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神已死,诗人何为? ——海子《九月》的文本详解(下)

 子夏书坊 2019-06-06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写于1986年)

02

第二句“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如果说第一句诗具有时间上的历史纵深感,它强调了众神从生到死,那么第二句诗则更凸显了空间的无限宽广。

风从远方吹来,实际上它从更远的地方吹来。风无处不在,它从无限远吹向无限远。在众神已死的孤独荒凉的草原上,飘荡着从无限远之处吹来的风,它使人清醒。因为清醒,又使诗人更加沉痛地感知到、感受着此刻的孤独与苍凉。所以,“风”这一意象用在这里非常应景,非常契合。风是自然界意象,它飘动自如,随处可达,它加深了诗歌内涵的延展性和深广感。

还值得一提的这句诗的语言。表面上看,十一个字中就有四个“远”字,过于重复,整个句式也像玩文字游戏。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四个“远”字构成了一个不断递进的关系,远方→更远→无限远,意在强调风的那种“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金刚经》语)的特质,那种漫山遍野、无所不在而又不可捉摸的苍茫阔远。

就字面上来说,这句诗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意十足。诗歌语言就是这样与众不同,有时用很简单的字、词,经过特别的编排能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来。海子是诗歌语言的高手,他的诗句经常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抒情和诗意。

03

第三句“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在时间、空间上作了铺垫之后,诗人“我”直接登场了。但是,诗人已无话可说,不能言语,他只能用琴声来表达,而琴声只能伤心哽咽,低沉凄切。“呜咽”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在孤独状态下的悲伤低泣。海子用“呜咽”一词来形容他的琴声,和杜甫《石壕吏》诗中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有异曲同工之妙,凄婉传神而令人动容。

对于诗人来说,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琴和诗时常相伴。中国古代常说的是七弦琴,西方古代常说的是竖琴。诗歌最早的来源之一是巫师的祭祀,一遍唱一遍舞一遍敲击各种乐器。这也是早期诗歌常具神性的原因之一。大哲海德格尔说:“诗有两个邻居,一个是思想,一个是吟诵。”(见海尔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吟诵时抚琴而唱。

诗人孤独吟诵,但却“泪水全无”。这一方面指的是泪水已是哭干,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极度悲伤而哭不出眼泪,眼泪都哭进肚子里去了。“哭不出眼泪”的状态,背后隐藏的是比嚎啕大哭更为深切的悲伤。我们普通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也可能会有这种体验。

海子的诗歌语言非常干脆和平静,在直抒胸臆的时候他仅用“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这八个字就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言简意赅,声律动听。

04

第四句“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在这一句中,“远方的远”呼应了前一句“远在远方的风”,都强调了“远”字。远,即是悠远辽阔,意指空间上的一种无限。草原也是一种空间。现在,诗人要把这无限悠远辽阔的空间赋予草原,草原也变得无限的悠远辽阔。但是,愈是空间的扩大,愈是彰显这空间中的孤独与悲哀,因为,这无限空间中只有风和野花,空空如也。海子在其他诗中也常常用“空空”来形容一种孤独。这句诗通过外部空间的放大,来反衬草原这一空间内的空无、荒凉和孤独。

为什么要说“归还”?因为,归还,说明曾经拥有。在众神活着的美好时代,诗人浪迹天涯、走遍大地、拥有远方,那是诗意的美好生活,而现在众神已死,诗人前途迷茫,无路可走,坐在草原上孤独地弹琴,只能把那远方和那远方的诗意生活归还给草原了。而归还之后,诗人将更加孤独,彻底一无所有。所以,这一句诗把孤独感写尽了,写绝了。

05

第五句“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就字面上来看,这句诗很怪异,读不懂。它有点像鲁迅散文《秋夜》中那有名的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令人摸不着头脑,也很纠结。一开始我也读不明白,但觉得很吸引人。后来看到一种说法,认为这写的是草原上的马头琴,因为这种琴用马尾上的毛和木头来做成。我觉得有道理。

听了周云蓬的演唱之后,我相信海子是故意这样这种写的,有深意在其中。前一句“琴声呜咽”中已经提到琴,这一句诗用另外的语言和句式对琴进行重复和强调,一方面对琴的描述更加细致,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琴和草原的联系和呼应,因为马和草原是一种天然匹配。

