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药防治流感

 鉴益堂 2019-06-06

世卫组织将流感称作是“无法预测的威胁”

据报道,香港今夏累计逾1.4万人染流感,共有450宗严重流感个案,315人因流感死亡。深圳流感连续3周最高级预警,本周还在“危险期”。深圳卫计委提示深圳未来一周流感流行强度高,流感病例会急速增加。

流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感染,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可感染任何年龄组的任何人。温带气候条件下,季节性流感主要发生在冬季。而在热带地区,全年都可能发生流感,疫情暴发更为不规律。流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在高危人群中造成严重疾病和死亡。流感流行可使劳动队伍丧失生产能力,从而影响经济,并可加重卫生服务的负担。接种疫苗目前虽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但糟糕的是流感病毒可以发展出对药物的耐药性。因此防治更有意义。

中医药膳防治

中医药辨证论治是治疗传染病的总原则。流感在中医中属温病和疫病的范畴。常以祛邪为主,“祛邪”是治病常法,可以看作是中医治疗传染病的思想。为此特带来几个用于防治流感的方子。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解读:此方主要益气解表。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解读:此方重在解毒清热,大青叶有清热解表、解毒的功效;甘草则用以调和诸药。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解读:此方主要是清热宣肺,其中桑叶是主药,因为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金银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也是调和阴阳的用药。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适用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解读:此方主要是清热化湿,苏叶也可散风寒,补中益气,健脾胃。佩兰功效在于治疗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陈皮的作用就是理气健脾的功效。

增强免疫力

据悉,每年的流感流行可严重影响所有人群,但出现并发症风险最高的是孕妇、6-59个月的儿童、老人、患有慢性疾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哮喘、慢性心肺疾病等)的人群以及卫生保健人员。由此可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可通过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体育锻炼来获得改善。当然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许多的优秀养生保健方法,如药膳、针灸、按摩、刮痧、拔罐、气功、静禅、五禽戏、八缎锦、太极拳、易筋经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健身日就在昨天,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年头了,而科技的进步为我们瘫软一处提供了充分的借口,但我们的身体却也从未如今天这般迫切的需要我们积极的投入到锻炼中。我想即使看在流感的份上也应该动动身子吧。毕竟多数人不愿看到死亡数据每天都在攀升。

养正气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素问》

退一万步讲,存正气总比存邪气要好,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