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海曲上人 2019-06-05

作者: 好奇心实验室

大约两千多年前,有这么一位年轻人,他在短短的33年的人生中,从王到帝,又从帝到候,他的经历和他的1127件罪状一样荒唐。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代海昏侯。

这个年轻人就是刘贺。

刘贺的祖母是汉武帝在位时最受宠的李夫人,对,就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那个李夫人,李夫人虽享万千宠爱,但膝下子嗣并不多,也只有一个儿子刘髆而已。

到了刘髆这儿,20岁时英年早逝,也只留下刘贺这一根独苗。

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刘贺,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曾坐拥天下,也曾被人幽禁于府邸,可以说是尝过了世间百味。

只是,他唯独没有经历过贫穷。

班固《汉书》记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件。”最后找了个“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的理由,把他草草的赶下了台。

但是刘贺真的如同史书记载那般不堪吗?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被发现被挖掘,这个年轻人的一生,那些有过的没有过的过往,那些被裹挟在历史长河中的秘密,终将大白于天下。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或者说是刘贺墓,从被发现之日起,就牵动着考古学家的心。

夯层上面大大小小十几个盗洞,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盗墓贼,似乎都对这个墓虎视眈眈,就连它最终重见天日的原因,也是因为有村民在那一带发现了盗墓贼。

因祸得福,古代盗墓贼无意间留下的灯盏,现在也成为了珍贵的文物。

但让人惊奇的是,大多数盗墓贼只进到了衣笥库,就不再往前了,因此刘贺墓也是迄今为止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葬。

为什么盗墓贼对近在眼前的财宝视若无睹,反而只拿了几件不值一文的破烂衣服就离开了呢?

这大概和公元318年南昌那场大地震有关。

墓穴内多处被震塌变形,主棺甚至被移动到了墓穴的东北角,纵使是技术再高超的盗墓贼也寸步难行。

而再过一百多年,鄱阳湖突发洪水,河水倒流进墓穴内,将整个墓穴变成了一个地下蓄水池。

地震加洪水,人类历史上的天灾倒使得刘贺墓躲过了2000多年来历代盗墓贼的黑手,成为了考古史上的一个奇迹。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而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奇迹”,仅仅靠天时和地利,是远远不够的。

这座墓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是它那些被埋藏了2000多年的文物:

首次发现的一组铁质编磬。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长江以南地区唯一带有真车马的陪葬。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一座用五铢钱堆成的重达十余吨的“钱山”,按当时的市价来说,可以买800吨大米,2400吨小米。

就算是放在现在,也可以买50公斤黄金。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3件盛满了金器的漆盒,包括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和麟趾金各10枚,金饼187枚。

它们工艺精美造型别致,在当时也是祥瑞的象征。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不仅如此,还有20块半张A4纸大小的金板。

刘贺墓中共发现了115多公斤的金器,这也使它成为了迄今为止,出土黄金最多的汉代墓葬,甚至超过全国西汉葬墓出金量的总和。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还有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林林总总,拼凑起来的不仅是第一代海昏侯的陪葬品,更是一个2000多年前的皇室子弟骄奢淫逸的生活。

刘贺,他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爹给他留下的遗产多,而追溯到他爹那一辈,有钱的原因就更简单了。

四个字概括,子凭母贵。

毕竟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让他甚至不惜破坏规矩,把原本应该安葬皇后的位置,让给了李夫人。

李夫人香消玉殒之后,汉武帝对李夫人的思念,很可能使其幼子刘髆得益。

刘髆除了获得一片富饶的封地和“昌邑王”封号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若干年后,这一切都传给了他的儿子刘贺。

说回刘贺,他的一生就更传奇了。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5岁时子承父位,当上了昌邑王,因为年幼丧父,缺少管教,造成了他年少轻狂的个性,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刘贺18岁时,他的叔叔汉昭帝驾崩后,因为刘贺年幼便于操控,再加上他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让当时辅佐朝政的大将军霍光早有耳闻,因此将刘贺从他的封地召回了长安。

