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节联话 | 漫话端午联

 老鄧子 2019-06-05

2019年6期《对联》杂志精彩导读

端午寄语

 当您捧读新一期杂志的时候,正是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佳节;当您剥开一只彩线捆扎的粽子时,同时也剥开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

  端午之“端”,乃草木初生,开始、开端之意;午,源于古代干支纪年法。古代一年的起始是从最寒冷的“大雪”开始,到农历五月已是第7个月,故为午月。

  端午节蕴含着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普遍认为端午习俗起源纪念屈原,江浙一带认为是纪念春秋时的伍子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迁徙使文化和民间习俗相互融合。天南地北的人都逐渐接受了端午习俗缘于纪念屈原的说法。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不让鱼鳖蛟龙伤害屈原尸体,百姓纷纷在水中投入用树叶包好的饭团。后来,正如我们知道的,划船捞救演变为龙舟竞赛,树叶饭团演变为粽子。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一个人,就此成为一个民族的节日。这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捞救,屈原从此不会沉没。只要我们还在过端午节,屈原就不会沉入江底,而是融入民族记忆,藏身在民族的心灵里。让我们从精致的联语中品读后人对历史、对先贤的离愁与向慕吧。


   
漫话端午联

文 | 刘学明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在民间,端午节的风俗还有:挂钟馗像,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的时令风俗中,“贴午叶符”就是指端午节在门上贴对联。端午节对联虽然不如春节春联那么普遍和引人注目,不过古往今来的名联佳作也不在少数,这些对联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一副仅有六字的超短联流传甚广: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不过由两个偏正短语组成,但简明突出,内涵并不简略。九子粽指民间流行的一种系粽子方法,将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寓意人丁兴旺。五彩丝的典故,据南朝·梁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尝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这一神奇的传说,寄寓了人们对爱国诗人的深切怀念。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对屈原的追思纪念。下面两副对联都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

  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汨罗。

  联语明确地表现出,人们正是通过“龙舟”竞渡的形式,来“思屈子”。在民间,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这是因为端午之后,气候转暖,各种虫子、邪毒之物也渐多,而艾草、菖蒲有辟邪禳毒的作用。联语中对此习俗的描述有: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由于艾草迎风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称“艾旗”。菖蒲为常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质地较厚,其形狭长,似锋利宝剑。这副联语反映出因为艾与菖蒲可以斩除“千邪”,所以就能招引来人们所期盼的“百福”。驱邪灭毒,纳福迎祥,这正是百姓的愿望。

  另有一联也反映了这一民俗: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借题发挥,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二是将圣人比作菖蒲。由插菖蒲、悬艾草是为了辟邪祛祟,进而联想到君子以浩然正气影响百姓,圣人以自身美德保育万民,虽与艾草菖蒲辟邪作用不同,但在正身佑民方面是一致的。联语中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更为深远。

  有的对联则将赛龙舟与悬挂艾草结合起来写:

  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这些端午联都描述了端午节的两项主要活动:家家户户在门口悬艾叶、菖蒲,辟毒驱邪;各地纷纷举行龙舟竞赛,热闹非凡。表明悬艾目的在“去秽除邪”,赛龙舟则是为了“尊贤吊古”。“千户”“万人”说明喜庆端午人数之众多,“四海”“八荒”反映出端午习俗地域之广。两副对联数量词与动词的恰切运用,使联语显得气氛热烈,很有气势。

 还有的对联扩展了端午节活动的内容,着重渲染这个民间节日的美好欢快气氛。例如: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端午午时人赏午;

  立春春日客游春。

  前两副对联都描写到“榴花”,农历五月又称榴月,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借此点明时令,以色彩明艳的花朵与美好的端午节相映衬,更添美感。第二副对联中的“朱明”,指夏季。“朱明节”,即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于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绿醑(xǔ)”,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颜色词相对,对仗十分工稳。二联均色彩鲜明,充满节日欢乐。第三副对联则借民间称端午为“五月五日午时节”的说法,上联突出了端午节几个“午”(五)的特点。下联描述了春回大地,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的情景,充分说明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它带来的欢乐犹如百花盛开的春天。联中以三“春”对三“午”,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

  此外,有的端午联还包含着一些有趣的故事。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

  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

  上联中的“端门北”中的“端”和“午门南”中的“午”合在一起,恰巧为“朝廷赐宴于端午”中的“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一位名叫沈应的思索片刻,开口对道:

  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下联以春秋两榜对上联端午两门,同时“春”“秋”合成“春秋”,与上联“端”“午”合成“端午”相对应,可谓对答工巧,贴切自然,因而得到太祖的赞赏。

  也是在明朝时候,传说大画家文徵明一年端午节路遇一书生,书生吟一上联要求作对,联云: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也很难应对。才思敏捷的文征明却随口而出: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联语中同样有四处相重,以“端阳重阳”两个节日,对应“朔日望日”两个日子,上下联自然天成,十分机巧,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那书生不由得击掌赞叹。