它在语言和句式上还故意形成一种新鲜感和陌生化效果,强化诗的味道。这就是诗歌的特点,跳跃性很大,但内在逻辑其实不乏清晰。

周云蓬在编曲、演唱中对这一句诗还做了特别处理:反复吟唱,音调从高到低,抑扬顿挫,沉痛凄婉,震撼人心。他也把这句诗的反复吟唱作为整首曲子的结尾,余韵悠长,仿佛孤独与悲叹绵延不绝。

关于诗人抚琴独唱的画面,最能激荡我想象力的是奥菲斯。他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是太阳和音乐之神阿波罗和史诗女神卡莉欧碧之子,音乐天才,美男子。他曾和妻子一起幸福地生活着,但后来妻子不幸去世,他在悲伤中独自抚琴,反复咏唱,连冥顽的石头听了都为之流泪,河水都停止流淌。他为救妻而进入冥府,最后却功亏一篑。绝望的他独自一人隐居在荒野岩洞中,终日弹琴歌唱。最终因不近女色而被爱慕他而不得的狂女杀害,抛尸荒野。他的头颅飘到列斯波斯岛,后来这里成为抒情诗的故乡。他父亲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被宙斯高挂天空,点缀苍穹,成为天琴座的来历。我时常设想和迷恋这样一个美男子在荒野中抚琴独唱的那份孤独、忧伤之美。

当听着周云蓬反复吟唱“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时,我的眼前很容易跳出这样的画面:在辽阔荒凉的草原上,诗人孤独地抚琴而歌,琴声幽咽,他的嘴里则在不断地吟唱和哀叹着:我的马头琴啊我的马头琴,只有你与我孤独相伴;我的马头琴啊我的马头琴,只有你与我孤独相伴……

06

在反复吟唱之后,诗人再一次直抒胸臆,这就是第六句诗:“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对第三句诗的完全重复,是对前面所有情感的总结与复叹。

07

第七、七八句诗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这是诗的第二节。海子把前面提到的几个诗歌意象——草原、远方、野花一片等,集中、融合到一起来表达,并加上了“死亡”。

在前面,诗人把远方归还草原之后,远方和草原其实已经融为一体,远方和草原上只有野花一片和风。众神已死,远方和草原上再无美好和有价值之物,人类更是如此,生命枯萎,远方和草原也如同死亡。所以,海子说“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众神死后,远方和草原上毫无生机,人们在死亡的气氛中凝聚野花。这里面有一种极度的悲怆。“死亡”一词,是对前面情感的深入和总结,也是与第一句诗“众神已死”的呼应。

海子在第一节诗、第二节诗的第一句都提到“野花一片”。野花是大自然之物,是大自然的一种象征。不管神世与人世如何消长兴废,大自然永远自在更替,值得人们永世靠近。

荷尔德林认为,人类未来的美好出路,一是走向大自然,一是走向古希腊黄金时代的人类状态,所以,荷尔德林在诗文中有许多对大自然和古希腊的赞颂以及由此为背景对人类命运的反思和追寻。海子的思想也大底如此。所以,远方和草原上虽然遍布死亡的气息,但野花还是能给人一丝亮色与希望,一种苍凉和无奈的希望。这是大自然的希望。“凝聚”野花一片,其实是“凝聚”一种希望,来自大自然的希望。

与辽阔草原相对的是天空,以及天空中的明月。不管草原上的人世如何兴衰更替,生生死死,天空与明月从未改变,它一直映照着,映照千万年。海子引入“明月”这一意象,很好地表达了他的宇宙观。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意象,除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这种意境之外,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体现的宇宙观内涵更为丰富。人世多变,兴衰荣辱,这是宇宙间“变”的真理;而月亮映照千年,年年相似,这是宇宙间“不变”的真理。

海子引入“明月”这一意象,即是为了体现宇宙间“变”与“不变”的真理。虽然众神已死,人世衰微,但明月却依然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如同往昔,如同众神死去之前。就这一点而言,人们依然可以得到一丝抚慰,去追寻人类的未来。

08

那么,诗人怎么办呢?