于是,刘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当了皇帝。

对于刘贺被废黜的原因,汉书给出的理由是“荒淫无度”,就算是在进京的途中,也要采买特产,私藏妇女,当了皇帝之后,这种淫乱的作风更甚。

但是在刘贺墓中发现的2000多片木牍,又真真切切的说明了刘贺并不是像传闻中那样不学无术,反而十分爱看书。

而且当霍光想废黜刘贺,让群臣表态时,众臣的反应都是: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惊愕失色”的反应也表明在当时,刘贺虽然荒唐,但其实本身并没有严重的罪过以助于无法继续做皇帝。

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127件罪状明明白白的摆在刘贺眼前,他无法辩驳。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对此,考古学家有了这样的猜测:

刘贺并没有像霍光想的那样听话,对于做皇帝,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想要推翻霍光的控制,自己掌权。

但是因为他的前半生太过顺遂,完全没有接触过政治,自然玩不过政坛老狐狸霍光。

所以刘贺当时可能是为了迷惑霍光,故意和狐朋狗友们自编自导了一场夸张的“真人秀”,实则为了真正夺权做着准备。

但霍光还是一眼就看穿了刘贺的“诡计”,用他自己表现出的“荒淫无度”的作风,反将了他一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触犯到了霍光的利益。

当霍光意识到刘贺对他来说毫无用处时,又是一纸罪状,将刘贺从权利的顶峰拉了下来,扔回了昌邑,幽禁起来。

但好在,皇太后虽然一个“可”字废了他的皇位,却恩准“故王家财皆于贺”,霍光看刘贺果然是扶不起来,于是只杀死了他从昌邑带来的200多位随从,而留了他一条命。

刘贺27天的“皇帝游”至此终结。

同样是在《汉书》中,也记载了他“不用于言,卒至于废”,这似乎也在佐证他真正被废的原因,是他不听话。

因为刘贺上位时并没有进行“告庙”的仪式,也就是说他没有去汉高祖刘邦的庙宇中进行祭拜,所以登基无效。

才刚成年的刘贺哪里知道这盘棋,早在最初的时候就被霍光堵死了全部退路,他没有帝号,只是习惯性被后人称为“汉废帝”。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刘贺被废后,霍光立刻立了汉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也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比起刘贺来可聪明得多,他知道霍光年事已高,玩不了几年了,而自己还年轻,只要熬到霍光死了,江山就真正是自己的了。

于是他韬光养晦,明面上对霍光言听计从,实际上却暗度陈仓。

汉宣帝除了忌惮霍光,也忌惮刘贺,还安插了张敞作为眼线,盯着刘贺的一举一动,或许是刘贺所受的打击太大,总之在张敞眼中,刘贺和一人痴傻的废人没什么两样。

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为了杜绝后患,汉宣帝将幽禁在昌邑已经11年的刘贺封了海昏侯。

当时的海昏,就是现在的南昌,开发落后一片荒凉,和昌邑自然是没得比。

而且汉宣帝还“好心”的因为刘贺身体不好,可以不必每年进京参加宗庙祭祀,又从实际上剥夺了刘贺的政治权利。

此时的刘贺除了金银财宝,再无其他。

还原一个真实的海昏侯刘贺

但是刘贺心有不甘,不断上书求见,甚至还造好了酎金,随时准备回京时作供奉之用。

然而刘贺到死也没能再上京城,他只能将这些金灿灿又翘首以盼的梦想,全部带进了坟墓。

在海昏待了4年后,刘贺去世了。

他去世的原因,史书上没有记载,只是简简单单的写了“后薨”两个字,但是考古学家在他的棺木中发现了一些香瓜子。

这些香瓜子分布于他的食道、胃部和臀部。

这并不是考古专家们第一次在尸骸中发现香瓜子,马王堆中的辛追夫人,和靖安发现的春秋大墓中的遗骸腹部也出现了大量香瓜子。

专家猜测,因为刘贺的身体一直不好,再加上一个北方人天天泡在南方阴湿的气候中,难免会水土不服。

恰好刘贺爱吃的香瓜成熟于春夏,潮湿炎热交加,有害细菌种类多、繁殖快,刘贺突然得了急性肠胃炎。

他羸弱的身子骨经不起如此翻江倒海,很快就撒手人寰。

无论如何,才33岁的刘贺因为一个意外,就这么去世了。

海昏侯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只是汉代皇家历史的一个缩影。

千百年来有关“帝王”的争斗,让多少人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曾经的血雨腥风,权倾天下,最终也只是汇入历史长河里的一粒尘沙,载入史书中的寥寥几笔和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