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三解读《帛书老子》 第二章 得一

 三月三解老子 2019-06-05

第二章   得一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寕,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其致之也。 

注释:

一:排在道后面的第一位置,最接近道的存在形式,排在无前面,属于没形成阴阳两面的单体。代表领先的地位,最高的位置,就是“登峰造极、天下第一”的意思。

     得一:成为第一,处于领先地位。描述的是极致,顶级,登峰造极。

     神:神明,万物阴阳变化的主宰者。 

直译:

根据过去的规律,世界万物“得一”的状态:天“得一”而清正,地“得一”而安宁,神明“得一”而灵验,低洼的山谷“得一”而水草充盈,领导者“得一”,天下人会投奔你、拥戴你,而成为王者,这就是登峰造极的极致表现,这就是万物普遍存在的规律。

解读:

超凡入圣、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傲视群雄……,自古及今,人类“得一”的欲望,从来就没有减弱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演愈烈,越来越强。因此,这种人性固有欲望造成了人们眼中只有第一的人性特点,第一章的“自私”排第一,这章的“得一”就排第二。各行各业的王者,自然就是占据天下第一位的顶峰位置。作为帝王之师的老子只能把“得一”作为人间帝王的标配目标,别无选择。

从“天之道”,类比“圣之道”,充分强化接近道的“一”的作为,强调“得一”的作用是无比巨大。强者为尊,崇尚第一,是人类胎里带的特点,作为王者必须具备领袖的能力,必须赢得万众敬仰,才能成为真正的王。既然天下万物,都以“得一”为尊,就必须掌握对应的法则。

这里的“一”,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其对应两个法则。首先代表的是第一位,登峰造极的位置,用现代话讲叫做“第一位法则”。与之相对应的,是分析事物的时候,抓根本问题,抓第一性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最核心的方法,“叫第一性法则”,用现代流行叫法是“第一性原理”,叫法不同,道理一致,这是老子教给大家如何解决根本问题的最重要的法则。

老子在这里提出的“得一”理论,包含“第一位”和“第一性”两个法则。

什么叫“第一位法则”?就是说人类世界中,人们只能记住第一,第一位的事物可以轻易颠覆第二以下的各个层级的事物,俗话说赢者通吃,是人性中固有的特点,喜忧参半。这个特点不仅仅针对个人,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无法逃脱这个原理影响。那些超级大国,巨无霸垄断企业,独角兽企业……名人、明星、大师、领袖都符合这个原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会全部展现出来,并且会愈演愈烈,形成越来越极端的两极分化现象。二八现象理论,马太效应也是来源于此原理的延伸。

老子后面的第四十二章里面讲:“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充分说明,人之道“得一”是背离天之道运行的,是整个人类从始至终都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这个世界是按照人性特点向前发展的,其按照人性发展的步伐和强度与日俱增,科技越是进步,社会越是文明,越难以调和这种强大到极致的两极分化现象。到底怎么办呢?后面章节有对应的各种方法。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这也不是一个时髦的概念。两千多年前,老子第一个提出了”得一”法则之后,同时代200多年之后的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这种思考模式。他认为,“在每一种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被后人称作“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在解决问题时,要勇于打破知识的藩篱,回归事物的本质,去思考最基础的要素,在不参照经验或其它类似事物的情况下,直接从事物最本源出发寻求突破口,逐步完成论证,找到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俗称对症下药。

今天,在中国从事互联网创投,如果连“第一性原理”的概念都没听过,那说明他的认知可能落伍了。2016年3月以来,在互联网思维学习浪潮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和学者也开始热衷讨论起“第一性原理”。当然,不得不说,这个词近年来在国内被翻出来炒得火热,还得益于硅谷钢铁侠——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小段子一:

有一日,对门邻居出门扔垃圾忘了带钥匙被锁门外,从我家阳台翻过去,在屋里找到钥匙后,又勇敢地翻回来,再打开自家房门。更令人叫绝的是,我自始至终在阳台接应,未觉有不妥之处。唉,当时他只想如何拿到钥匙开门,我想着如何保证安全,已经把进家问题抛在脑后,如今想起来,我俩的脑袋肯定被同一个门挤过。

感悟:

这个段子讲的是人类的通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把第一性原理忘记,被第二性的东西所迷惑。虽然人类在第一位问题上面毫不动摇,但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总是抓不住第一性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对症下药的。

小段子二:

从前有个著名的马戏团,经营入不敷出,几乎濒临倒闭,老板急急求高人请教。

高人开始拉清单,大象成本最高删除不用,老板急,这是我们的镇店之宝啊!狮子,老虎,豹子,这些猛兽吃得多,干活少,运输、养活都不易,删除。哇,镇店三兽没了!马,同样不好运输,不用了,哇马戏团都没有了旗帜标识—马!