这就到了诗的最后两句“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就是说:诗人继续孤独地抚琴悲叹,同时也孤独地在草原上奔走,继续去追寻。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在这里是第三次重复,再次强调了诗人强烈的情感。海子在其他诗中也经常重复使用某个词或某个句子,大多都用得恰到好处,这种循环复沓,是他诗歌的特色之一。

最后一句“只身打马过草原”,收笔堪称绝妙。它有一种动作感。在前面,诗人的形象是目击、抚琴、悲叹,还没有什么行动感,而现在诗人要打马过草原。诗人依然是“只身”孤独,但他“打马过草原”,即意味着他的心没有死去,依然有生命的勃发,依然身体力行去追寻。这时候的诗人,很像一个悲剧英雄,在众神已死的时代,独自去追寻生命的跃动和价值。在这里,诗人实际上是人类整体的一个象征。人类演进千万年,众神已死,黄金时代纵然已逝,但人类仍苦苦追寻自己的命运。

这里先插入一个背景。海子很喜欢荷尔德林,受他的影响也很深。他俩气质相似,人生轨迹和结局也相似(荷尔德林最后发疯,海子最后卧轨自杀)。

海子写了很多诗,但写的文章极少,却特地写了一篇《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收在《海子诗全篇》中,写得极有见地。

他是国内最能真正理解荷尔德林——这个被大哲海德格尔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的人。他把荷尔德林看做“半神”和“神子”。

他写到:“看着荷尔德林的诗,我内心的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开始有清泉涌出,在沙漠上在孤独中在神圣的黑夜里涌出了一条养育万物的大河,一个半神在河上漫游,唱歌,漂泊,一个神子在唱歌,像人间的儿童,赤子,唱歌,这样活着的,抖动的,心脏的,人形的,流血的,琴。”这是对荷尔德林非常精准的评价。你是否从这段话感受到某种和《九月》这首诗保持着内在联系的气质?

海子还趁此表达了他的诗歌观。他说:“把宇宙当作一个神殿和一个秩序来爱。忍受你的痛苦直到产生欢乐。这就是荷尔德林的诗歌。这诗歌的全部意思是什么?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要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这诗歌的全部意思是什么?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你必须答应热爱时间的秘密。做一个诗人,你必须热爱人类的秘密,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

因此,如果用荷尔德林的诗《面包与酒》第七节中的一段诗,来给海子的《九月》这首诗做一个注脚,我觉得是再合适不过了,堪称恰如其分。它们互为补充,互为诠释。

荷尔德林写到:

啊,朋友!我们来得太迟。

神祗生命犹存,这是真的。

可他们在天上;在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忙碌永生,那么专心致志,

对我们的生存似乎漠然置之。

一叶危舟岂能承载诸神,

人们仅能偶尔领受神圣的丰裕。

生活就是神祗的梦,只有疯狂能

有所裨益,像沉睡一样,

填满黑夜和渴望。

待至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

勇敢的心象从前一样,

去造访万能的神祗。

而在此之前,我常感到,

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

何苦如此等待,沉默无言,茫然失措。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刘小枫译)

这就是荷尔德林最为著名的两个命题之一—“诗人何为?”的由来。(荷尔德林另一个著名的命题是:人,诗意地安居。)

荷尔德林这段诗的大意是:神袛生命犹存,只是对人类太过失望而远离了人类,在另外一个世界中生活(不再像古希腊时人神和谐相处);而在人类能够重新到达神界(或说神袛重新降临人类)之前,诗人不应安然沉睡,应该像酒神的祭司,在这个贫困的时代,在神圣的黑色中,孤身走遍大地,继续追寻。

如果你一定要问“诗人”是什么人?我觉得可以这样来回答:荷尔德林所指的“诗人”,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自觉的人类命运的担当者,是保持清醒头脑的思想者和先知先觉者,是希望把人类生活导入到康庄大道的追寻者、求索者和受难者,它包含但远不仅指写诗的人。

海子比200年前的荷尔德林更为悲观,荷尔德林只是认为神袛远离了人类,海子则直接说“众神已死”。但他们思考的逻辑是一样的。把海子和荷尔德林的诗歌旨意合在一起,那就可以说:众神已死,诗人何为?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题目的由来。

在这个贫困的时代(荷尔德林主要指的是思想和诗意的贫困,而非物质的贫困),众神已死,诗人作为人类命运的担当者,他们怎么办?海子说,诗人将“只身打马过草原”;荷尔德林说,诗人应该像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在他们看来,诗人只有孤身独涉,苦苦追寻,舍此无他,这仿佛是摆在诗人面前的使命,人类的神圣使命。

                                      2016-4-5写于上海。

附注:

周云蓬演唱中的那几句背景念词,也来自海子的另外一首同样写于1986年的诗《怅望祁连》(之二),诗句如下:

“亡我祁连山,使我牛羊不蕃息

失我胭脂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诗的大意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失望和拷问。具体意思则难以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