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铸锅厂纪实

 莺莺咖啡屋 2019-06-06

       在我国,铁锅铸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铁锅是国人烹饪食物的传统厨具,几乎是每户人家必备的烹饪用具。然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现代材料的发展以及人们烹饪方式的变化,传统的铁锅已难以进入城市家庭,人工浇铸铁锅的传统手工艺,正走在市场边缘。不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一些单位的食堂,仍旧有人坚持使用铁锅,这些消费群体,也正是铸铁锅得以生存下去的主要渠道。     

       这是一个生产铁锅的个体小厂,专门采用人工浇铸法制作生铁锅。厂子不大,连师傅带家属在一起做活的就十几人,但是生产量还是不错的。


      厂长姓林,老家在福建宁德,家族几代都是专做铸锅工匠。林厂长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铸铁锅的技艺,他说,原先他们村有一半的人做锅,现在村里就他坚持下来。如今,他传承家族的技艺,接过父亲传下来的手艺,带着几个师傅仍然坚持手工铸锅,市场还是有需求量,他对这个行当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这是林厂长,兄弟俩正准备把制作好的生铁锅运送出去给客户,批发店是主要的经销商。

      在现场,我们了解到,手工制作铁锅的主要工序有“熔铁-浇铸-脱模-涮模-打磨-验收”

熔铁。这是用作制造铁锅的熔烧原料:废旧铁块

     师傅们在高温环境下熔铁作业,将生铁块送到窑炉里经过高温熔化

     光芒照射在劳动者的身上,炙热的炉火前,那敬业的姿态令你对劳动者不能不充满敬意

      浇铸。将炼出的铁水流进铁勺子中

刘师傅正在调铁水

       将铁水运送倒进制锅模具。一个工人一天要反复运送数百趟,铁水的勺很沉,倒铁水也是很不轻松的体力活。刘师傅和胥师傅就轮流负责倒铁水。

灼热火红的铁水倒进制锅模具

神情要专注,分量要精准

俩位浇铸师傅老把式了,一招一式快速精准,交叉作业,配合默契

      浇铸工人师傅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是满脸流汗

师傅看准时机,将压锅机压向倒进了铁水的模具。

迅速夹出铁水中的杂质

机器压下,铁水溢出,飞溅出的铁水和工人的汗水,像星光般闪耀

脱模。起锅了,刚刚取出的铁锅,通体红彤彤的


刚刚脱模出来的锅要先放一边冷却

涮模。高温打磨,有条有序快速循环逐个打磨

涮底模 

检查、修补锅模

验收。最后一关成品的检验,仔细检查,不让残次品出现。厂子虽小,但质量第一,诚信为本。

记件。每位铸锅师傅的工作业绩量,一块黑板,记着每位工人师傅每天的出锅量。

师傅们时不时关注自己的业绩,厂子里铸锅师傅共有5人,代号,1、3、5、7、9。年轻的90后小刘师傅是出锅量比较多的。

入库。


 残次品和碎料堆放在一起,要重新回炉熔铸。

王姐就专门负责碎料

“现在,铁锅这一行是越来越没人做了。”利用空档间,我们和师傅们闲聊几句,铸锅师傅说:我们坚持纯手工打造,年轻人嫌太苦,工资也不是太高,能一代代传承、坚守和发展,很不容易。

我们来记住这些传承工匠的师傅们,这两位90后的年轻人,四川省宜宾人,瘦高个的小刘师傅,1993年出生,来铸铁锅厂快5年了,话不多,略显腼腆。另一位大眼睛小郑师傅,一天工作下来每回脸最黑的就是他。年轻人能够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令我心生敬佩之情。


小刘师傅正在涮模

小刘的父亲,刘师傅,浇铸工,老把式了


小刘的母亲,其实年纪不大,70后的,在厂里帮助做一些零工,勤劳贤惠

小刘的岳父,也是浇铸工,和小刘的父亲一起负责浇铸铁水、倒模

一家人围桌吃饭,暂时释放劳作的疲惫,其乐融融。

简单用餐后,又要投入到生产中去

工间休息时分,工友们聊聊生活,谈得开心

简陋的洗澡场所

师傅们工间时刻。 等待铁水出炉是这些工人们难得的短暂休息时间 ,虽然工作辛苦,但此时此刻,他们的眼光依然纯朴,笑容依然憨厚。 

       简陋的厂房,火红的铁水,飞舞的粉尘,挥汗的工人......走进他们的工作地,用镜头记录这群淳朴、憨厚且散发着朴实气息的劳动者。每个职业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感受工人们对职业的尊重与敬业,又是一次对生活的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