小丑工资太高,表演无新意,辞掉。老板更急,逗笑的核心没了!魔术师的魔术道具太大,太多,技法也没新意了,辞掉!老板吐血,没魔术师了啊!……删除完毕,还剩下财务,公关,杂务。动物还剩下,猴、狗、鸟……真是就只剩下“鸟、人”了。

原来去各地演出,需要一列火车,或几架飞机才能行动。如今倒好,一辆大巴解决,成本跟从前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从前运送一次大象的费用,足够这些人一年的旅费了。但是,还怎么表演啊?

老板着急,高人发问:按照目前的状况,如留着这些不删除,去一地演出一番,能挣回路费吗?不能。总是原来这些固定演员演出,你一年可在同一个地点重复演出多少次呢?第二次都困难。社会进步,时代变化,环境变化,人的欣赏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下信息传播发达到如此程度,都不适合保留原来的做法,必须与时俱进。

怎么才能继续辉煌呢?从变化中,找到第一性原理,找到不变的核心。马戏团的核心主题没变,用各种娱乐手段,给人带来欢乐就是唯一主题。为了给人们带来欢乐,难道只能用大象,狮子、老虎、豹子、骏马吗?只能用反复使用过的老演员吗?所有的动物也好,演员也好,都是第二位的东西,他们不是主题。

不能因为叫马戏团就必须用这些动物,用动物是第二位思维,他们都是实现主题的条件和手段,到了该改变的时候,第二位条件不删除,就影响了第一位的根本。

马戏团最大的财富,目前就剩下历史名气,只要这块牌子还在,就不愁不赚钱。到一地演出之前,先雇佣当地广告公司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公关到当地招募各种有绝招的杂技演员,搞笑演员,临时征用当地的驯兽演员包括他们训好的的动物。在马戏团都经营困难的阶段,他们的雇佣成本会非常低。

换一地演出,还可以带这些演员,也可以再从当地招募,全世界最优秀的演员,都可以为我所用。全世界最优秀的娱乐手段,都可以一网打尽。一年下来,场场都可以变化,同一地,可以反复演出,而且你雇佣的是全球最顶级的行家里手……

结果,在全世界各国马戏团、杂技团经营举步维艰的时候,他们却蒸蒸日上,一票难求。

感悟:

这个故事讲的是——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其凭借对传统马戏表演的颠覆性诠释,太阳马戏以豪华并极具震撼的舞台表现力,囊括了包括艾美奖、斑比等在内的国际演艺界各项最高荣誉,形成了与美国迪士尼相媲美的世界级文化品牌。 太阳马戏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收益最高、最受欢迎的文艺团体,被誉为加拿大的“国宝”。这就是对老子“得一”理论最好的诠释。

原文:

胃天毋已清将恐莲,胃地毋已寕将恐发,胃神毋已霝将恐歇,胃谷毋已盈将恐渴,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

直译:

警告众位登峰造极的境界是不容易保持长久的:天不可能永远至清,至清过后会裂;大地也不会永远安宁,安宁一段时间会出现地裂、山崩;神明更不会永远灵验,也会有不灵的时候;再充盈的山谷,也会逐渐枯竭;王者虽然至高至贵,也有从高处跌下来的时候。 

解读:

天道轮回,天、地、神、谷、王,不会永远处于极端位置,寓意世间任何事物也都不会长久保持在极端位置,物极必反是一种辩证认识问题的方法。从天道的单一极致,开始逐步展开论述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多面性、复杂性。道的核心法则就是变化,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不能颠覆自己,就会被别人颠覆。例如上一个例子,从前的马戏团,其老内容已经不存在,只有脱胎换骨改变了,才能继续保持极致的第一位置。

感悟:

胶片时代的霸主柯达公司,发明了数码成像技术后,由于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没有大力发展它,不敢颠覆自己,结果被别人拿走发展,将自己消灭了。

手机霸主诺基亚,在推广全键盘模拟手机的时候,被做电脑的苹果公司的单键智能手机超越,濒临破产被微软收购了。如果你在第一位的时候,不能居安思危,不能时时更新自己,不能自我颠覆,那就一定会被别人颠覆。

老子在这一段话锋倒转,就是想让我们明白另一个道理,物极必反。成为第一不容易,保持第一更难。在有些领域,无需追求极致,无需做第一。做事和做人,就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式。

从人道的方面讲,天都不可能保持至清,何况人乎?要明白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追求极致、顶级、最好,还必须学会妥协,放弃极致求其次。例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个辩证道理,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这是一条幸福法则。什么时候追求至极,什么时候放弃极致追求其次,是有各自的适应范围的。

小段子三:

一女孩求偶,要求:“忠诚陪伴,幽默讨巧,宽宏大度,能说会道,百事灵通……最重要的,像机器,能开关,我不高兴,立刻来哄我,我感到厌烦,立刻闭嘴……”媒人囧:“请打住,符合你要求的男人,老天还没造出来,再等等看吧……”

