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电脑培训的昔与今(上)

 木讷叟斋 2019-06-05

电脑培训的昔与今(上)

柏森

我本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只是因为专业工作之便较早接触和使用电脑,加之自己喜爱电脑,虽“半路出家”但尚能“紧跟潮流”,久而久之便被周围的人视为“行家”,以至于被学校等单位“请”去,为初学者的“电脑培训班”上了好些课。十多年来,这种“电脑培训班”也在不断变迁着,颇值得回顾回味一下。

记得“主讲”的最早一次“培训” 大概1992年或1993年,属于 “只讲不练”的普及电脑知识的讲座,地点在工厂技校的一间大教室,参加者都是厂里的中层以上干部,利用下班前的两个小时开讲。我准时到教室,只见黑压压一片“大小干部”都已在翘首以盼。于是,我在黑板上大书一幅“对联”:

大机小机微型机机机有用,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情。

这当然是从古人的一副名对偷换而来的,其含义对如今的人们来说早已不言自明,不过在那天我的这副“对子”确实吊起了听众的胃口。

我由远至近、由大及小,首先用那年头刚打完不久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作引子,讲美国特工如何施用“计算机病毒”定时攻击瘫痪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讲美军把神秘的“手提电脑”配备到班以下作战单位配合军事卫星构成地海空立体通讯指挥系统等等,着实让听课者听得如痴如迷。接着切入正题,大讲国外国内以至于本地企业运用计算机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时,听众脸上开始有了不同的表情,看得出来,兴奋者为数不少,半信半疑或不以为然者却大有人在。最后讲计算机激起应用的发展趋势,当我讲到电脑将会普及到普通家庭时,下面便是一片哗然。

课后,一位领导打趣的问我“姚工,你的家里什么时候买电脑?”我立即反问道“领导,你们什么时候给计算机室买台电脑?”我这一激还真有效,不久,厂里便特批了一笔款(大概有三、四万元)给计算机室,买了一台组装的486机和一台宽行的针式打印,这就是当时的新款流行配置!

也就是在那几年,兴起了一阵机关干部学用电脑的热潮,起因据说是当时的某位中央领导提出干部要“三会”:会说话(会讲英语)、会写字(会用电脑)、会走路(会开车)。这期间我被区工会的职工学校请去为区机关干部的电脑培训班上课,同班任教的还有一位当时在本地“下挂”的计算机博士(现在只记得他名字叫“劲松”),真让我有点惶惶然的感觉。

学校有教学机房,教、练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脑培训”。培训用计算机机型都还没有进化到“奔腾一代”,15英寸的CRT显示器,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单色”的。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打字和文字处理,用国产的拼音输入法、WPS和CCED(制表软件),还要教DOS(CCDOS)命令,这让教的人和学的人都十分吃力,更何况“受训”的人都没有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也一点不奇怪,因为当时的电脑尚属昂贵而稀少的“高新技术”设备。

尽管如此,学员们都十分努力。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来上课,教室和机房灯火通明,临到下课都还恋恋不舍离去。参加培训的大都是中青年干部,其中有一位约莫二、三十岁的女同志特别引人注目,她时有缺课,但是一旦来了就埋头苦学苦练,而且进步明显。问旁的学员才知道,这是一位刚提拔不久的区委领导,而且属于“第三梯队”的人选。果然,培训班结束后不久,就听见学校领导说此人已调到市里任职了。其他学员以后的情况如何我不得而知,也少有见到了。不过,有一两位参加过这次培训的区工会干部对我的“教学效果”印象深刻,以至于事过十多年后,他们还想得起我,又通过职工学校来找我去为新的“电脑培训班”上课。如今的“电脑培训”可谓今非昔比,这是我的下篇要写的内容了。(待续)

2009-09-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