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致远为何被称作曲状元?看他的著名代表作天净沙就知道了!

 把尔裁成三截 2019-06-05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最有名的一首小令,也可以说成散曲。这首曲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极具画面感。我们单看曲词中的意象,一幅夕阳晚景图就如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更是一股凄凉断肠的意味。譬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它们共同营造了阴沉、昏暗、凄清的抒情氛围。

许多评论家说起这首曲子,都为之惊叹,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此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天净沙·秋思》中景与物之间“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的相互关系。

那么,马致远究竟是如何展现二者的呢?原来他先以自己看到的一些物象开头,尔后由眼前之景写到人事,精妙地道出了断肠人漂泊天涯的苦楚。

起初,作者看到的是一幅破败之景,即秋风中立着的枯藤和老树,还有一群乌鸦,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中途时,他忽而看到小桥、流水和一户小康之家。最后,镜头转向自己,写自己骑着一匹瘦弱不堪的马,艰难地行走在夕阳下。整首曲子可谓抑扬顿挫,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场秋思,历来都为人所称道。而它实际上只是想表明一个“苦”字,其中一是羁旅之苦,二是孤独之苦,三是壮志未酬之苦。我们都知道马致远也曾有过一腔热血,他一心只为求取功名,但因权臣排挤,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总之,《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充满了故事感,它写于马致远前往蜀山的路途中,此时是马致远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但是,人生的不如意反而成全了马致远,他凭借一首天净沙,获得了“曲状元”的美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