感悟:

做事业要求极致是对的,做人要求别人到极致,是最愚蠢的思维方式。然而,人类越文明,社会越发达,人性这个弱点反而越突出。人们会将事物的第一位法则,应用到对人的要求上,应用在自己所能要求的各个方面上来。追星族依恋偶像,民众崇拜明星等就是此类原因所致。很多素质非常优秀的剩女,孤男,不是因为整个社会没可匹配的人,而是因为目标的错位,百般挑剔,要求对方过高罢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除了深浅、位置不同之外,没有一个完好的,人生要想过的幸福,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如果过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一定会严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也将因此错过很多成功和幸福的机会。

做人,留有三分薄面,日后相见不尴尬。朋友与朋友之间,适当保持点距离,感情才能长久。夫妻之间,多换位思考,才能天天爱如初恋。

寻求终生伴侣,没必要抱着“第一位法则”不放,把自己那些超高的标准,松一下,降一下,妥协一下,都可以获得幸福的结果。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很多肯定和你不是同路人,无论是志趣还是性格都不合,甚至格格不入。如果有机会、有能力避开,那当然好。

然而,现实中往往你避不开,甚至还要合作,如果你不懂得避让,不懂得包容,不懂得如何相处,那就进入了一种悲催的人生窘境。

作为一个领导者,选择你需要的人才,跟你性格合不合,志趣投不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你的事业发展是不是有用。在这个时候,苛求完美是一种愚蠢。一个博大胸怀的培养,至关重要,你有多高的境界,多大的胸怀,代表你将来能做多大的事。

一个领导者,身边围绕的人很多,一起生活、工作,不能要求别人浑身上下都是正能量,像圣人一样没有瑕疵。也没必要看到对方的一点小毛病,就立即指出来让人家下不来台,千万注意,比你层级低的人,没那么大的心胸,容忍你过多的吹毛求疵的小批评。

一个成熟的领导者,遇事静而不燥,处变为而不惊,胸有城府,但不世故。心胸宽阔,能善待和无视身边不喜的人或事。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不计较别人无伤大雅的错误与过失,不执着那些与工作不相干事情的真相,更不要刨根问底。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看法和思想的区别,不能要求对方跟你的行为举止一模一样。不能抱着自己那套标准严苛地去要求他人,总得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物存在。

芸芸众生,性格各异,你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也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悲欢离合、苦辣酸甜,才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享受。

原文: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以贱之本與?非也。故致数與无與,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注释:

孤、寡、不榖:字意是孤独的人,寡居的人,没饭吃的人,意思主要表述最倒霉的人,是古代君王的一种谦虚、低调的自称,一种称呼自己的口头语。

直译:

高贵是建立在低贱基础上的,高的位置是以底层为基础的。王侯自称孤家、寡人、不榖,就真的这么倒霉、真想以耻为荣吗?不是的,那是谦虚低调而已。强烈欲求名誉、地位、财富,会事与愿违的。不要总像玉石那样闪闪发光,要象石头那样扎扎实实才好。 

解读:

身居高位的每一位领导者都要有一个辩证、觉醒的认识。高、低、贵、贱的结构形态在一个社会中,是长期存在的,是相互对应的,通过“圣之道”的努力,能缩小差距,减少矛盾,但不能彻底消除。因此,每一位领导者都必须搞明白,没有低贱就没有高贵,没有底层就没有高层,他们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

居于王者至尊、至贵、至高的位置,更需要了解民情,并且要能够体察到最底层人民的疾苦和需求,因为王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底层基础上的。

王者治民的至尊理念,就是在现实不平等的社会中,为民求平等。而不是为自己求至尊、至贵、至高。如果一个王者,能够祭出“为民求平等”的大旗,一定会“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绝不可把天清、地宁、神灵、谷盈、王贵的结果作为终极目的去追求,要按照“圣之道”的正确规律,为最底层人民争自由、求平等、谋幸福,只要终生努力践行,踏踏实实做事,自然就会被人民推到王贵的至尊地位,这个道理依然对应于第一章的“上德法则”。


小段子四:

爱尔兰文学家萧伯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伶俐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他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耍的是世界闻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耍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感慨:“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感悟:

有人问,既然自由、平等的属性,天生下来就定了,就是不均等的,凭啥就可以追求到呢?凭啥领导者就可以做为民求平等的事情呢?到底该如何做呢?这里先思考,后面章节以及道篇有丰富的讲解。

第二章,是讲树立最高目标,其中所包含的法则极其重要,首先要明白“第一位法则”,理解“第一性原理”;其次,要明白物极必反的辩证道理。保持第一,保持王者地位,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颠覆。再次,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追求第一、追求登峰造极,还有不应该追求极致的很多事物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