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提纲

 木土杜的图书馆 2019-06-05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隋的统一

01

1、隋朝的统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了全国。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巩固统一的措施:

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02

2、开通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从605年起

三个中心: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四个分段:永济渠(北方)、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南方)

五个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a.隋朝的经济实力强大

b.国家的统一使得可以调动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

c.有前几代开凿运河的基础

03

3、科举取士制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名称:九品中正制

特点:只重门第,不重才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隋朝的选官制度:

创立者:隋文帝

过程:

a.隋文帝时期,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隋炀帝时期,建立进士科

科举制确立的标志:进士科的确立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04

4、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战争频繁)

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历史

1

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都城:长安

2

“贞观之治”

(1)人物: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位)

(2)辅助人物: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3)统治措施:

A.政治上: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其决策程序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成绩

B.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5)“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政治上施德于民

3

武则天的统治

(1)国号:周,称为武周

(2)统治措施:

A.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试、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B.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开元盛世”

(1)人物: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

(2)统治措施:

a.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b.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剪冗员

c.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d.文教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影响: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4)唐太宗与唐玄宗政治上的相同之处:善于用人,重视吏治,发展农业,戒奢从简,都出现了盛世的局面。

5

安史之乱

(1)人物:安禄山、史思明

(2)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

a.开元末年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b.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式也日益紧张

c.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3)安史之乱的过程:

a.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b.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玄宗出逃四川,唐肃宗李亨被拥为帝;

c.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4)消极影响:

经济上: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政治上: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中央权力衰微,按时旧将和内陆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

唐朝的灭亡

(1)黄巢起义:

A.原因:

a.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b.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荒灾

B.经过: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结果: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

(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7

五代十国

(1)概念: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 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特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3)影响:

A.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B.南方: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C.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8

盛唐气象

(1)经济

A.  农业上

a.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b.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B.  手工业

a.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

b.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

越窑青瓷:如冰如玉

邢窑白瓷:类雪似银

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c.其他行业: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C.  商业上

a.  表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b.  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民族

A.  民族政策

a.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b.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c.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户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B.  突厥(战争):

a.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b.  结果: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c.  影响: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C.  吐蕃(和亲):

a.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b.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c.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社会风气

特点:积极向上,兼容并包,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4)文学

A.  唐诗

a.  唐朝时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b.代表人物

B.  书法绘画

代表人物

9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A.遣唐使

a.  概念: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b.  贡献: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鉴真东渡

a.754年,鉴真第6次到达日本

b.贡献: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唐与新罗的交往

A.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产物居唐朝进口首位

B.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C.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3)玄奘西行

A.时间: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

B.目的:求取原版佛经

C.结果: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的佛教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整理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D.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目的上的不同:

鉴真:传播中国文化

玄奘:汲取外来文化

(4)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A.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唐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