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昌厚田沙漠

 zqbxi 2019-06-05
南昌厚田沙漠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南昌厚田沙漠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南昌厚田沙漠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随着厚田沙漠游的渐渐为人所熟知,很多人开始了解到,在山清水秀,雨量充沛的南昌附近,居然也有着一大片沙漠。那么,在绿洲环绕之下本应是清水涟漪的地方,为何会神奇地出现一片宽广的沙漠呢?这绿洲中的沙漠和大西北的戈壁沙滩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从南昌市沿赣江溯江而上20公里,就能见到一片面积达十几万亩的沙漠,它就是经过欧共体和中科院兰洲沙漠研究所专家论证,被称为“江南第一大沙漠”的厚田沙漠。有关厚田沙漠,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据新建县厚田乡厚田村村民介绍“我们当地有个姓谭的,他家里出了一个地仙叫谭安安,他说他看到我们地下有龙走动,他跟当地老百姓说。哪天哪日有九个背包袱的人会走我们当地过,来朝拜我们,如果他们来了以后要把他们打死,不打死的话这个地方受不了,(果然到时)我们老百姓见到有九个人走来,(当时)老百姓说他说梦话,活生生的人怎么可以打死,所以没有听他的话放走他们,沙龙成了这里,不久沙子长起来了。”
       神话固然奇妙,但这片荒凉、宽广的沙漠却给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龙王庙村位于沙漠的中心,这里住着200多户村民。千百年来,滚滚沙尘不仅阻断了他们所有的治富道路,甚至连喝水都成了龙王庙村艰难的事,村中几乎家家有被沙土淤塞、掩埋的水井。面对无情的沙漠,村民们脸上呈现的更多是无奈。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南昌周边地区,象龙王庙村一样饱受风沙之苦的村镇还有很多,仅在新建县,就涉及厚田、生米、等9个乡镇。现代的科学调查表明,南昌这片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新建县厚田乡、南昌县岗上镇及富山乡等地,总面积约13万亩,是亚热带最大的一处风沙化土地区域。

  长期以来,沙漠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尽管濒临赣江、抚河等大的江河水系,但由于当地风大,导致沙子非常容易堵塞农田灌溉渠道,农田灌溉也十分困难。特别是每年的夏末季节,通常风力都达到7-8级,连房屋都能被沙土掩埋。那么,在雨量充沛、绿草茵茵的绿洲腹地缘何会出现一处如此大面积的沙漠呢?难道,它真的就象当地人传说的那样神秘莫测吗?

据说,厚田沙漠实质是赣江河床变迁留下的产物。距今7千至1万年前,这片区域曾是赣江古河床所在。后来因为赣江下切而致使两岸抬升,原赣江的冲积物在旷古不息的季风吹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下,导致河沙不断被冲积上岸,最终日积月累,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当然滥砍滥伐以及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植被,也是厚田沙漠形成的重要诱因。不断增大的沙漠不仅吞噬良田,淤塞河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日渐成了南昌地区一处严重的生态隐患。

  对沙漠的危害,当地居民早就不堪忍受。于是,从很早开始,人们就在如何治沙固沙上动了不少脑筋,但始终成效不大。面对沙漠化的层层逼近,人们只能无奈的步步退让。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南昌风沙化土地治理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沙进人退才真正成为了历史,南昌也开始了“人进沙退”的治理进程。

  上世纪80年代初,一篇发自海外的有关“厚田沙漠逼近南昌城”的新闻报道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中科院院士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朱震达教授深感震惊。

  时任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的朱震达教授被誉为新中国治沙“第一人”。当时在参加一次国际治沙研讨会上,朱震达教授凑巧看到了《文汇报》英文版上这篇“厚田沙漠逼近南昌城”的新闻报道,他大为吃惊,也引起了他的高度兴趣。会后,他立即会同国家林业研究所的专家乘飞机来到南昌,对整个南昌地区风沙化土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加以深入地研究。
       一篇海外报道意外揭开了南昌治沙的新帷幕。由于厚田沙漠地处亚热带,受季风的影响,该区域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明显的特点。针对这种气候条件,专家们经过考证后认为,通过采取植树造林、种草固沙和喷水、灌溉等治沙措施,厚田沙漠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治理。

 最终,中科院及国家林业研究所的专家们提出的科学治沙意见引起了南昌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南昌市科委与中科院兰州沙漠防治所紧密合作,在新建县厚田乡建立了“亚热带风沙化土地综合开发南昌试验站”,厚田沙漠治沙工作随即全面铺开。

 治沙首先是要建立有效的防护林带,然后逐步完善沙地植被,使整个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良性循环。通过摸索,治沙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创造了造林种草的成功方法,10多年来已植造了大片的湿地松林、果林等4万余亩,使大部分沙山变得郁郁葱葱,流动沙丘基本得到控制,沙进人退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在厚田沙漠地区,目前沙漠植被基本以美国湿地松为主。这种松树具有根系发达,耐风沙,生长速度快,适宜在水量充沛的沙化土地中生长等特点,用于固沙,防沙具有很好的效果。如今,广为种植的湿地松不仅控制了厚田沙漠的蔓延,还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厚田地区的生态环境,现在沙漠四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物链系统。

 “不经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今的厚田沙漠,经过几番治理,已然是旧貌换新颜,成了绿意盎然的丰美之地和颇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睹今思昔,回忆起当初治沙的种种磨难,每个亲历者心中仍有许多深刻的经历在心头回荡。

 如今,经过20多年的治理,这处“绿洲中的沙漠”大部分区域已披上了绿装,仅保留的1000多亩沙地也根据新的治沙理念建成了沙漠旅游公园。景区内沙丘纵横、浩瀚广袤,远处的赣江、锦江奔流不息,两江交汇形成美丽的“月亮岛”,水天一色,百舸争流,旁边的村落稻花飘香、炊烟袅袅。“这里水草肥美,却有浩淼沙海;身处水乡,偏又平添朔北景致。清风徐来,草香扑面;转瞬便见细沙沾衣,欲拂还休。”这首现代短诗就是今天厚田沙漠真实的写照,使人们在欣赏水乡沙漠奇特风光之时,也能感受生态变迁的历史印记。

 经过近二十年的治理,环南昌周边地区的绝大部分沙漠化地带又重新恢复成为绿洲,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从绿洲到沙漠,又从沙漠回到绿洲。水乡沙漠的变迁折射出一个关于人与环境之间相生和谐的道理。我们在选择如何对待自然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选择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