源。

自责,不仅会让人变得自卑、畏首畏尾、拖泥带水。严重的还会产生自残、自杀的念头。

还有,“合理化”也是我们常用的应对方式。

合理化,通俗地说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它看似是一种“接纳”,但其实并没有触及问题本身,不能帮助我们获得提升。

例如,当我们不接受自己能力不足是,我们会找借口说这件事情太难做了。但实际情况是,即便事情很复杂,有的人还是能很出色地完成任务。

当我们指责他人、抱怨环境,批判生活中的种种不公时,其实我们是在为自己开脱。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赋闲在家”。

一开始,朋友们还会给他介绍工作,以为这样能够帮助他。可是,他总是以“这个专业不对口”“这个前景不好”“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等各种理由来推托。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慢慢地,大家就有点不耐烦了。一次,一个朋友忍不住说了句:“你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就真的成为啃老一族了!”结果,他涨红了脸说道:“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失业的人多了去了,又不是只有我一个!”

于是,我们终于领悟到,我们是帮不了一个“凡事都为自己找借口开脱”的人的。

可见,“合理化”只会让人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总之,不管是压抑、自责还是合理化,都在说明一点:我们不能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要与这些讨厌的特质划清界限,最好让它们从生活中永远地消失。

说实话,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这些方式都算不上一种健康、积极的面对方式。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该如何面对自身的不完美,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积极的呢?

首先,认清一个基本的事实:没有人生而完美

不论是手握大权的总统、身家上亿的巨富、魅力十足的明星,有谁敢说自己是完美的,不会遇到任何人生烦恼呢?

而且,用一个发展的视角来看人们的一生,也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是从弱小中不断获得成长,才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的。

因此,任何的不足、短板、缺陷都有可能长期伴随着我们。

看清了这点,你就不会因此而痛苦。

“科学天才”爱因斯坦曾被老师怀疑智力缺陷,美国总统林肯也因口吃问题而被人嘲笑。然而,他们都没有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或许你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够出色,或许你因脾气不佳而备受困扰,但是没有关系,世界是会变的,你也一样。

其次,了解不接纳背后的深层动机

我们之所以不接纳自己,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你需要成长。

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你认为“五音不全”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你就不会在提升音乐水平上花费心思。很可能,你的音乐水平就止步于此。

也就是说,不接纳给了我们改变的契机和动力。

遗憾的是,我们的大脑经常错误地理解了这一信息。如果不认真思考,它会很直接地认为“我们身上有着糟糕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给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金子总是藏在暗处。当你了解到潜意识的深层动机时,你就有了转变观念的勇气。

最后,寻求性格的升华和超越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如果我们能承认和接纳人格中的阴影,就会对精神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们必须学会允许自己身上的各种可能性和谐共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也必须借由自身的不完美,来认清自己的真实面貌,并达到对人性的透彻理解。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当你不再否认自己的恐惧,你就获得了最宝贵的勇气;当你敢于向别人坦诚自己的不足,反而会赢得他人的赞赏。

此外,当你能够接纳自己、原谅自己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接纳他人、原谅他人。你的情绪会因此变得平和,生活也会有了幸福的可能。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不完美是一种契机,它能开启人生多重的可能性。

只有我们接纳了不完美,我们才能够发现、利用这样的契机。

也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认识自己、了解人性。

与其做一个好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好人,只是活出一半的自己;而做一个完整的人,则是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相关图书推荐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真实的自己

《真正的接纳,就是爱上不完美的自己》

爱丽丝·博伊斯 著丨李昀烨 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