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三和行者 2019-06-05

肝气郁结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情志抑郁,气血不畅的病理变化。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临床症状: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1)、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枳壳12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佛手12克、炙甘草8克。本方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2)、逍遥散加减:柴胡8克、白芍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薄荷6克、佛手10克、川楝子10克、炙甘草8克。本方适用于肝郁血虚者。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每日1剂,分2~3次服。加减变化:若疼痛较剧者,宜基本方(1)加玄胡10克、白芍15克;若食滞腹胀者,加鸡内金10克、莱菔子10克、神曲10克;若月经不调,经少色暗者,加丹参20克、赤芍15克、泽兰15克、益母草20克;若兼有梅核气者,加半夏10克、厚朴12克、茯苓12克、苏梗8克;若兼见瘿瘤痰核者,加玄参12克、浙贝10克、生牡蛎20克、夏枯草30克;若痰气交阻之癫症,加胆南星10克、法半夏10克,枳实易枳壳。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二)、外敷药物

(1)、柴胡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同麸皮醋炒熨两胁及少腹部。

(2)、生姜20克、白盐10克、醋炒香附15克熨中脘处。

(三)、灌肠疗法:

本证若有化火之象或兼有腑气不通者,可用龙胆草20克、大黄10克、青皮10克,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15~20分钟,每日1次。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四)、饮食疗法

(1)、鲜橙去皮榨汁半碗,冲入米酒,每次2~3匙饮用,每日1~2次。

(2)、三橘汤:青橘叶、青橘皮各15克,橘络5克,加茶叶5克,用开水泡服或微煎当茶频服。

(3)、刀豆100克、大枣10枚,水煎,频服。

(4)、槟榔200克、陈皮20克、丁香10克、豆蔻10克、砂仁10克、丝瓜络15克、杏仁15克、食盐100克,加水适量,文火煎至药液干涸,将槟榔取出切成黄豆大小块,日含4~5次。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五)、施治要点:

(1)、本证多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而致,故治疗重在疏畅肝气。然气郁日久即能化热,进而内耗气血,因此治疗时当注意配合清热、补益气血等方法。

(2)、本证治疗时应根据病程、体质及兼证的不同,分别佐以化痰、利湿、消食、活血、安神等方法。

(3)、治疗本证时应注意不可尽用耗气、破气之品,以免攻伐太过,耗损气阴。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六)、针灸:

取期门、日月、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 1~2次。

(七)、推拿按摩:在两侧胸胁、背部及少腹区反复揉按,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气郁结的中医辨证施治

(九)、护理 :

(1)、保持情绪稳定,适当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减少惧病心情。

(2)、慎起居、适寒温,防止复感他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