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明朝修《永乐大典》藏于深宫,而清朝修《四库全书》却公布天下?

 燕山茶社 2019-06-05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当年的一部《永乐大典》堪称历史上最全的百科全书,里面集结了所有历代的文化精华,由大明第一才子解缙为主编官,历时五年之久,参与编写的人员达到两千多人,一共3.7亿字。

书成之后朱棣大喜过望亲自执笔为书命名为《永乐大典》,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这光辉的一幕,这部巨作当时我想主要是朱棣为了表彰自己用来给后人看的,因为修书是只有盛世才能做的事情,当时永乐在位期间也百姓们安居乐业,郑和几下西洋传播大明中华文化,所以完全对得起盛世这个称谓,这部大典一万多册,几亿文字,我想民间的百姓谁也没那个闲工夫去读这东西吧,如果印刷发型的话那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

而满清修的《四库全书》其实是个笑话,毁的书籍比修的书籍更多,这是摆明了搞文字狱,为了篡改历史毁坏中华文化的政治事件,乾隆是个极其虚荣的人,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想表现出来,满清终其两百多年把一个灿烂文化的国家硬生生搞成了麻木不仁的僵尸王朝,这等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至于为什么公布天下那也只是虚荣心在作祟而已,为了表现自己统治的王朝不比明朝差,典型的跳梁小丑行为,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