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议话题|一战结束100周年,铭记时代的小人物

 心本心123 2019-06-06
 2019-06-06 00:15:57 
寸希

2018年11月11日,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整整过去100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众多纪念活动。百年之前,当枪声打响那一刻,数以万计的人民被迫卷入战争中,其中有军人,有记者,有医生等等自带光环的角色,他们在一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战后,理所应当地得到了时代的尊敬和纪念。但是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弱小、无力,他们平凡、无光,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那场战争尽力。

战争结束很多年,可他们始终未被提起,他们籍籍无名,他们任劳任怨,但毋庸置疑,他们依旧是历史中沉甸甸的存在。对于那样一批小人物我们也应该选择铭记和尊敬,而不是让他们淹没在沉重的历史里,被人遗忘和忽视。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曾在一战这个“大历史”的背景之下,有怎样的光辉跃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一起走进历史。

/备考角度/

◆战争中被忽视的小群体

一百年前的一战,彻底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男人们的战争”,女性也参与到这场世界大战之中。被改变命运的不仅有那些在战壕里送命的小伙子们,还有那些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女性、儿童,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战斗,却很少被提及。

01.谁说女子不如男?

1917年,俄军建立了全由妇女组成的“妇女敢死营”,是唯一一支在前线战斗的女子部队。雅什卡的丈夫在战场阵亡,为报仇,她直接向沙皇请愿参战。1917 年,为了扭转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她向临时政府提议建立女子部队。到停战前,共成立了两个妇女营。为了让女兵尽快从柔弱的女性成为坚强的战士,雅什卡除了每天训练她们以外,还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她鼓励大家抽烟、喝酒,甚至连笑也都咧开嘴大笑,因为这样“看上去更豪迈一些”。战场上她们英勇无比,有过牺牲,也有过胜利。每个女兵都曾宣誓“决不投降”,并携带着氰化钾剧毒药丸以便在被包围时服药自杀。战争结束后“妇女敢死营”被解散,女兵们重新穿上平常的服装。解散之后,便很少有人再记得这样一群女性曾在战场厮杀,不输男儿。

片段速写:

战争对于女性来说是残酷的,能够走上沙场征战的少之又少,这由她们独特的生理特点所决定。但一战时的俄国却组建了一支“妇女敢死营”,她们不仅走上了战场,而且还勇猛无比。那些曾经被世人小瞧的角色,也在闪耀着伟大的光芒。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像人们想象中那般柔弱,她们也曾为那个时代书写过她们不朽的篇章。而战争结束后,她们未被人记住,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她们的存在。

02.谁言幼童不识愁?

一战期间,儿童和成人一样,在爆发的战乱中陷入了战争狂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儿童也扮演了许多角色。他们把衣服打包,送到前线的英国士兵那里,准备旅馆和急救站,供空袭或事故中受伤的人使用,并在医院、政府办公室和军火工厂提供帮助。还有一些儿童帮忙收集可以回收利用或用于战争的废金属和其他基本材料,或在工厂、农场工作,来作为费用补给。战争期间这些儿童的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有益补充。据统计,一战期间多达60万名儿童被“过早”投入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儿童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争。

片段速写:孩提时期应该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可身处战争中的孩子们却不得不过早地投入工作,甚至不得不去面临一些危险。战争对于他们可能是一种成长,但更多的是创伤。过早地承担起重担,过早地接触到生活的残酷。也许在这次战争中,他们的确发挥着“小大人”的力量,但是他们心灵受到的伤害却是那个时代的人们不应该忽视的伤痛。时代不应该只记住国家的灾难,还应该在意这群弱小的群体。

【话题思考:小人物的价值】

对于一战中的女性和儿童来说,他们不是英雄,只是时代的一个小角色,女性是一战中新奇的存在,而儿童却成为战争后方的补给方。在残酷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角色,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小角色凝聚在一起才有了撬动战争的力量,才有争取和平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或许他们并没有强大到能改变历史,但是他们留下的足迹和做过的努力,就为历史着了浓重的一笔。对于那些被时代淹没的小人物,我们应该把他们轻轻拾起来,然后赋予他们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