端午节对联

家家粽置缶;

处处艾簪门。

——山西 周景堂

龙舟划碧水;

粽子散奇香。

——辽宁 田庆友

艾绿诗浓怀屈子;

粽香酒美竞龙舟。

——广西 关定沛

雄黄酒醉龙舟客;

艾叶香凝屈子诗。

——山西 杨怀胜

艾叶飞香驱毒气;

龙舟竞渡祭诗魂。

——新疆 杨 威

屈子忠魂千古颂;

离骚遗韵万家吟。

——吉林 刘玉文

四海粽香怀屈子;

千江水碧竞龙舟。

——广西 禤海华

粽子龙舟怀正直;

蒿人艾虎辟奸邪。

——吉林 袁桂荣

诗吟五月龙舟赛;

黍祭一江屈子魂。

——河南 吴继强

子夜登舟思屈子;

骚人泣血赋离骚。

——广东 邱道美

龙舟竞渡追新梦;

粽米飘香忆古贤。

——河北 董汝河

酒美粽香,汨水长流怀屈子;

诗浓艾绿,龙舟竞渡念骚人。

——黑龙江 赵殿文

一曲离骚,屈子悲情说醒醉;

三杯浊酒,世人沽梦品沉浮。

——黑龙江 刘长山

五月端阳,花荫昼静闻莺语;

千般云锦,院落春闲有燕呢。

——黑龙江 赵力学

龙舟竞渡,未忘先贤留正气;

蒲剑高悬,犹思屈子有遗风。

——山东 王永锬

端午遗风,千门艾叶香寰宇;

离骚传韵,十路龙舟壮楚河。

——湖北 李家桥

艾草悬门,同唱九歌怀屈子;

粽香醉月,遥观三楚赛龙舟。

——山西 薛启发

驱逐瘟神,菖蒲香袋雄黄酒;

追思屈子,米粽龙舟艾草汤。

——河北 田 伟

龙舟竞渡,端阳试问,屈子英魂复何在;

粽味游飘,午夜愁思,汨罗江水还自流。

——山西 郝建兵

思屈子行吟,粽带飘香,不朽忠臣义士;

吐真情赞美,尧天筑梦,无边热土仁风。

——山西 李轩才

让米粽飘香,万家忆起屈公,莫使忠魂沉汨水;

看龙舟竞渡,百桨划开碧浪,长将楚韵泛心湖。

——福建 李可盛

佳节仰高节,九域竞龙舟,不见大夫,涛声郁郁吟天问;

楚风抟国风,四方飘古韵,犹闻香草,骚客声声唤子规。

——山西 张兴贵

端午节诗词

七绝·祭屈原

龙舟竞发荡江潮,香粽频抛祭赋骄。
一曲离骚惊万古,九歌优韵绝辞标。
(下平二蕭)

七律·诗人节忆屈子
《离骚》巨著倾悲恨,《天问》哀章泣稷觞。
爱国忧民遭侫妒,联齐强楚使秦惶。
忠诚砺胆惊苍宇,正直盈胸卫广疆。
喜看龙舟凝众志,中流歌奏号声长。
(下平七阳)

七律·端午忆屈原
汩罗难望目生凉,却有波澜砚里扬。
渔父咨询书亮洁,九歌凄怨显忠肠。
修辞字字多真理,古道幽幽总澹茫。
仙曲离骚传久远,佳篇天问万秋煌。
(下平七阳)

【西江月·祭屈原】
米粽抛江魄祭,龙舟竟技魂牵。
九章读罢忆先贤,绝唱离骚永粲。

天问九州昌盛,地询十亿康安。
举贤施法尚廉官,了却汝心夙愿。
柳永体(词林正韵第七部)

端午节忆屈子
【汉宫春·诗人节祭屈原】
又至端阳,看龙舟竞渡,杯酒斟淘。蓬蒿艾草馥悼,汩水掀潮。悲音恨泪,忆三闾,泣痛难消。思缕缕,未酬壮志,洁身魂锁江涛。

大爱契心共会,记锦章剪句,雅赋吹箫。墨吟离骚神著,天问黎韶。九歌悲怆,傲骨蕴,荃蕙馨飘。寰宇阔,一生忠义,长存浩气辞标。
(词林正韵第八部)


【摸鱼儿·端午忆屈子】
雨纷飞,沐滋万物,榴红如火风舞。门前艾虎朱符挂,米粽飘香盈户,莺燕语。黎庶聚、民心自有英雄谱。长歌慰汝。又鼓击铙敲,龙舟竞渡,泪洒真情愫。

诗人祖,治国寻求险路,诤言直谏君主。壮怀雄节奸人妒,国弱河山蒙侮。思万缕。夫独醒、披肝沥胆心尤苦。向谁倾诉?便抱石投江,以身许国,辞赋传千古。
(词林正韵第四部)
——文/张义凤.梦桐思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